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你追我赶的鏖战

2017-05-11 18:18李康平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部隧道铁路

李康平

引子:较劲

那是2015年6月的一天傍晚,在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所在地——天津市宋庄子道一家叫“哥俩好”的餐馆里,来了四位男性客人,他们走进事先预订的一个小包间,要了几样下酒的菜。酒,是叫李正士的男子从自家带来的一瓶衡水老白干。包间,也是他先定好的,说好是他自掏腰包请客,坐他旁边叫宋祥武的却说饭钱一定要算他一份。他俩AA制,一起请另外两个男子。另外两个男子年轻一点的叫李庆成,年纪大点的叫张秋莹。

酒打开后,平分在四壶分酒器里,每人一壶。见每人自己将眼前的酒杯斟满,李正士端起酒杯望了宋祥武一眼,宋祥武点点头,李正士便说:“来,都端起酒杯,我们先干了这杯酒再说!”

李庆成和张秋莹不约而同地说:“不用说了,我们都知道您和宋书记请我们吃饭的由头了。”

“你说,什么由头?”

“我们都心知肚明,这其实就是您指挥长和宋书记的‘鸿门宴!”

“哈哈哈!”四个人都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四个人都是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的职工。李正士是中铁十八局贵广铁路指挥部的指挥长,宋祥武是中铁十八局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工会主席。中铁十八局刚刚在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中标,今天集团公司领导刚刚找他俩谈过话,把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的领导重任交给了他们俩,李正士为指挥长,宋祥武为党工委书记。

另外两个,年纪大点的张秋莹是十八局直属的隧道公司项目经理,年轻点的李庆成是十八局五公司下属的隧道公司项目经理。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一个是子公司的项目经理,一个是子公司的分公司项目经理,他俩一起担起了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两个项目分部经理的重担。此刻他俩的心里是既“来劲”,又“较劲”!“来劲”的是将要在雪域高原大干一场再建天路;“较劲”的是两个人其实谁也不服气谁。两个人所在单位虽然都是隧道公司,但是差着辈份呢!形象点说,一个是子公司,一个是孙公司。张秋莹心想,我是中铁十八局的嫡系,上高原你敢跟我比试比试?李庆成心想,我可是身经百战的隧道专业公司,是骡子是马咱们上高原遛遛!

酒杯一端,李正士指挥长和宋祥武书记又相视一笑,看来局领导这样的安排是有道理的。川藏铁路最为艰难的拉萨至林芝段有着“天然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修建拉林铁路的难度高、风险大,更具有挑战性,来不得半点麻痹松劲情绪。选派张秋莹和李庆成上高原,就是要让他们这样“较较劲”!一是跟拉林铁路工程可能遇到的大难题、多灾害、高风险较较劲;二是要李庆成和张秋莹他俩互相较较劲,两个人带队来一场劳动竞赛,来一个现场比拼,来一次内部竞争,以此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一举全胜。

于是,他们心照不宣地就这样较着劲用力一起碰了碰酒杯,一口干了杯中酒。

恶战在即

说到修建拉林铁路将是一场恶战,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拉林铁路同样面临着青藏铁路一样的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施工难题,并且拉林铁路的线位是在高原抬升隆起的褶皱型高大山岭之间的雅鲁藏布江峡谷中穿行,沿线穿越高烈度地震带和地质断裂带,铁路南侧是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北侧是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藏语意为众山之主。两侧海拔超过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二百多座,还裹挟着数十条冰川。地势之险,山水之恶,实为罕见!

拉林铁路新建正线全长404公里,新建47座隧道,长216公里,占线路长度一半以上,有14座隧道为高风险隧道,7座为极高风险隧道。十六次横跨雅鲁藏布江,新建120座桥梁,长84公里,占线路长度五分之一还多。高岩爆、高地温、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冰碛层、风积沙、泥石流、坍塌滑坡及洞口危岩落石等严重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有人因此称拉林铁路是“世界地质灾害博物馆”。拉林铁路建设者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大难题、多灾害、高风险”的挑战!

