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个樱花,内心必须装着国耻?

2017-05-16 19:55曹旭刚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国花侵华日军国耻

曹旭刚

“商贾不知亡国恨,跨海乱炫彼国花”,专家对赏樱广告的批判反思精神,值得肯定。毕竟,广告中将武汉称为“世界樱花之乡”,是嚴重失实的,这种低级错误,会对武汉的城市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有必要加以批评并匡正。

然而,不断强调“樱花虽美,国耻勿忘”之类情绪,将樱花与“国耻”进行深度关联,会不会稍微有些上纲上线了?没错,武汉、武大的樱花,确实多是抗日战争的历史遗留物,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但是,樱花毕竟只是樱花,完全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赏花人,在欣赏樱花的时候,都带着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指出广告的错误是应该的,铭记历史也是应该的,但是,实在没必要用如此激烈的情绪将“国耻”与樱花联系到一起。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人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常常被视为日本的一个象征,但武汉的樱花充其量只是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栽培、种植的遗留“后代”,又不是借用武力强迫种植的结果,花本身没有任何原罪。穿过历史的沧桑岁月后,为何不能从容一些审视它们呢?

所有的民族情感都值得珍视,但民族情绪应当理性客观地表达。毕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侵华日军曾经给予我们这个国家沉重的苦难和不堪回首的惨痛印记。但历史车轮毕竟是一路向前的,中日两国由于地缘相近的缘故,经济互动也十分频繁。如何有理、有节地表达情感,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智慧。

武汉的樱花见证了历史,但武汉的樱花不应该承担起所有的历史沉重。一如那个佛家故事,只有将杯中的水倒掉,才有机会装入其他东西。盛开的樱花美丽无比,但是,还要让游人在欣赏的樱花的时候,能够更从容、自在一些。这样,方能铸就属于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信。要知道的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一定是牢记历史但又不沉湎于历史的。放下一些东西,才能真正走出,而只有真正走出,才能真正超越。

无论日本侵华曾给这个国家带来多大苦难,无论昔日的记忆如何惨痛,我们所有人最终都要走出历史,走向未来。唯有用恰当的方式记忆苦难,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历史;唯有理性地表达情绪,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创造新的民族辉煌。

■观点运用:一朵樱花里没有那么多“家仇国恨”;多元与理性;直面历史与走出历史;自信与从容;放下与超越……

(本文原栽2016年3月21日,新浪新闻)

猜你喜欢
国花侵华日军国耻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牡丹的“国花”史
评选国花真有必要吗
National Flower 国花
侵华日军中苏边境防线及其覆灭
侵华日军『516毒瓦斯部队』揭秘
勿忘国耻——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
侵华日军编制装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