我学会了倾听

2017-05-10 02:10程晓祎
关键词:音符感情距离

程晓祎

倾听,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一个不会倾听的人,是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的,因为他已经造成了对他人的不尊重。

还记得在小学一次校庆上,我代表班级演讲,而在我之前,是其他班级同学的发言。我和旁边的同学一边听,一边聊天,周围是隐隐约约传来的絮语,时而响亮到盖过了台上的声音,时而又轻微到如昆虫的鸣叫。而我和旁边的同学,以不变的语调谈论着台上那位同学的演说。

“他讲得不怎么样啊!”

“还好”

“你要超过他哦!”

……

可以看到坐在我前排的那个男生的厌烦,他转过头,看着我们比划着示意我们安静,看他样比老师还积极。

但我们却显然无视他的好意,或者说当时的我们无法理解这一行为的内涵,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然后是他再次转身,带着愤怒的眼神,但这只让我们产生了怄气的情绪,反而聊得更响。

很快,轮到我上台演讲。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舞台,可台下,除了稀稀落落的掌声之外,全是恼人的“嗡嗡”声。我努力保持着微笑,清清嗓子,“我发言的题目是……”,“哈哈!”横空出现的笑声打断了我的发言。

我强压着愤怒,开始了我的演讲。台下的声音没停过哪怕一秒钟,无论老师如何卖力地控制场面,总会有“漏网之鱼”。

讲了没多久,便心灰意懒,已经不想再在台上呆下去了,只好加快语速,语调平平地完成了我先前悉心准备的演讲。

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些同学个个演讲没什么激情,一份气愤又无奈的表情。

自己也很愤怒,可想到自己刚才不也坐在下面聊个不停吗?别人好心劝自己也不听!想到这里,不禁没了底气。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倾听”,它是那么重要,因为学会倾听,不仅尊重他人,也是对你自己的尊重!

[老师点评]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时自己就是这些不和谐音符的发出者,可自己并没意识到,当自己被这些不和谐音符打扰的时候,才深感其厌恶。作者在这篇考试作文中,又一次提醒我们要想别人尊重自己,就得首先尊重别人。

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對我来说,作文从前就是一种折磨,后来变成了一种享受,折磨和享受的距离,很近又很远;在童话的世界里,从前相貌丑陋的小鸭,后来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和天鹅的距离,很近又很远。

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有人喜欢,说地球很小是个家庭;有人忧虑,说没有距离就没有了自我。

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把握作文命脉——抒发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中文学作品的品味,了解“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多途径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积累情感素材。

3.勤于写作并学习、借鉴文学作品中传情达意的写作方法,如运用细节描写、白描、借景抒情等手法。

写作指导:

“情”这个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讴歌它、赞美它。我们曾经学过《陈情表》,李密对自己的坎坷遭遇、艰难处境曲折“陈情”, 令人难忘;我们学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他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与动人。我们也学过《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莺莺与张生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双殉情,让我们刻骨铭心;我们也听过《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陶醉于友情的旋律中。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 。李商隐也说过“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些令人难忘的亲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温馨动人的友情,向我们展示了人的高贵博大的心灵世界。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言“为情而造文” ,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新课标也一再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不能说大话、空话、假话,要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一篇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就好比人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可见,“真情实感”成了文章的生命。

如何让作文有真情实感?

要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一个感情淡漠、思想空瘪的人是写不出有感情的作文来的。在作文时,只有吐真言、抒真情,真正做到像巴金说的 “把心交给读者”,才会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作家高晓声的《摆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只有全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有情感的好文章来。真正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当作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目的也就达到了,文章也成功了。

猜你喜欢
音符感情距离
一串快乐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算距离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音符(两首)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