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7-05-10 11:10李伟李静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

李伟?李静

【摘要】心理绘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实际意义进行了概述,浅析了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措施,以期能够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发展作为参考。

【关键词】心理绘画;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14-01

心理绘画指的是一种以图像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及对外界事物认知的方法。而将其运用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用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经历事件进行记忆。心理绘画教学创造性的融入了记忆、写作、图画等形式,有利于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呈现,是学生思想的直观体现,这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小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随时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因此,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得到教师充分的重视。

一、心理绘画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际意义

(一)利用心理绘画手段,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

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获得:其一,利用思维逻辑进行推理,进而认识这个世界;其二,通过对艺术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前者是成年人认知世界的方法,后者相对而言则比较适合小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很小,知识掌握的还不全面,思维逻辑能力也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因此小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世界时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这种求知欲的迫切推动下,学生通常会选择艺术感知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在艺术感知中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绘画。小学生也往往会通过心理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想法。所以说,心理绘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也正是这一方法的的使用才能够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以此为依据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

(二)通过心理绘画手段,有利于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主要是利用心理活动课、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些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教学形式,不可否认的它们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形式上却显得十分缺乏新意。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绘画于他们而言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因此,如果能够将心理绘画合理的应用到小学心理教学课堂中,也往往对提高心理教育的课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以“积极生活”作为主题,开展心理绘画教学活动

事实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从旁指导,倘若教师能够给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的重视,那么学生也将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心理课的学习中,且就算学生自身存在一些负面情绪,也将会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所以说,在实际的小学心理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帮助学生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则可以将“积极生活”作为主题进行相关心理绘画教學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用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与此同时,学生要想完成心理绘画作业也需要积极发现生活中正面的事件,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积极意义,进而更好的对自己的心理绘画作业进行完善。通过这样的心理绘画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另外,在开展以“积极生活”为主题的心理绘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例如,对于一些性格孤僻尤其是在单亲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他们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内心往往显得十分的孤独,且缺乏对生活的积极性,无法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在心理发展方面也显得并不健康。对于这部分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产生开心的心情,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通过多样化的表达途径,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学

在小学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育学家开始将心理绘画的手段融入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强调要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而学生自主的表达往往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且学生对内心想法表达的过程也可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的过程。心理绘画教学活动开展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通过多种表达途径,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学。而当小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时,不仅使得心理绘画教学增添了真实性,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人魅力,对学生心理教育活动的自我实施也有着极为有效的帮助。由此不难看出,借助图像、色彩、文字和画面等多样化的表达途径,有利于教师深入到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心理引导。

(三)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实施心理绘画教学活动

在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思想观念中,他将成功比喻成一座房子,而自信心则是促使房子屹立不倒的地基。对于当今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承受来自家人、同学、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往往会让小学生产生精力不足、力不从心之感,从而导致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缺失,甚至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厌烦感。对此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责任推到小学生早熟这一方面,而是要充分的对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如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学生总是面对这样那样的压力,他们被迫的去学习多样化的知识,且很难获得家长或教师的肯定。因此,我国现在有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而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绘画的教学手段,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推动小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将“积极生活”作为主题,或是借助多样化的报答途径,来帮助学生切实有效的感受成功的体验。通过有效心理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推动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且也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1(05)

[2]儿童绘画心理治疗综述[J]. 王立花.英才高职论坛. 2009(03)

作者简介:

李伟(1977-),男,山东金乡人,大专,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李静(1984-),女,山东金乡人,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