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洋地名乱象,把根留住

2017-05-16 19:55七贤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乱象文脉襄阳

七贤

我们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惟一一个文明没有断层的。地名是星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风土、人情、环境变迁。一个地名,往往就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古都之一的杭州,凡是带街、署、库、司、营的里弄,都跟古代的官署、军营有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光景,而地名里带寺庙、道观、祠庵的,很容易勾勒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东南佛国盛景。岳家湾,是岳飞平反之后后人居住的地方,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地方改成建设街、公园路,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这样的事情有太多的先例了。29年前徽州改名黄山,至今让海内外多少人惋惜。一个徽字,包含多么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所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改成黃山,虽然一座天下雄奇大关的山瞬间浮在脑海中,但离徽州文化毕竟差之甚远。而裹樊改回襄阳,则是地方改名的一段佳话。襄阳是個承载着光荣历史的地方,南宋末年的裹阳保卫战艰苦卓绝、气壮山河,千百年来都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举世闻名,改回旧名,延续了文脉,连接起历史。

最近三十年来,我国已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落名称被废弃,其中很多具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渊源,无论是从历史、文化和环境的角度看,都极为可惜。民政部牵头的这次对地名“大、洋、怪、重”乱象的集中整治,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进行,短期看规范地名便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长远看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地名中的文化遗产,把地名中的文化血脉的根留住,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点运用:留住文化根基;文化传承;文化自信;规范老地名,守望乡愁与梦想;浮躁之风下的畸形政绩观和肤浅文化观……

(本文原载2016年3月24日《钱江晚报》)

猜你喜欢
乱象文脉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