中铁十八局中标的是拉林铁路第9标段39.26公里线路,其中隧道就有35.8公里,占了第9标段的九成还多,最长的达嘎拉隧道有17.3公里。难怪中铁十八局选派了工程管理经验丰富、在多个铁路工程项目都创下了不凡业绩的李正士领衔挂帅当指挥长,选派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宋祥武担任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又特意选派了张秋莹、李庆成两个隧道公司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左右两路开路先锋!

强将手下无弱兵。一分部项目经理李庆成从五公司下属隧道公司选派了技术顶尖的六个隧道施工专业作业队,集结近千名精锐将士自告奋勇上高原,准备大战一场。

二分部项目经理张秋莹同样从中铁十八局直属隧道公司选派了专业内行的六个隧道施工精锐作业队,组织800名无敌强手,也都信心满满地上高原要奋力拼搏一番。两个项目分部还都将本公司最新最先进的施工机械装备调来高原。

2015年6月,中铁十八局在拉林铁路中标之后,两个项目分部将早已准备就绪的人马粮草,当月就拉上高原安营扎寨,开始施工前的各种方案谋划。而指挥长李正士和党工委书记宋祥武更是精心布兵排阵,运筹帷幄,将拉林铁路第9标段39.26公里线路中的隧道35.8公里一刀切给了第二项目分部张秋莹20.8公里隧道,第一项目分部只给15公里隧道,比二项目分部少了四分之一。一分部经理李庆成听了很不服气,气呼呼地找上门来堵住指挥长李正士问:“凭什么啊?我们可是专业隧道公司,想当年,我们打乌鞘岭隧道时,他张秋莹还在公路上扒拉平整路基呢!难道就因为他是子公司,我是孙公司,就给他大块地吃肉,我们小块地啃骨头!那不公平!”

李慶成所说的乌鞘岭隧道,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兰新增建二线的控制性工程。乌鞘岭隧道全长20.05公里,是当时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隧道岭脊地段最大埋深1100米,隧道穿越多条区域性大断层组成的“挤压构造带”,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施工难度非常大。当年李庆成带队参加了乌鞘岭隧道施工,他们采取超短台阶法施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快速成环、二衬适时紧跟,打了个漂亮的工程攻坚战,这也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战绩。此外,他还参加过襄渝复线、成昆复线密集隧道群的施工,是一位有着非常丰富的隧道施工经验的技术专家。而张秋莹此前主要业绩还是在水电站、高速公路等一些非铁路项目上,铁路项目打隧道的经验远不如他李庆成,让他拣张秋莹的瓜落,他当然不干。

指挥长李正士笑了笑没说话,在办公桌上摊开拉林铁路9标段线路图,指着一项目分部承建的15公里隧道给李庆成看。这15公里线路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交通不便,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一点也不比二分部的小。其中巴杰若隧道虽然只有2106米,但全部为五级围岩大变形地段,全标段施工难度最大;江木拉隧道全长8.7公里,设计只有进口和出口两个作业面,为全线控制工期隧道;达嘎拉隧道进口设计在悬崖峭壁之上,无立锥之地,施工难度非常大,仅进口开挖就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特别是一分部管段的朗县跨雅鲁藏布江大桥、洞嘎跨雅鲁藏布江大桥等四座大、中型桥梁,其中两跨雅江大桥,位于雅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施工之难之险更不可轻视。另外,李正士指挥长拿出红笔在线路图上一划,还有朗县车站,也是一分部的“菜”。李指挥长笑着问李经理:“怎么样?给你的这块骨头够不够硬?还是拣他张经理的瓜落吗?”

李庆成不好意思地也笑了,双腿并拢,挺胸立正,习惯性地还像中铁十八局的前身、当年铁道兵第八师的军人一样,举手给指挥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一分部项目经理李庆成向指挥长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一场恶战就要在拉林铁路第9标段打响了。这是一场两支兄弟公司互相较量比拼开展劳动竞赛的恶战,更是一场向拉林铁路“大难题、多灾害、高风险”的恶劣地质条件进行挑战的恶战!

