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学案形式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5-13 16:40徐文建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学案有效课堂高中数学

徐文建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日益深入师生的心灵,构建与之对应的合适课堂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理念转变为切实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实践更好朝着“以学生为本”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有效使用导学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背景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这两大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的中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新课程的理念日益深入师生的心灵。为此,应使教师深刻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构建与之对应的合适课堂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理念转变为切实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实践更好朝着“以学生为本”发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感觉有必要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很多学校提出了导学案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作为高中的主干课程,数学学科也加入了这轮学校课程改革中,从教学实际中看,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从而改变学生学的方式,真正做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使数学教学活动高效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模式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发生转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但从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导学案容易消解学生的好奇心,统一的导学案阻碍了教师个性教学风格的形成,导学案的使用增加了高中数学教师的负担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辩证地思考导学案教学对于师生发展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透彻研究和理解,以期更好的指导实际教学。

2、研究实践意义

本文将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建构导学案教学模式。从理论支持和实践检验两个方面来研究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在于:(1)巩固和实践现有的几种教学理论。一方面,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这种影响需要“中介”。教学模式正是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媒介”。建构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将在总结和应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研究该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可以检验教学理论的可行性。(2)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推动新一轮数学课程和教育改革,促进高效教学方面的可取之处。我国新课程改革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本课题将结合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以期对课程改革和有效课堂提供参考。(3)初步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上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怎样学习。

3、理论意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是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接受或记忆教师或教科书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构成多向互动的交流沟通网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3)最近发展区理论。上世纪20—30年代,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区别“现有发展水平”。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维果茨基将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已经完成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发展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其实质表现为,儿童在自己的这一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但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做事。由此,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22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在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动态性评估,这是教师应完成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项任务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如课堂的提问,告诉学生自己思维的方式等。这里,研究人员借用了建筑行業中的“脚手架”这一用语,以表明在学生需要时,可以通过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常所说的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导学案是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纲领,以素质教育要求为方向,经教师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再集体研讨制定的综合性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用于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他们的学习方案。对于教师,它是教学环节的展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三维目标”的达成。总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的一种师生互动教学方案。它能让学生课前事先清楚老师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让他们有准备的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当组织者、指挥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个进程的监控者、调节者和学习障碍的排除者。

导学案的特点:

1、问题解决是导学案的核心。导学案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以解题数量为取向的数学活动,而根本目的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精讲点拨是导学案的关键。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研,将课本繁杂的知识点浓缩为精华,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精讲点拨,使教学高效化,提高课堂效率。

3、学习小结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合作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之后基本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再通过学习小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以更高的视角看待数学问题。

4、达标检测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自主学习、教师精讲、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是这一模式的发起者,这些国家也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计划。1980年,美国教师协会曾经公布的一份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关于80年代中学数学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的核心”。指出数学课程应当紧紧地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环境。1982年英国发布了响应美国口号的数学教育权威性文件《考克罗夫特报告》,并针对性地在高中阶段制定了问题解决专门课程。这一教学模式在亚洲同样引起了重视,日本于1989年正式将课题学习的内容纳入新修订的《学习知道要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数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指导思想。在具体操作流程方面,美国的“菜单式教学”及日本的“学习指导案”教学方法与导学案教学的流程比较接近。

在低年级教学时,“菜单式教学”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定两到三个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小组规定了必做的活动和选做的活动。这两到三个学习活动必须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纸笔模式、动手模式,或者不需写、只需听说的模式等。上课时,首先,根据老师分发的本课目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并拟定一个学习计划。然后,依据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到各自学习小组去参加学习活动,并详细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每十五到二十分钟轮换各个小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和分享。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同时,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和动手实践。

在高中阶段,这种“菜单式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而强调解决问题、培养技能。例如,在一个高中数学的菜单式教学课时中,教师给学生规定的学习目的是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首先,给学生每人发放一份材料,上面有不同增长类型的实际数学模型题目。然后,根据这份题目,还有教师的指导性描述,学生们在学习小组内自己设计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一份详细的报告。

日本的“学习指导案教学”就是以课题解决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问题解决,通过对智力型的实际问题解决达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日本教学非常重视“学习指导案”的编制环节,首先由不同经验、不同年龄的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进行备课中主要设计教学中的细微环节,如引入新课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具,为学生如何设计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点拨和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制定什么样的策略以促使学生学会质疑,何种方式设计板书,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如何合理地分配,如何结束课堂教学等等。

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对此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俞子夷。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在自然课教学中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基于这一实践,俞子夷进一步总结提出了“自学辅导法”,并对此进行了理论的探索、方法的实验、路径的制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另外,同一时代的著名教育家舒新城从美国引进并实践了“道尔顿制”,虽然在中国并未获得成功,但其指导思想和教学流程,和如今新提出的导学案教學并无明显的区别。可见,虽然导学案教学是国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其本质早就有教育者进行过探索,并加以课堂实践和总结。

对于导学案的涵义,苟光灿对导学案做了以下解读:导学案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巩固练习等多个环节的教学方案。师生以此为载体,进行互动探究。其实质就是:从学生的当前程度出发,在教师准备的前提下,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蕴含在精心设计的问题之中,以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对于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戴济林提出了如下观点:对于编写与设计导学案,首先教师要做到“五有”——“纲、本、人、数、法”。即脑中有新课程标准,胸中有新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差异,手中有方法。对于应注意的问题,戴济林进一步指出:一、在预习部分,知识的基础性、来龙去脉以及教学活动的预见性要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二、在课堂学习部分,知识的关联性、系统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性要体现在导学案的编制中;三、在当堂检测部分,知识反馈的针对性和训练的拓展性要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中。

山东师范大学的崔丽平在硕士毕业论文中指出: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因为不同的课型对同一教学环节可能会有很不相同的要求。在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研究逐步建构了针对概念课、命题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这五种课型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导学案的实际教学程序,易善忠将其总结为:一、课前学生做好导学案,做好上课准备;二、课中做好导学案,做好完善、质疑、总结;三、课后做好导学案,做好温习、巩固提高。

而今,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甚至动用行政力量加以强行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辩证地理性思考这种模式对师生发展的价值。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此也有不少观点。

顾润生认为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导学案教学中导学案的提前发放使学生课前清楚教师课堂上的所有知识和教学活动,容易将学生的好奇心消解;学生按照统一的导学案进行预习,反而可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导学案教学是紧紧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打“题海战”的趋势,忽视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标的达成。在教师发展的方面:统一的导学案使用降低了教师独立备课能力,会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千篇一律,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不利于教师个性教学风格的形成,课堂教学呆板僵化。

吴永军认为现实中的一些导学案教学模式不仅曲解了新课改的理念,还违背了教育真正的信念——追求真、善、美的交融和统一,有把学生培养成机器的危险。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各省的很多学校,包括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江苏洋思中学、河南信阳高中等等,都以各种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展开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之,通过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效益的研究得到加强,科研意识得到增强,成绩会逐渐凸现出来。研究课的频繁促使课的真实,推动做课教师在做中成长,备好学生,备好落实;推动听课教师在听中成长,既听设计,又听生成。加速了高中数学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进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它要求数学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兵教兵),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角色與教学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钟海青.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1.

[2] D.N.阿斯普, C.B.阿斯普, P.M.昆比. 关于发现学习能给教师哪些指导[M]. 教育先锋, 1993(7).

[3] 杨小微. 教育研究方法[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8.

[5] 代 钦. 试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态[J]. 北京: 数学教育学报, 2006,15(4).

[6] 葛 军. 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教学改革[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导学案有效课堂高中数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