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正与“资本”渐行渐远

2017-05-12 00:17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娱影视资本

终止、暂停、放弃……在“脱虚向实”政策的指引之下,影视文化类资产正与“资本圈”渐行渐远。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今年以来,已有约10起涉及影视文化行业的资本运作终止或暂停,这一数据已相当于2016年全年数量的一半。其中,既有触及重大事项的资产收购,也有补充资金的再融资项目,甚至有部分上市公司尚未披露详细的方案,其资本运作便“胎死腹中”。

行业进入调整期

据了解,从2007年至今,中国影视产业在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比如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12家文化传媒类公司中,涉及影视业务的有33家,占比近1/3。

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董军峰认为,无论从影视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还是收入来看,这个行业都呈现出金字塔的特点,行业分化非常明显。“实际上,从资本角度来看,影视行业在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行业,仍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电影行业的利润率、市盈率比较高,近年来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如银行贷款与版权质押、版权预售、影视基金、信托计划、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电影保险以及完片担保等。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资本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资本金融与影视的结合并不完美。

在中科招商投资管理副总裁李冬看来,电影行业的高风险属性直接体现在票房收益空间上,能够赚钱的电影项目十分有限,但金融资本的嵌入恰恰建立在盈利基础之上。“一旦电影项目出现亏损,投资自然失败。无论使用何种金融手段去融资、担保或控制风险,都是不成立的,因为投融资的前提是赚钱。”而在投行人士看來,影视、文娱类资产由于资产不透明、业绩波动大、眼球效果显著等原因,容易被资本市场“误解”而难以获得合理估值,并购甚至会导致股价泡沫化,而一旦泡沫戳破,或业绩不达标,相关公司及投资者常常损失惨重。

“尤其是当下政策倡导‘脱虚向实,无论是监管约束,还是资产自身情况,以及市场认同度,都不适合上市公司大肆涉足影视、文娱业务。因此,涉及影视、文娱类资产的重组、定增等资本运作‘熄火,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某私募人士表示。

“资本+影视”运作频频折戟

影视、文娱行业的资本运作中,影星赵薇对万家文化的操盘可谓近期最知名的案例。在经历了前期追捧、后期质疑、变更方案不谋求控制权后,赵薇最终还是没能“退而求其次”地当个小股东,就此,万家文化的“明星资本”大戏惨淡落幕。

事实上,万家文化折戟“娱乐圈”并不是孤例。东方网络4月8日公告称,公司拟对重组方案进行调整,放弃对嘉博文化100%股权的收购,后者正是由许晴、陈建斌、王学兵、蒋勤勤等一众“明星股东”控制的影视类公司。对于调整原因,公司解释为“标的资产所在市场、政策发生变化”。

与之类似的案例还有共达电声。早在2015年12月,公司宣布拟作价41.2亿元收购春天融合及乐华文化各100%股权。此后,在申请延期回复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后,公司撤回并调整了方案,仅仅保留了乐华文化一个收购标的,而放弃了春天融合。然而,这一方案最终依然未能成行,公司于今年2月23日宣布终止方案。

“不仅是跨界进入影视、文娱行业的渠道收窄,现有的影视、文娱类上市公司要想进行大规模的再融资,也几乎不可能。”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尤其是再融资新规出来后,更令这类公司募资难上加难。

“前车之鉴”警示新进者

“作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影视、文娱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有些公司也因此借势进入资本市场。但是,市场对于这样的轻资产公司估值尚不够理性,加上一些明星效应、过高的业绩承诺,估值过高甚至泡沫化的情况并不少见。”上述投行人士称。

在其看来,影视、文娱类公司本身业绩波动大,如果仅凭未来三年的高业绩承诺买入,未来一旦不达预期,很容易形成减值损失,对收购方的业绩将造成巨大影响。

事实上,其所言的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例如,华谊兄弟此前收购广州银汉时,交易对方曾承诺,广州银汉2016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86亿元,而当期实际完成金额仅为1.18亿元,远不及此前预期。

高价并购后受累于“并购后遗症”的公司并不少见,其中影视、文娱领域的标的占比不低,如天润数娱、天神娱乐等均在2016年遇到了类似华谊兄弟这样的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问题。

对此,监管层已经予以关注。早在2016年5月,市场就已传出“收紧对影视游戏行业并购重组的监管标准”的消息,尽管监管层后续表示“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相关规定及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但随后,一系列颇为知名的影视、文娱类公司重组相继遭遇“流产”,以及在具体案例的审核上,监管层对影视、文娱类的并购重组严加把控,高估值、经营模式、盈利能力、业绩波动合理性、影视项目储备计划、财务状况等诸多细节问题屡屡在反馈问询中出现,无不向市场传递出监管趋严的信号。

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监管思路和方向已非常明晰,相关仍在运作的涉及影视、文娱行业的资本事项,或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审核,不排除对部分方案劝退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确有部分公司涉及影视、文娱类资产的收购“拖延”甚久。最新的一个案例便是,长城影视早在2016年12月宣布的收购首映时代、德纳影视各100%股权之事宜,直至今日才披露重组草案。

猜你喜欢
文娱影视资本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文娱与体育
VR 资本之路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文娱资讯
文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