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STEAM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学习

2017-05-17 09:22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道理积木原型

■创客教育

通过STEAM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学习

重点教这几条简单的道理,然后带着我的学生去实践,去应用他们,甚至去发现新的道理。这就是创客,也是STEAM背后教育哲学的核心。

吴俊杰: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物理教师,STEM教育研究者,研究方向为创客教育的普及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创新创业领域,致力于从教育的角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模块可重用设计,推进电子、家电、家具、建筑行业可重用设计的理念和消费行为。

最近收到了龙丽嫦老师《超有趣的少儿STEAM学习项目》的书稿,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在使用一些积木式结构件的时候,其教学场景达到了之前很多积木结构件教学所不曾做到的非常可贵的一点——那就是“克制”。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一开始没有什么好教的——老师们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案例,然后为了让内容丰富一些,或者体现一个器材很强大,所以大家都在比谁的东西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多,你能讲20堂课,我差不多就要拼个100堂课,当然这其实也是显示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小的指标,比如给我一个旋钮,我能够至少设计出10堂Scratch的互动多媒体方向的教学案例。

就像语文老师在秀古诗,英语老师在秀词汇量一样。创客老师也在比谁能够讲的课程多。这更像是一个校外的机器人培训机构在入门阶段的一个常见策略——让一个简单的原理尽可能消耗更多的课时。但是教师的课程实践一定会经历一个从多到少的阶段,就是说,它发现世界上千变万化的知识和任务,其实都有着几条简单的道理在后面,我可以重点教这几条简单的道理,然后带着我的学生去实践,去应用他们,甚至去发现新的道理。这就是创客,也是STEAM背后教育哲学的核心。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完备的,普通人会很多技能,会盖房子、种地、做饭、织布、修理农具、制造小工具,当然也包括教孩子……在工业革命之后,这一切发生着变化,各种各样的行业产生了,有了更为细致的分工,学校也出现了分科教学,如果我们将机器也折算成人数来看的话,在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很多“机器奴隶”。

当人们对工业化大生产进入反思阶段,人类的教育也即将经历一个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的过程。全面不再代表着浅薄,人们该学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而复杂性的任务更需要拥有理工、工程、人文、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人共同协作,甚至要求这个项目的实施者本身就具备驾驭多个学科的能力。人们发现,真实的项目能力大都可以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人文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这五个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来呈现,于是STEAM的提法、STEAM教育的提法就应运而生了。

这一切的背景是人类的“蓄奴”行为已经拓展到智能领域,那些计算机控制的打印机相当于多少人力呢?当我们将一本十几万字的小说Ctrl+C、Ctrl+V之后,这多出来的一本小说相当于多少人力呢?而作为你生活中常见到几乎感受不到的高精尖技术——百度、谷歌又相当于多少人力呢?在实施STEAM的教育的过程中,一个操作性的技术背景就是简单重复的事情交给计算机来完成,人类的智力用于复杂问题的决策,而这一切决策的对象则是人的个性化的需求。

“蓄奴”好像是一个很难听的词,我们并没有给机器人以合适的权利,而这一切可能会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后期产生系统性的风险,《阿凡达》一类的科幻电影则是对无尽的欲望的一种反思,人们担忧的是“高级思维能力没有提升起来,过于懒惰的人类反而成为机器的宠物”,因此,全世界都在呼吁加强程序设计教学,让学生知其然的同时,更知其所以然,这本《超有趣的少儿STEAM学习项目》所呈现的则是宝贵的、超出一般教材水准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呈现。让人感受智能和机械世界的奇妙,驾驭技术的同时敬畏技术,尊重技术,如果这样的话,技术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自身,以及该如何和自然友好相处。

我很喜欢“积木”这样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定义了元器件之间的尺寸标准以及接口方式之后,人们就可以自然地、充满想象地、快速地、可重复使用地完成自己的创意搭建过程,这个环节常常被称作是原型制作。本书提供了很多原型:例如交通灯,自动搅拌器,摩天轮等等。但是我相信,作者克制的写作态度,也是期望真正创客教育和STEAM项目能够在学生完成原型的制作之后,将原型转变为产品,我相信书籍所配套的积木结构能够支持这样的一个创作闭环。

就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厂支持个性化的产品定制,像众筹、个性化制造、家庭创客空间都在为这样的未来不懈努力,而玩转这十个有趣的STEAM项目、“嘻嘻哈哈”高兴得不得了的孩子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背后的那一双双充满希望、感动、坚毅、甚至饱含热泪的眼睛。

他们未来会感受到的!

猜你喜欢
道理积木原型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包裹的一切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星钻积木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道理
智珠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有趣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