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2017-05-10 19:41王海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小学教学策略

王海

【摘要】毋庸置疑,美术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工作的突出要义,尤其是在培养中小学生群体审美意识、综合协作能力以及鉴赏水平方面十分重要,更好的带动学生美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本文将浅谈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望对日后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有所增益。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探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36-01

不置可否,当前国内基础教育逐步发展,深化教学改革也成为大势所趋,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中小学美术教学还是难以同语数外等重点课程同等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课堂教学,还是学科研究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只有直面当下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现状,真正提升美术教育的效力,才能带动中小学美术教育跟上时代发展。

一、明晰目前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荆棘

1.美术课教学内容庞杂

在现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教材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依据几年前教育部规定而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这一系列的美术教材囊括了十多册的美术教程,具体来说囊括了国画、水彩、雕塑、剪纸以及素描等诸多教学内容,总体共两百多课题供学生接受学习。由此可见,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整体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中小学生更能够广泛接触和了解涉及美术的方面,然而诸多缺陷仍然不容小觑,在既有的美术教学中难以真正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往往只能泛泛了解这些美术教学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些庞杂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便如过眼云烟消散。

2.教学目标操之过急

毫无疑问,中小学美术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侧重于手工或是美术绘画,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逐步建立起学生创新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思维维度,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真正将感性思维实际应用至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由是,反观当下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明显操之过急,由于美术课教学目标非常广泛往往离不开对于诸多明暗变化、色彩掌握以及形体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把握,但是教学目标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诸多涉及到中小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认知方面的感化离不开长时间的教学努力,只有经过长期深入教学,革新教学策略,才可以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各项能力。

3.教学评价标准有待明晰

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相关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备,教学评价标准亟待明晰,主要是指在中小学美术学科上的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模糊。在针对数理化这些学科教学时能够实现具体量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但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却仅仅凭借教师主观判断以及学生日常表现来开展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在进行学生美术作品和美术学习评价时没有明确标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在囊括诸多美术组合应用时,既要注重特色及个性,又要兼顾完备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这对当下教学评价工作来说是不小难题。

二、探究优化当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所在

1.優化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理应注重提升对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在招聘、审核环节聘请相关专业知识强并具有充足专业技能的美术教育,不仅如此,中小学美术教师理应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教授美术知识的知识性。趣味性,更好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更好的强化对于美术学科的认知,在教学中创设优质学习环境,竭力促进课堂美术教学的开放性发展。譬如,带动中小学生深入的接触广阔空间,像是在动植物园、公园进行创作、写生,让学生群体在深入自然的过程中完成作品,此外还可以在节假日旅游期间开展摄影作品创作,利用诸多休息日设计制作一些美术小报,既提升技能又陶冶情操。

2.深入分析美术教学教材

美术教学需要有效分析教材以及学生主体的特点,并基于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一堂四十分钟的美术课可能由于不同教学设计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依循学生认知水准、年龄特点来竭力革新教学内容所呈现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才能使得有助于教师讲解的课堂学习内容转变为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的素材。尽可能多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自始至终能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之中,从而使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好学的境界。

3.革新美术教学手段

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策略的探究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这种实物投影仪带有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等等特点,将其运用到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图片赏析以及学生作品的评析,探究性的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突破既有教学难点的桎梏,这对于美术教学课堂效率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美术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鲜明表象,从而启迪中小学生美术思维,拓展信息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同时并不能采用完全替代式的教学思路,必要的美术板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将电教手段运用得当,运用巧妙,才可以切实发挥出其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离不开在美术教师以及教学环境方面的革新,只有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培养中小学生感性认知以及审美水平,才能切实推动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尽管当下探究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路径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茜.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1(12).98-99.

[2]张锦.后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验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z1).243-245.

[3]姚思点.浅谈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66-69.

[4]张颖.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创新[J].高考,2014(9).34-3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中小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