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与试题命制

2017-05-16 19:03路海燕
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地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区域

路海燕

专题一 交通运输

【信息整合】

2016年10月5日上午,随着身披红黄绿三色纹路的白色列车缓缓驶出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拉布火车站,世界首条全产业链实施“中国标准”的跨国电气化铁路、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简称亚吉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长约750公里、连接非洲屋脊与亚丁湾的运输新动脉,将助力东非掀开工业繁荣的新篇章。

2016年9月8日,法航庆祝中法航线开通50周年。1966年9月,波音707“舍维尔尼城堡”号首飞巴黎—上海航线。23个小时的飞行由三名机组人员轮流交替进行,在雅典、开罗、卡拉奇和金边经停后,成功抵达上海。法航成为第一家开通飞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班的西方航空公司。目前,法航集团每周提供多达132个航班飞往中国。

2016年9月10日,全长360公里的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命题角度】

角度1:交通运输线路的类型、分布和意义

以“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的建设”等区域交通线路建设的时事材料为背景,结合非洲东部地区等相关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影响该铁路修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铁路修建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

角度2:图示区域的相关地理特征的考查

从“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示意图”等区域交通线路建设图表切入,再辅以与该铁路所在区域相关的资料,如气候、河流及等高线等,可以考察该区域的气候、地形和河流特征,进而考察该区域的自然带分布特点、农业发展状况、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地理特征;提供该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可考察该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等;提供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经济发展数据,可考查该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及环境发展状况。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围绕中国与其他区域的合作,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关于中国多边合作的多角度思考,從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经济互补等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构建知识框架】

【创新演练】

(原创)据南宁铁路局2016年9月22日官方微信透露,国家发改委同意批复贵阳至南宁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开通。项目建成后,贵阳至南宁的时间将由现在的5小时25分钟缩短至2小时以内。图2为贵南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促进贵南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为( )

A.地形条件 B.经济发展

C.气候条件 D.技术水平

2.贵南高铁沿线,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河流有凌汛现象 ②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面积广 ④大面积的水稻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改编)图3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地的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a、b两处弯曲的主要因素依次是( )

A.地形状况、地形状况

B.城市分布、地形状况

C.地形状况、地质特点

D.降水分布、离海远近

4.图中交通线的修建会对甲镇居民点形态及山区商业网点造成的影响是( )

①聚落空间形态将沿交通干线扩展 ②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将明显减少 ③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交通干线沿线 ④聚落空间形态将呈现明显团聚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原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2500~3000m,地热蕴藏量很大,水利资源丰富。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约50%。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咖啡,埃塞俄比亚是世界十大咖啡生产国之一。

材料二 2016年10月5日上午,世界首条全产业链实施“中国标准”的跨国电气化铁路、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简称亚吉铁路)正式通车。图4为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分布示意图。

(1)简要分析埃塞俄比亚水利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亚吉铁路所经过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说明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的有利条件。

专题二 能源问题

【信息整合】

英国政府2016年9月15日宣布批准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并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项目安全水平。该项目位于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是英国近20年来建设的首座核电站,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中、英、法三方9月29日在伦敦签署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最终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旗舰项目在经历波折后终于实现了实质性启动。

2016年10月10日全球能源资讯报道,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高度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发展低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并与国内外政府、企业及国际组织开展积极合作,低碳能源快速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污染排放明显降低。目前,中国石油从麻风树果实中提炼的航空生物燃料已在国航试飞成功,小果实托起大飞机;在吉林油田建成国内首个二氧化碳分离、捕集和驱油等全产业链基地。

【命题角度】

角度1:能源的分类、分布、成因及开发利用状况

以世界某区域能源的分布、使用状况为背景,结合区域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需求及科技状况,分析能源的自然成因及开发状况。

角度2:能源跨区域调配

以“世界某区域间能源调配工程”为切入点,再辅以相关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料,如气候、地形、产业发展及城市分布等资料,来考查区域的能源分布、能源问题及能源调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围绕世界能源、中国能源问题,设置相关情境,引发学生关于解决能源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创新演练】

(改编)2016年11月7—18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非洲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该国正在撒哈拉沙漠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能发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为可再生资源

B.太阳能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内部

C.太阳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D.太阳能能量集中,占地面积小

2.撒哈拉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B.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与太阳距离近 D.气温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原创)英国政府2016年9月15日宣布批准欣克利角核電项目,并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项目安全水平。该项目位于英国西南部,是英国近20年来建设的首座核电站,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重要成果。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英国核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分布 B.气候特点

