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7-05-16 09:38赵潇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在当前高校还是存在公共艺术课程教育落后、缺乏充足的资源的问题。对于这些现象,本文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为研究对象,陈述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并探讨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策略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艺术素养是当代高校学生必要的人文素质之一。可是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质量,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我国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而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当前的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团体活动中来。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团体意识的同时也能不断陶冶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调节学生情绪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适当的调节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紧绷的神经缓解下去,使学生在平时学习当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得到调节,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和积极的去学习,从而提高平时的学习质量。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助力。可是在实际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法很落后,造成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1]实际教学中,许多艺术类教师没有深刻的理解艺术的内涵,不能抓住艺术教学方法的重点,因此严重的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较为缺乏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机制的变化,我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艺术类课程,并且在教师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效果。可是,在许多新建的高校中却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而为了追赶教育改革的脚步,也相应的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就限制学学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另外,由于当前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太少、课程时间过于随意,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对高校公共艺术的追求。

(三)考评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校虽然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可是却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课程监管体系,因此不能保证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还有一些高校未能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因此不能规范合理的安排艺术类课程的师资结构,而且这些高校一般都缺少专业的教学器材和教室,同时也缺少艺术课程的实践场所。这都妨碍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有效的开展,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受到限制,不能为学生带来的实际效用。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策略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

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就必须先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高校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存在着差异性,许多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都处于“补课”阶段,因此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该从普及到提高、理论到实践来进行综合性考虑。

1.抓住基础、注重普及

首先教师应该考虑到基础课程的设置,侧重基础知识的教授,比如教授五线谱的辨识、声乐的基础、国内外经典音乐的欣赏、中外画作欣赏等基础课程。[2]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通向艺术殿堂的桥梁,使学生掌握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然后进一步培养其对艺术的兴趣。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要正确的认识到他们的差异性,然后后根据艺术修养和基础的不同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比如,音乐鉴赏这类课程,教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可以采用简单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来普及五线谱的认识和初级的乐理知识;中级层次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对国内外音乐进行分类和综合鉴赏,使他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音乐知识;高级层次的教师已经涉及了音乐的基础构成和创造知识了,这个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的投入到艺术创造中来。

3.加强实践课程教学

实践是艺术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到的艺术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舞台。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开始合唱、绘画、舞蹈等艺术实践课程的开展,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丰富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艺术、了解艺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二)高校公共意识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我国的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因此课程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共艺术课程也应该进跟脚步,及时进行革新,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来发挥其能动优势。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将现代艺术和传统经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能够进行对比学习,全面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发展起源、历史背景等;其次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艺术课程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把视觉鉴赏和听觉鉴赏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深入了解艺术的美好。[3]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艺术,还要激发学生能够运用艺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下,思维和情操得到培养。

(三)高校公共藝术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

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高校公共意识课程来说非常重要。高校必须加强公共艺术教师的人才培养,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是艺术类科目的教师具备专业性。另外,还应该加强教师的学科意识,明确学科的培养目标,定期开展意识交流研讨会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最后,高校应该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计划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配备相应的执教教师,合理对师资力量进行分配,避免出现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从而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广大的艺术教育者不断的努力和研究,及时的创新教学,不断的丰富自身,全面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耀引.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下),2012(11):126-127.

[2]蒋佳,顾平.浅谈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的改革[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02):37-38.

作者简介:赵潇(1979-),女,河南新乡人,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硕士,新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美感即经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