谁先打响第一炮

天下本无路,走得人多了便有了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伟人名言。可是,张秋莹却一直对这句话持不赞同态度。天下本无铁路,难道火车“走”得多了,便有了铁路不成?是啊,没有铁路,火车寸步难行!因此,他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不合乎逻辑。不管什么路,光靠人走是走不出来的,一定都是筑路人的劳动修出来的。铁路更是筑路人在没有路的地方历经千辛万苦,百般磨难,用鲜红的热血和滚烫的汗水铸就而成。眼下,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项目二分部经理张秋莹就正带领着他的队伍,在雅鲁藏布江北岸从来没有路的地方开山凿石,筑路架桥,修建雪域高原的又一条天路——拉(萨)林(芝)铁路。

2015年6月,张秋莹拉上队伍风尘仆仆地从内地刚上高原进场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找设计院向项目部移交拉林铁路勘测桩。有了勘测桩,隧道、桥梁、路基就能准确定位,就能及早开工,及早修筑天路。

设计院的同志带着指挥部的一行人跨过雅鲁藏布江去查看线路桩点,过了江走过一小段藏族村庄的便道,过了村子,前面就没有了路。于是,他们开始披荆斩棘走进达嘎拉山茂密的原始丛林。走着走着,张秋莹又想起了前面那句“名言”,心想,如果不是我们这样地披荆斩棘,开山放炮,能走得出一条平坦的钢铁大道来么?

一行人来到达嘎拉半山腰,设计院的同志好不容易在一片荒地野草的遮掩下,找到他们当初勘测时打下的桩点,指着说:“达嘎拉隧道的2号横洞口就在这里了!下面该看你们的了!”

就在项目二分部经理张秋莹带着队伍,修建通往达嘎拉隧道2号横洞口的施工便道,开挖洞口作业面的时候,项目一分部经理李庆成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也带着人马在达嘎拉隧道进口紧张作业。由于隧道进口在悬崖峭壁之上,无立锥之地,很难修建施工平台,施工便道也修不到隧道进口处。李正士指挥长、宋祥武书记带着指挥部和一项目分部的工程技術人员反复勘测现场,一起研究施工方案,决定增加开掘一百多米的辅助横洞,等开掘到隧道正线位置之后,由里往外朝进口方向开挖。这个方案得到了建设和设计单位的认可后,李庆成身先士卒,带领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按新方案加快清理施工作业面。

长大隧道施工,仅有进口和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会影响工期。一般都开挖多个横洞到正洞位置再往两边开挖,增加作业面,大大加快施工进度。达嘎拉隧道全长17.3公里,李庆成的一分部占住了进口作业面,往出口方向开挖。张秋莹的二分部需要从隧道中间开挖一个与隧道正线垂直的横洞,等开挖到隧道正线位置后,再向正线两头开挖。两个项目分部的竞争就这样最先在同一个达嘎拉隧道开始了你追我赶的鏖战,一个在正线进口,一个在中间横洞,比着看谁进度快、质量优、安全好。

2015年7月,二分部施工人员八百余人全部进场;一分部六个作业队同时到达工地。

一分部建成了混凝土拌合站;二分部也完成全部临建任务。

二分部建成数千米施工便道;一分部已将施工便道修到达嘎拉隧道进口。

一分部施工设备全部到位,施工准备工作就绪;二分部更新了施工机械设备,就等着指挥长开工令下……

两个项目分部明着竞争,暗里使劲,一个个都把任务往前赶,很快都做好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都在争着放开山第一炮呢!

这第一炮不仅仅是中铁十八局标段的第一炮,而且是整个拉林铁路的第一炮,意义非同寻常。

这将是结束藏东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完善进藏铁路通道,改善区域铁路网布局的第一炮!

这将是开建前所未有的跨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连通外面世界的第一条钢铁大道的第一炮!

这将是藏东南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多年期盼幸福天路的第一炮!

