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让世界敬佩的企业

2017-05-15 14:06王建林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王健林企业家精神

王建林

企业家的商道精神

企业家的商道精神,把它作为两个层面来解读和重构,商道是经商之经验、方法,是经商之学问、规律,是经商之道义;精神则是商道经过洗礼与沉淀,提升到了企业家精神层面,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又将其普及为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一种思想形式、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三点——创新精神、坚守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精神。王石认为,企业家精神一定包含对社会的某种担当、承担。既然是担当、承担,就要承受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东西。企业家精神要有这种承受力和自制力,但更可贵的是要有一种破坏性的创造。刘永好表示,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勤奋、吃苦、努力,更要有关爱,爱家庭、爱员工、爱社会、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有了爱,有了创造,有了担当,还要创新和变革。

本刊将从多个角度展现中国优秀企业家的成长与成就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来学习企业家的商道精神。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林

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都可以在《万达哲学》一书中找到一手的轨迹。

注重商业道德伦理

学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学“商德”。企业管理,不管是讲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或者提高管理技巧等,我认为和商德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中国的企业和老百姓都陷入了一种信仰空缺。现在很多人对问题的认识,都发生了变异。过去大家认为不对的,现在认为没什么。甚至有人说,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且这种论调在网上发表出来,居然附和者多过批评者。

学管理,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先学做人。也就是说,学企业管理,最重要就是怎么样把“商德”这两个字学好。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了2000多年,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商德当中,什么是最核心的呢?他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诚信经营,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诚信是商德的核心内容,要靠诚信立身。孔夫子有72个弟子,其中最富有的三大弟子之一,也就是最有钱的“大款”——子贡,曾经向孔夫子请教过治国的要义,孔子讲:“治国要义有三,足食、足兵、民信。”就是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兵,人民有信心有诚信。

子贡就问他:“不得已而去之,何者为先?”孔子说,先去兵。再去之呢?去食,最后孔子留的是诚信。紧接着孔子讲了一句千古名言:“民无信不立。”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思想先驱,都能认识到不管你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首先要立诚信。因此,学习企业管理,大家不能只注意钻研那些管理技能或者方法,首先就应当是世界观的学习,是对商业道德伦理的探讨。

学习商业管理或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最重要。相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而言,创新商业模式,或者说创新盈利模式更为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创新找到盈利增长点,做到人无我有。在现代市场竞争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经济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行业。

在这个经济大潮中,谁能够更早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盈利点,谁就能发展更大、发展更快。当然我并不是说,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不重要,王健林的理解是创造或者说发现新的盈利模式比研究管理水平更重要一些。

5年前,他们开始了商业地产的创新,在发展当中发现,建了商场再去招商很困难。他们自己就颠倒过来,先去找了一批跨国企业以及国内顶尖企业,有20多家,大家签战略合作协议,然后一起去选地,一起做规划设计,做完规划设计以后,交一笔定金,或者签一个契约。然后王健林就按它们的需要,多少面积,多高楼层,多少荷载,什么样的交通路径,给它们度身定做。

建好购物中心,从拿到验收备案证的90天起开始计租,不管它开业没开业,促使这些企业拼命地装修,在王健林收租之前基本上都能开业,极个别不能开业也按时缴租。这样做第一是回避了投资风险,第二是及时产生效益,第三是没有无效面积。这个模式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订单商业地产”。

随着這三四年万达在全国的推广,王健林反复对那些做商业地产的同行讲一句话:一定要招商在前,把程序做颠倒,或者说把程序做对,一定要招商在前,建设在后。这使他们找到新的营运模式,创新了订单商业地产模式。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就是发现新的盈利模式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盈利空间,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

要提高靠组织系统赚钱的能力。就是说要靠市场赚钱,不是靠市长赚钱。为什么说要提高靠组织系统赚钱的能力?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连的企业,不注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不是靠企业组织系统的能力从市场上找钱。

有两个习惯性问题:一是靠个人能力运作,老板有能力的时候企业就赚钱,老板不行了,或者是不想玩了,这个企业立刻下去了,企业短寿;二是靠政府资源吃饭。很多企业家老是聚在市长、书记身边,靠关系,有项目我就做一做,拿不到项目就歇一歇,企业的发展本身就不稳定。

什么样的企业最好?就是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这是企业经营追求的最根本的方向。做企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大连的企业应该提高靠组织系统能力赚钱的本事,不然的话,在本地很好,出去发展好的不多。企业家,或者是有志成为企业家的朋友们,搞企业首先要提高从市场上找钱的能力。

企业经营就是经营文化

企业管理不只是讲业务、讲管理,研究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管理十分重要的方面。现在的企业竞争,已经从最初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品牌竞争阶段和最高级的文化竞争阶段。

企业管理也是一样,最初期是经验管理,师傅教徒弟,或者说是一招鲜吃遍天。然后发展到了制度管理,包括我们研究的企业管理这些东西,靠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企业。最终企业管理要上升到文化管理,靠文化来凝聚人,靠企业愿景、企业共同价值观把员工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之奋斗。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人的追求有这么几个层面,从温饱到小康、到富裕到成就,最后到精神追求。所以很多大政治家、大企业家、大科学家到最后就是大智若愚,是精神追求,企业经营也一样,最高层面的东西是经营文化。

由于今年以来王健林先后摘得“中国首富”和“亚洲首富”头衔,舆论对他本人和其家人以及对万达公司的关注不断攀升。个别有影响力的外媒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解读王健林和万达的崛起,暗示是“与中国高层的关系起了决定性作用”。

王健林没有回应西媒的解读。他长期以来一直公开申明万达“亲近政府,远离政治”的信条,他强调,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要走市场,搞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人生梦想就是“在世界上创造一个样子,成为让世界敬佩的企业”。

万达的标志性产业是遍布中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到目前共有109座,今明两年还将分别开业26座和50座。它们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推进,从单独门店发展成综合商业地产,并继续向“万达城”升级。中国的商业地产模式近年发展迅速,但万达的规模和人气似乎最突出。万达借了中国城镇化的势,同时反过来成为促进城镇化的一股动力。除此之外,万达同中国的“全国化”(对应“全球化”)也形成了推动和被推动的关系。这或许是万达获超级成功的真正秘诀。

王健林坦言,搞房地产“不理政府未免太假了”。而实际上,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做到首富的规模能“不理政府”呢?我们知道,美国总统出访,也总要带上全美最有影响的那些商业领袖。政府和企业不能搞政商勾结来为企业图利,但两者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社会提升,这是全世界的通例。

中国公众应当支持本国有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鼓励它们树立更大的雄心,参与全球竞争。华为、阿里、万达、腾讯等都已成为中国的名片,它们如能走向全球商业之巅,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曾有美国人说:“对通用公司有利,就是对美国有利”。这种话或许有些绝对,但它所展示的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玩味。

猜你喜欢
王健林企业家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340亿砸向万达王健林为何要告别商业地产开发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吹牛
吹牛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王健林 亚洲首富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