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白山文化的发展

2017-05-13 00:32李广凤
魅力中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句丽长白山文化

李广凤

摘要:文化是历史的沉积,尤其区域文化,更是由该地区悠久历史遗产积聚而成的。东北文化因李树田教授撰写的《论长白山文化》竖起了“长白山文化”这面旗帜,所以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长白山文化的内涵及它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区域文化;价值

我想每个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人们都想对自己所在区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长白山文化呢?长白山文化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物质财富、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历史上说,长白山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长白山文化的内涵

(一)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中有水,水边有原,山高林密,河湖众多,黑土沃衍、草原茂盛。在这良好的生态环境里,各族人民从事农耕、渔猎和游牧诸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二)军政合一,尚武祟实的政治文化。

东北各族在迈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一般保留着原始部落的那种勇猛彪悍,尚武崇实,不事奢华的遗风。各族首领凡有一番功业者,皆以尚武立国。金朝创始人完颜阿骨打“身长八尺,状貌雄伟,沉默寡言笑,顾视不常,而有大志,能用其人。稍稍并吞旁近部族,或说以诱纳叛亡……怒则加兵,以强掠之。在这种尚武意识支配下,形成了东北各族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古朴无华的政治文化。

(三)质朴自然,便于骑射的民俗文化。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这种艰苦的生存条件,铸就了长白山先民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生活习俗。这种简朴的生活习俗,既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也是骑射生活的需要。为便于骑射,长白山先民衣多斜衽、窄根、箭袖,或短衫马褂,或长袍开衩。其发式风俗,满族半剃半留,结发为辫,极便马上行动;其祭祀风俗,祭山神、祭貂神、祭马神;游艺风俗中也尤其喜爱赛骑、赌射、跳骆驼等竞技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映射出长白山先民骑射文化的风彩。

(四)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萨满文化。

东北各族大多信奉萨满教,“跳神”之风甚盛。萨满教是长白山先民在同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产生的生产、生活观念。萨满跳神活动渗入东北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祭典中那通霄达旦的狂歌漫舞,阖族欢聚的喜庆筵席,铸就了长白山先民豪爽开朗,热情奔放,英武彪悍的民族性格。

(五)粗犷古朴、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

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石器时代,东北各地就出土了古朴自然的石器、陶器和陶质塑像。渤海以后,长白山文化走向成熟。明清时期,满汉文化合流奠定了现代长白山文化的基调。近世以来,长白山文化又受到欧美文化的冲击,尤其是俄、日资本主义文化的很多因素渗入到长白山文化机体中,经过长白山各族人民消化,终于形成了现在长白山文化的独特风貌。

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吸取了中原文化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又为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因素。

二、长白山文化的社会价值

(一)长白山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重大价值。

弘扬长白山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上看,长白山区的各民族及其政权无不和中原民族及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有着十分强的向心力,中华“大一同”的观念体现的十分明显,这是爱国主义的渊源。尤其是近现代,长白山区各民族人民同外来侵略势力的革命斗爭,更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现在在长白山文化中的名胜古迹、文化景观、英雄烈士及其作品和精神产品,都是我们开展爱家乡、爱故土、爱祖国教育的绝好素材。珲春阳馆坪大堤桥的桥头近年高竖石碑:“防川风景区”,以“鸡鸣闻三国”的特殊景观教育游人不忘耻辱的历史。

(二)长白山文化对于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价值。

1.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

我们没有必要回避长白山一山担两海的事实,日本海、图们江以及东海沿线是中国曾经拥有的领海。由于清代皇帝,都是马上皇帝和书斋皇帝,缺乏海洋意识。17世纪,康熙大帝在与彼得大帝的角逐中“竟舍边丢海,一纸轻分”,轻易地割让了日本海及其北岸的港口和疆土。而日本侵略者却从图们江侵入长白山区域,赶走了彼得大帝的后代,把这里作为通向中国腹地的桥梁,然后又堵住图们江口,割断了长白山人的海洋联络,企图把长白山永久地禁锢在“蒙荒之野。”海洋不仅有发展经济的各种资源,而且也是我们对外联络的通道。今日的南海之争就很好地证明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

2.分清古代战争的性质。

我们不能把中央政权平息地方政权的分裂和叛乱看成是“侵略”。在任何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平息民族分裂、地方叛乱,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战争。应该明确历史上中央政府和附属政权的关系。像平息藏独、疆独、蒙独的叛乱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廓清民族关系史,其中突出的是要明辨高句丽、高丽和朝鲜的区别。

高句丽是隶属于我国中原政权,高句丽与高丽,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隶属汉玄菟郡,公元668年被唐和新罗联军所灭。公元918年,王建立朝,国号高丽,都开京(今开城),后统一朝鲜半岛,1392年为李氏朝鲜所代。王建的“高丽”从建立年代上说,比高句丽晚955年;显然不能把“高句丽”简单地等同于王氏“高丽”。高句丽历经705年,其中在今集安设都有425年,至今还有遗址。高句丽的名称,沿用汉高句丽县的名称。在其存在的705年当中,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使用汉字和中原货币,好太王碑(高句丽的碑刻)就是很好的证明。高句丽政治中心的南迁,是其势力范围的扩张。

朝鲜半岛北部从来都是大陆民族的领土,上下有2000多年。韩国人真正拥有半岛北部领土是在契丹之后,也就是王建建立的高丽王国后才占有半岛北部领土。

4.不要忽略汉族汉文化的历史作用。

长白山文化是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而不是独树一帜。因为中原对长白山一带的统治,历史上就有之。自周武王时期的统治,唐朝对渤海国统治,武则天封震国公,后来震国公的孙子在762年被唐封为渤海国王,基本上没有失控。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互相融合,这是要遵循的。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主张民族平等,在各个领域克服大汉族主义,尊重少数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与文化,这是十分正确的,但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往的东北文化研究,因为尊重少数民族,而忽略了汉族在长白山区域有史以来的开发与建设的主导作用,以为大东北有史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轮流坐庄的一统天下,以至于给国外某些制造民族分裂者提供了借口。这种历史性的人为的偏颇,将在长白山文化研究中还以公平与公正。要取得对长白山文化科学的正确认识,就不能忽略汉族与各民族对东北历史作用的综合研究。

(三)长白山文化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重大价值。

在长白山文化的丰富内容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蕴藏着许多艺术成果和人文精神,对这些精神成果,经过挖掘、整理,并予以弘扬,必将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增进社会文明程度有重大作用。

开发长白山文化就要在挖掘中总结长白山文化发展的历程,在保护中求得长白山文化的后劲。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后一座自然与文化完美统一的大山,我们叫它世界上“最后的山林”。保护好它,才能进一步开发它、利用它,并使之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人民造福。

猜你喜欢
高句丽长白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国北方民族世界文化遗产
谁远谁近?
长白山下雾松美——吉林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乱世飘摇中的纵横捭阖
隋唐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