因此,当地林芝市朗县各级政府和藏族人民群众非常重视即将打响的开山第一炮,将像节日庆典一样,到开山炮放响的现场隆重庆祝。

经过施工现场检查考核,指挥长李正士还是把放响开山第一炮的任务交给了二分部项目张秋莹,并且再三叮嘱他,这第一炮一定要放得响响的,绝不能放哑炮!张秋莹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这下李庆成又不服气了!但这回他没有找上门去问指挥长这是为什么,而是改变了策略暗地里较劲。他带着隧道作业队在达嘎拉隧道进口连轴转,清理出隧道洞口掌子面,就开始打炮眼,填放炸药,作好放炮的准备,只等着二分部一声炮响,他这边紧接着也同时炸响开山炮。

2015年度10月10号下午,达嘎拉隧道二号横洞洞口彩旗飘飘,当地藏族群众穿上了节日的盛装,从数里、数十里之外翻山越岭一路手摇转经筒走到工地来,要亲眼见证这开山第一炮。他们在隧道洞口四周堆上玛尼石、挂上五彩经幡,表示他们对拉林铁路建设最虔诚的祝福,祈祷着开工吉祥。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朗县县政府领导也都来到现场,出席拉林铁路9标段第一炮点火仪式。预定这天下午1点半准时放响这开山第一炮。

也许是因为这第一炮太重要了,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当地政府领导将要一齐按下点炮按钮;数十里赶来的藏族群众千百双眼睛也都在盯着呢,要亲眼见证第一炮响。事到临头,张秋莹有点放心不下,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请示李指挥长同意,决定带着爆破手现场再全面检查一遍。查看了炮眼分布,再检查炸药装填,然后又仔细地捋捋引爆导线,检验引爆装置。一切都亲眼看过、查过之后,他才放了心,向指挥长李正士报告:完全没问题!点火仪式这才正式开始。就因为这最后一次万无一失的检查,将第一炮的点火时间推迟了整整半个小时。

在达嘎拉隧道进口洞口,一分部开炮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李庆成不时地抬起手腕看看表,就等着时针指到1点半,一分部准时开炮。这一炮一定要与二分部的开山第一炮同时炸响。

李庆成越着急,越觉得时间过得慢。他并不知道二分部那边的达嘎拉隧道二号横洞放炮时间已经推迟。他只管这边一定要准时放响。

“一分部全体注意,开山炮10秒钟倒计时开始:10,9,8……3,2,1,放!”

随着李庆成一声令下,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数十排炮同时炸响,雅鲁藏布江畔的达嘎拉山第一次敞开它那博大的胸怀,迎接中国铁建的筑路人。而此时,二分部的达嘎拉隧道二号横洞洞口的庆典仪式还没结束,莅临现场的领导还正在讲话,他们似乎隐约听到了隧道进口的炮响,甚至还感到了一丝轻微的震动。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把这开山第一炮的点火仪式进行到底。

2015年10月10日,当时针指到14时,拉林铁路第9标段开山第一炮点火仪式终于结束,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地方政府领导一齐按下点炮按钮,炮声再次在雅鲁藏布江畔轰然炸响!

二分部的人说:是我们放响了拉林铁路第一炮,有庆典仪式为证!

一分部的人说:是我们放响了拉林铁路第一炮,有北京时间为证!

这至今还是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一件理不清、断不明的“公案”。但是,在这场竞争中,又有谁曾失败呢?他们其实都是胜利者!

激战时分

战斗一旦打响,每日战况统计报表在指挥长李正士和党工委书记宋祥武的手机微信群里实时公布,今天我隧道掘进20米,你隧道掘进21米;明天我一定要掘进22米超过你。明天你也22米跟我打个平手,那我后天咬咬牙也要掘进23米。如果哪天掘进进度少了,项目分部经理就将指挥部制定的月度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分解到作业队,细化到日、周、旬计划,未完成的要及时分析、及时纠偏,采取弥补措施,说什么也一定要超过对方才行。

李庆成和张秋莹这哥俩就像打红了眼的对手,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为了保安全、上质量、赶进度,两个项目分部经理就像钉子一样整日价钉在工地上跟班作业。作业队上班他们带班一块进洞,作业队换班,他们还在洞里跟着又带下一班。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朗县现场指挥长李永亮说,他经常夜里到施工现场抽查工作,不管多晚去,都能看到他哥俩在工地上紧张繁忙的身影。项目部的同志关心他们,好心劝他们说:这里不比内地,这可是青藏高原啊!你们还是要注意身体哟!

