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乡镇党委引领川渝合作跨大步

2017-05-13 15:49何小丽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乡镇重庆

何小丽

3月5日,在参宝镇胜坛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群众代表们正在开会,这是镇上就省道438连接线的选址和在望川场建川渝农贸市场相关事宜向所在地胜坛村的村民们征求意见。“川渝农贸市场和438线建成后,可以直接服务于重庆的双福市场,把参宝镇丰富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参宝镇望川市场负责人冯家伦说。 这是合江县积极探索融入重庆的一个缩影。

作为毗邻重庆最近的县区,合江县确立“融入重庆、联动黔北”的发展定位,加强与重庆各层面的对接和合作,力争把合江建设成川渝合作的“桥头堡”。

2016年2月,合江县正式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合江县川渝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川渝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设置融入重庆推进办公室,制订了《合江县川渝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方案》,成立八个工作推进组,有序开展工作。与重庆边界接壤的白鹿、白沙、大桥、石龙、南滩、参宝、神臂城等乡镇党委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与重庆边界乡镇之间的合作,先融先试,攜手共进引领川渝合作跨大步。

班子联动强“根基”

素有合江出川入渝“东大门”之称的白鹿镇,与江津区的石蟆镇、塘河镇接壤,重庆三环高速擦“脚”而过,离重庆主城区仅110公里,属重庆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借助区位优势,白鹿镇与石蟆镇、塘河镇建立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签订边界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就党建共抓、交通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共融、治理共促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一致意见,在辖区各领域之间穿起“红线”,“联”出特色,“引”出和谐发展,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统筹与服务相结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乡镇名片”亮出来。白鹿镇党委定期邀请毗邻乡镇党员干部和群众到本乡镇参观交流,重点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党建服务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成效进行交流。通过“晒成效”“亮特色”,积极接受兄弟乡镇对本地工作开展情况的点评,收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契机,主动展示本地在旅游、生态、产业等方面的成绩,成为对外宣传的“新窗口”。

困难问题摆出来。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2016年白鹿镇党委牵头主办“川渝合作示范区——合江县白鹿镇·江津区石蟆、塘河镇区域合作研讨会”,三个乡镇把共同解决好党建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结对共建的重点,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集体力量,解决共同问题。联建以来,三地共同解决涉及党建、民生等难题7件,赢得了边界群众的支持。

合作成效晒出来。积极邀请部分市县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重庆的专家学者为三个乡镇区域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白鹿镇引进的鼎森林木有限公司把川南、黔北地区的业务纳入服务范围,结合3万亩速生桉、1万亩台湾桤木发展林下养鸡、中药材种植等项目,打造了省级现代林业基地。引进的顺鸿建筑劳务集团公司的骨干成员大部分来自白鹿镇及江津地区,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重庆市场,半年内签约项目资金已达两个亿,税收200万元以上。

资源共享补“短板”

参宝镇作为合江县“北大门”,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相连12公里,山水相依,文化相近,经济相通,社会相融。参宝镇望川场与朱沱镇一街分两界,一直以来是合江物资出川入渝北上的重要通道。作为四川对接重庆的前沿阵地,参宝镇党委充分运用重庆特大城市的市场、信息、产业、人才等资源,打造产业对接地、科技试验场、特色农产品基地、休闲目的地,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打通断头路。参宝镇党委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打通参宝至重庆外环高速的三条快捷通道和对接永川区朱沱镇的五条断头路,全面改造提升参宝境内各产业基地20公里通道的通行能力,确保各基地农特产品在一小时内进入重庆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和宾馆酒店。

建成加工厂。强化产业支撑,以永川朱沱镇工业产业园的纸业和城市矿产为依托,打造重庆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下游产品建设基地,大力引进包装印刷、原材料粗加工等环保型企业进驻园区。积极对接朱沱产业园发展,以理文纸厂为突破,加大与重庆工业企业对接,为其提供原材料及原料初加工产品,有序开发参宝闲置土地等自然资源,构建重庆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基地。

搭建致富桥。与永川区朱沱镇共同建设对接重庆两万亩农业生态产业园,打造重庆新鲜放心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在参宝望川场建设川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将花椒、鳗鳅、脆藕、黑山羊、跑山鸡等农特产品销往重庆市场。借鉴江津区花椒产业等绿色农产品发展模式,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塑造,2016年花椒产业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供不应求。

发展联动拔“穷根”

石龙镇太平村地处合江东部边远山区,资源贫乏,全村有贫困户130户445人,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后进村。如今走进太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通畅的公路,一幢幢漂亮的民居,而且还有一个星级酒店,太平村的变化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太平村与重庆江津区永兴镇接壤,海拔高、空气好,尤其夏季凉快。石龙镇党委和太平村“两委”看准优势,准备搞旅游,群众听说荒山沟要建别墅,刚开始没几个人相信。为此,当地提出“双引双促”发展思路,即吸引重庆资本投资太平,吸引重庆人到太平消费,以旅游地产促进全村基础设施改善,以产业规划发展促进村民创业增收。

思路换了面貌新。村“两委”先后找来20多位重庆开发商,最终成功引资1亿多元开发“太平湖畔”养生休闲项目。本地政府积极为其协调用地、提供服务,经过共同努力,建成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17栋别墅。重庆老板又在地产项目周边投入900多万元,建成两公里环线水泥路、两公里石板路;建起休闲文化广场,接通了自来水、天然气。

随着相关配套的不断完善,“太平湖畔”吸引660多户业主入驻,重庆开发商收益不断增加,每年纳税额达200多万元,全村100多户群众的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解决了60人的就业问题。重庆人来了,太平村的土鸡土鸭、竹笋山菇好卖了,村民种养劲头更大了。如今,太平乌骨鸡、高山蔬菜、高山冷水鱼、黑山羊等成了重庆大市场的紧俏商品,仅太平萝卜每年销售到重庆市场就达上万斤,村民实现了增产增收。而重庆人陈虎声则看中了太平的富硒土壤和富硒水质的优势,准备投资1850万元办一个年加工7000吨萝卜的萝卜汁厂,目前已签订投资协议书。 (作者单位:合江县委组织部) (责编:舒小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镇重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2020年重庆成绩单
重庆之旅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