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论(节选)

2017-05-12 15:00刘禹锡
月读 2017年5期
关键词:执政者华佗医术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a,为曹公所怒b。荀文若请曰c:“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d,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

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e,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f:“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刘禹锡集》)

注释:

a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期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可惜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b 曹公:指东汉末年政治家曹操。

c 荀文若: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士族,少有才名,初依附于袁绍,后投奔曹操。官至尚书令而参与军国大事。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迫自杀。

d 仓舒:曹冲,字仓舒,曹操和环夫人之子,深得曹操宠爱。只可惜还未成年就病逝了,年仅13岁。

e 史氏:原指史官,此指记载华佗被杀一事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f 壬人:奸佞之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大意: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其才能卓著而厌恶服侍权贵,所以才被曹操所怨恨。荀彧谒见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的才能而宽恕他。”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等到爱子曹冲生病将要死的时候,曹操发现请来的医生都不能治好儿子的病,才开始发出后悔杀死华佗的感叹。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了有才智和能力的人。荀彧凭借自己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曹操,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执政者发怒,真是令人害怕。但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政者应当谨慎的啊!

推究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之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之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之人的轻率杀戮。因此将华佗自恃才能到曹操有悔意,全都详细地记载在了史书上。后世不懂史家用意的人,却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才呢!”竟不知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才的不可多得,甚至会发出惋惜人才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已经死了,又该怎么办呢?”竟不知到了后悔之时,才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难道不是极大的悲哀吗?

【点评】

华佗是东汉末年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名医,他为关羽刮骨疗毒、为曹操治疗头风病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历史上的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发明了麻沸散,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如今很多人都用“华佗再世”称誉医术杰出的医师。

刘禹锡的这篇文章,不是讨论华佗的医术,而是对他被曹操杀害一事发表感慨。文章嗟叹曹操不能任用华佗,终至后悔之事,实则是探讨任用人才的问题。如何对待人才,是执政者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刘禹锡认为,人无完人,仅僅因为犯了小错就轻易地将有才智和能力的人杀掉,是非常不明智甚至是残暴的行为。执政者遇到人才就应当加以保护并想方设法进行使用,这才是国家发展的大计。

刘禹锡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中唐时期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之际,革新首领被赐死,其他骨干纷纷被贬谪,刘禹锡就是其中之一。他借此文表达了对唐朝当时统治者不重人才、滥杀能士的不满,同时也在用文章敲响历史的警钟,以鉴后世。(海涛)

猜你喜欢
执政者华佗医术
规执政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小华佗拜师
反腐败:“重点查处”≠“只能查处”
五禽戏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