年紀轻点的一分部李庆成经理一甩胳膊笑笑说:“没事,我能行,顶得住!”

年纪大点的二分部张秋莹经理却是瞪圆了眼睛珠子问:“怎么,你觉得我老了不行了吗?不信,咱们比试比试!”

他俩经常说的还有一句话就是,作为指挥部的现场指挥,我们的岗位就是在第一线,我们的职责就是带队往前冲锋。哪天我们如果倒下了,也要头朝着前面爬着,而不是朝着后面仰着。

这正是中铁十八局的前身、当年铁道兵第八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那种大无畏的军人气概,如今在这些年青的中国铁建人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完美的体现。他们之间的这种竞争,李正士指挥长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在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的正确引导下,这种激烈的劳动竞赛,激发起两个分部干部职工的十足干劲,达到了比学赶帮超的效果,大大地推进了施工进度。2016年6月20日至9月30日,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组织百日大战,一项目分部计划完成产值8000万元,实际完成了1亿800万元,超额26%。二项目分部百日大战完成产值同样超亿元。双方都以优异成绩向国庆66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

两个项目分部的激战还在大山深腹中继续。突然两个项目分部施工现场相继报告:水泥告急!钢筋告急!原材料告急!

原来,拉林铁路的线位走向处于藏东南地区,一直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岸的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的山腹中穿行,与拉林铁路并行的一条306省道常常被泥石流和大坍塌所阻断,其中穿行在桑加峡谷地段还有七十余公里正在修建中,只能走施工便道。这里交通本来就不便,而修建拉林铁路的大量物资材料从青海、拉萨运来,又必须走306省道运输,因此,施工材料常常供不应求。

这天,二项目分部经理张秋莹的电话直接打给十八局指挥长李正士,恶狠狠、气呼呼地告了一项目分部经理李庆成一状。原来他把局指挥部调配给二项目分部的水泥车给截了,拉到自己一项目分部的工地去了。这哪是公平竞争,简直是半路打劫,是在给我们使绊儿!

了解到这一情况,李正士指挥长找到一项目分部经理李庆成问责。谁知李庆成倒是理由十足地说:“水泥车从我门前过,一问是中铁十八局的,我不卸车谁卸车?工地急用呐!”

“虽说都是中铁十八局,一分部和二分部也有个轻重缓急啊!二分部也是着急用水泥,你怎么也不问问清楚再卸车呢?”李正士指挥长问。

张秋莹更是不客气,质问李庆成说:“车从门前过,留下买路钱!你这是典型的路霸!”

李庆成自知理亏辞穷,连忙给张秋莹赔笑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张秋莹说:“下不为例?不会有下次了。”二项目分部再遇到指挥部给二分部调配水泥时,他们全程派人押车,从青海、拉萨装车点一路押车到二项目分部的工地,再也不给一项目分部“创造”劫道抢车的机会了。

笔者问指挥长李正士这种事最后怎么处理?他笑着说:“嗨,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还不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的修建拉林铁路,谁用不是用?只是当时着急上火,事后他们还是跟亲兄弟一样。”

李正士介绍说,二分部不但不再责怪一分部在上路口截了他们的水泥,有次张秋莹听说一分部炮眼打好了,炸药却不够了,着急放不了炮,眼看就要停工待料了,赶快把二项目部分的炸药匀出来一部分支援给一项目分部,并且亲自押车给送到一项目分部的工地上来,感动得李庆成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是的,既然是竞争,就难免会碰撞出一些火花来。这不过在他们的故事里增添了一点有意思的小花絮,他们的竞争更多的却是友好的。

友誼总是第一位的

张秋莹和李庆成私下里其实真是一对好朋友。张秋莹说:“还是老话说得好,上阵还得父子兵!”李庆成则又不服说:“你又占我便宜不是?咱们呐,打仗还是亲兄弟,不是父子兵!”两人大笑。

张秋莹知道李庆成爱吃鸡,他回家探亲回工地,从成都特意买了名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名菜棒棒鸡带给李庆成。李庆成说:“啊,这我哪能独吞呢?来,一起吃!”