C.社会经济 D.劳动力资源

4.与火电相比,核电具有的最突出优点是( )

A.燃料消耗少,建厂方便 B.废弃物排放少,较为清洁

C.铀矿资源少,分布不均 D.建设投资较少,设备先进

(改编)图5是我国风能密度和风电场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我国风能密度及风电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风能资源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 ②风电场均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 ④西北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大 ⑤甲地风能密度可达300 ⑥乙地受地形及海陆位置影响,风力资源贫乏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6.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 )

A.成本低 B.占用耕地

C.发电不稳定 D.污染环境

专题三 科学探测

【信息整合】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欧洲航天局(ESA)2016年9月30日称,“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已成功按计划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结束了12年的“追星”之旅。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016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进行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届时,考察队将抵达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长城站,执行南极考察任务,4月11日返回上海。

【命题角度】

角度1:科学探测的地理现象及原理探究

以我国或世界的某一科学探测活动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该探测活动的主题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探究的方式来理解科学探测与考察活动。

角度2:与相关探测活动有关的区域地理特征

从某一探测活动的相关资料入手,分析该活动所涉及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经济、人口发展、城市布局、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布局等人文地理特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从我国与世界的大型科学探测活动入手,引发学生关于“科学就是生产力”的思考,以及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创新演练】

(改编)欧洲航天局(ESA)2016年9月30日称,“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已成功按计划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结束了12年的“追星”之旅。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与彗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北极星 B.月球

C.火星 D.河外星系

2.“罗塞塔号”在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库鲁航天中心(约5°N,53°W)发射升空,该发射基地的最主要优势为( )

A.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B.沙漠广,人口分布稀疏

C.降水少,空气能见度高

D.风力大,盛行西风强盛

(原创)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3~4题。

3.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处于9月15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12 B.3/8

C.2/7 D.4/5

4.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最突出优势为( )

A.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纬度较低,节约能源

C.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D.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改编)5.中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单口径—500米直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台址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绿水村的一个洼地,雨水不易在表面腐蚀和损坏望远镜;该区域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图6为贵州省等高线示意图,图7为球面射电望远镜模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析在平塘县建造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优势条件。

专题四 环境问题

【信息整合】

2016年9月9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履约工作,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已经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多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总量的一半左右。

2016年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约81万公顷,治理率达26.7%。

【命题角度】

角度1: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以世界某区域的某一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该环境问题的分类、分布、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用整体性原理来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角度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从某区域经济、人口或资源等资料入手,分析该区域发展的模式,判断该区域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围绕区域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等核心问题,设置相关情境,引发学生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角度思考,从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全面分析区域的发展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知识框架】

【创新演练】

(原创)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15年9月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减少了44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18倍。研究人员称,虽然南极臭氧层的空洞已经开始闭合,但大气内仍然残留着很多污染物,并且这些污染物的生命周期為50—100年,估计臭氧层要到2050年至2060年左右才会完全修复。据此回答1~2题。

1.产生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

B.大面积森林严重破坏

C.排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D.汽车尾气产生的影响

2.2016年5月印度异常高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①滑坡发生的概率增加 ②河湖水量减少 ③土地开裂 ④植被枯黄 ⑤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改编)国外的高速公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为了方便野生动物安全地横穿到公路另一边的绿色天桥:野生动物可以从天桥上通过,而天桥下面可以通车,互不干扰。图9为绿色天桥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绿色天桥修建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发展高速交通

B.治理水土流失

C.减轻噪音污染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绿色天桥的布局位置是依照传感器、定位仪以及历年动物道路车祸的数据确定的。要最终确定绿色天桥的布局位置,除了以上数据外,还需要用到的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数字地球

(改编)北港河流经浙江省某小镇的核心城区,图10为该河部分河段景观图,图中的绿色格子是用泡沫塑料搭建而成的浮床(也叫生态浮岛),用来种植专门筛选和培育过的植物。据此回答5~6题。

5.河中植物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①吸引鱼类 ②净化水质 ③改变气候 ④美化环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将“浮岛”搭建成不同的形状和样式,是为了( )

A. 美化城市自然景观

B. 控制植物生长区域

C. 提高河流输沙能力

D. 适应不同植物生长

(改编)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三角”或“中四角”,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该区域面积是长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近年来,该区域不断加强区域联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材料二 “中三角”区域示意图(图11)。

(1)列举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与西部山区相比,分析图中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该区域的城市等级体系特点。

(3)分析该区域承接东部地区微电子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见90页)

猜你喜欢
区域
分割区域
探寻区域创新的密码
论“戎”的活动区域
区域经济
分区域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