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校劳动技术课教学

2017-05-10 19:51周必琴

【摘要】智力障碍儿童要实现自立或半自立于社会,就必须获得生存的能力, 而生活的自理是生存的前提.学会劳动是走向生活的基础和开端.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技术课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智障生;服务自我;劳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53-01

培智学校的劳动技术课曾经是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的学科,枯燥无味没有兴趣,没有新意,自从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后,我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过几年探索和研究我总结出了以下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教学活动,在劳动课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操作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具体讲就是融“引趣导题、自学探究、讲解点拨、创新设计、动手操作、成果展示、评价小结”于一体的“七步教学法”,这七个环节如同一个链条,不可截然分开,环环相扣,配合进行。

一、引趣导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以简明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指明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向,提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导入课题,引入新课。“导入”是教师启迪学生学习欲望的行为,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引言导入、欣赏导入、看图片导入、放录像导入、演示导入等。

二、自学探究

导入新课后,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至于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读书应根据教材内容而定;可以通过学生的拆装实物、测量、比较、玩等方式让学生自学探索,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对所学内容先有一个感性的、自主的认识,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成为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一些复杂技术时,我们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看书,了解学习内容及技术操作要领,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本节课所学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每种技术内容都要求学生做出成品,成品由小組成员共同完成,可根据每人特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最后合成。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劳动竞赛,通过作品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确定等级、评选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热情。

三、讲解点拨

教师于关键处启发、引导,并适时做必要讲解,讲解时,不仅明确给学生讲“做什么”、“为什么做”,更要讲“怎样做”、“做得怎么样”的方法步骤、规程要领、要求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的讲解要做到准确、精炼、清楚,并能从板书中清晰地体现出来。必要时如有些难度大的操作内容可以做一下示范,演示动作上要规范、准确、熟练。如果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示范可以在教师巡视的时候做给个别的学生,而不用全班示范。

四、创新设计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和技术时,教师要适时碰撞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辨论的机会,让他们合作集智,集思广益,在知识上相互补充,在方法上相到借鉴。如教《包书皮》一课时,在学生学到了书上的方法以后,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包出新的样式来。这就是学生团结协作的结晶。用“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等环节方式去激励学生,可以抓住课堂上他们迥于常规的意见、建议、小发现、小发明、小创造,及时鼓励、表扬、宣传,让他们去享受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许就是这一次,会影响他的一生。

五、动手操作

劳动课要以学生操作为主,操作要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选取场合,有的可在课堂操作,有的可在现场操作,有的可在家庭或社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时间、空间、工具、材料、合作上的“自由”,明确要求,按规程进行,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指导时主要看是否按要求操作,工具使用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个别进行辅导;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暂停下来,教师统一进行指导。

六、成果展示。

展示是对学生操作成果分层次的展示和肯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通过各级的作品展示活动,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展销会、新闻发布会、作品订货会、劳动技能比赛、劳动能手评选等等,既是一次自我提高,又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次大调动。

七、评价小结

本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过程。评价的内容有:劳动思想、劳动态度、操作规范、熟练程度、作品质量、创新意识等。评价的方式,有自评:看看是否按规程操作;有分组互评:做的方法、步骤是否正确,作品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有总评:谁做得最好、最精、最美。评价的原则是坚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让全班同学都受到不同层次的激励,让智力障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者简介:

周必琴,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