李庆成兴奋地打开一瓶酒,就要开吃,却被张秋莹拉住,“别急!我来请你吃鸡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向你讨教来的。”

原来张秋莹虽然也是个老工程了,但以前干的公路、水电项目多,干铁路项目,并且是在雪域高原修建天路,这还是第一回。他真的是虚心向干过多条铁路项目,尤其干过乌鞘岭隧道和襄渝、成昆复线隧道群的李庆成请教铁路隧道施工经验来的。

这哥俩就这样一口酒就着一口鸡,聊了个痛快。李庆成聊他的铁路隧道施工体会,张秋莹也聊他与之相通的公路、水电工程管理经验。酒干了,鸡吃完了,话却没聊完。两个人约好了,第二天,二分部就派人去一分部的达嘎拉隧道进口现场,参观学习一分部作业队隧道光面爆破和防水板挂设的经验,李庆成毫无保留地亲自讲解示范,直到包教包会。

有段时间,一项目分部达嘎拉隧道进口施工遇到强硬度围岩,一排炮只能掘进2.3米左右,而他们了解到同样的围岩条件下,二项目分部二号横洞一排炮却能掘进2.6、2.7米。别小看这0.3、0.4米的进度,一天就落后一米多,而且还耗工费料。差距在什么地方呢?一分部作业队靠自己琢磨怎么也琢磨不出来。张秋莹知道后,立刻派了二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带着风枪手到一分部的隧道掌子面,手把手地指导打炮眼的排布、角度、深度以及炸药用量和装填方式等,显著提高了一分部隧道施工进度。一分部的风枪手掌握了二分部来人教的技术后,开玩笑说:“你们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二分部的技术员笑着说:“哪能呢!亲兄弟就是要同进步、同成长嘛!”一分部的职工又问:“这话是跟你们张经理学来的吧?”大家一起大笑。

二项目分部达嘎拉隧道1号横洞,自开工以来遇到了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先后通过了沙层、土夹石、富水土夹石、富水砂夹石、富水炭质千枚岩、富水千枚岩等地段,又遇到隧道突水,突水流量每小时近200立方米,施工严重受阻。一项目分部经理李庆成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去找二项目分部经理张秋莹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在总指、朗县指和设计监理单位的指导帮助下,制定了突水处理方案,把通常在隧道洞口才用到的管棚施工方法,运用到突水的隧道内,使隧道开挖又能正常进行。

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的一、二两个项目分部相距不远,两个项目经理也是常来常往。李庆成了解到张秋莹有段时间因高原反应有点肺气肿,他便带着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速效救心丸到二分部看望张秋莹,叮嘱他定时量量血压、测测心率,注意保重身体。二分部职工食堂只要是做鸡,张秋莹总要叫李庆成过来一起吃,他如果在工地里忙一时来不了,便叮嘱食堂给李庆成留一份。

张秋莹和李庆成在拉林铁路上的这种竞争竞赛,争出了感情,赛出了团结,比出了效率,拼出了成绩。由于指挥部正确引导和组织两个项目分部开展劳动竞赛,带动了整个中铁十八局拉林铁路指挥部施工任务的完成,各项指标在拉林铁路全线都名列前茅。

职工们形容说,张秋莹和李庆成是左手“哥俩好”,右手是“对手”;上半身在拥抱,下半身在斗脚。

他俩自己说,他们在一起是聚不拢、打不散的兄弟对头。

其实,还是指挥长李正士说得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他们始终遵循的是这一友好竞争的根本原则。

拉林铁路还在紧张的鏖战中,他们也在继续着他们竞争的故事。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分部隧道铁路
多步辗转积分列表表达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中国世界遗产分部图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关于分部积分的几点说明
进击,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