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和生不逢时的唐国强

2017-05-18 08:37西瓜子
中国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瓜子男演员鲜肉

文-西瓜子

小鲜肉和生不逢时的唐国强

文-西瓜子

为什么说到唐国强生不逢时呢?得提到一次编辑部选题会。

那会我刚刚完成“说说你想做什么文章,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个会议流程,一直集中的思想从脑袋一路向下滑,稳稳地摊在座位上四散开来,这个话题的具体缘起,我已经记不清了。聊到中国第一代小鲜肉,当然,“小鲜肉”这个词那会还没有,像年轻时的唐国强那样白白嫩嫩的男演员,都被叫做“奶油小生”。

说起来,唐国强演《小花》的时候,被陈冲调侃爱吃奶油,于是就有了“奶油小生”。出于好奇,我又百度了一下“小鲜肉”的由来,年轻、有肌肉的帅气男演员,就叫小鲜肉。一个是八十年代造的词,一个是现在,三十年过去,可见我们也不是总抛弃传统,起码在创造流行语这个事上,一直是怎么直白怎么来。

当然,选题会上,我还没有这么了解唐国强,更没有想到这些。都说全世界开会的时候都会遭遇“尴尬三秒钟”,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这个题目抛向我的时候,忽然寂静无声,我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确实挺尴尬。一是我对现在的小鲜肉不熟悉,十几岁追过的明星,现在都成了四十好几的“中年大叔”,实在不能再叫“鲜肉”;二是唐国强年轻那会,我还没出生,具体情况确实不清楚。一不小心夹在中间,对“生不逢时”倒是有点感触。

按字面意思,运气不好,没遇上好时候,是生不逢时。唐国强年轻的时候,硬汉形象才是国民审美的主流,“奶油小生”是被当成反面教材的。虽然有名气,但老百姓不喜欢,就沾不上什么光彩。后来,和他一样顶着这个头衔不受待见的,还有蔡国庆。

不能像现在的“小鲜肉”一样随便坐拥几千万粉丝,上综艺节目就日进斗金,唐国强经历了10年“无戏可演”的尴尬境况。碍于这种局限性,他们这批“奶油小生”也算是遭遇过事业的低谷。

前不久,唐国强上了《吐槽大会》,作为终于走出“奶油小生”阴影的“小鲜肉”鼻祖,唐国强在节目里也吐槽了他的晚辈:作为小鲜肉,少上综艺节目,多拍点戏,这样将来大了,大家还能知道你是谁。

虽然是吐槽,唐国强恐怕也吐出了许多老艺术家的心声。当年,唐国强终于等来了《三国演义》,每集片酬225块,却成就了羽扇纶巾、仙风道骨的一代名相。而现在的“小鲜肉”层出不穷,片酬越拿越高,为什么像样的“诸葛村夫”却越来越少了?

唐国强在《吐槽大会》上,也聊了聊这件事:“现在的投资额和片酬越来越高,可百分之六十的钱都让主演拿跑了,配角、置景、道具、美工、摄像、导演、编剧都得拿钱啊,没钱怎么办,找便宜货,可便宜无好货,是不是!”

“小鲜肉”身价猛涨,坐拥几千万粉丝,光环之下,把假吐槽当真娱乐,视金钱名誉为挥霍的资本,诱惑面前能做出的选择,远比身处逆境困难得多。所以现在节目里,年轻人都管他叫“唐国强老师”,试想如果没有那段沉寂,几代人印象中的诸葛亮恐怕也长不成他那样了。

就像过去的电影为什么好啊,因为它们的编剧是余华、是芦苇,它们的导演是还没有拍出《长城》和《道士下山》的张艺谋和陈凯歌,真真实实,骨血皮肉都清晰可见,所以听到唢呐响起,看到虞姬作别才能流下眼泪。

转念回到唐国强的“温情吐槽”,他讲:作为一个演员,什么都会过去,风光、金钱、名气,还有颜值,只有一个东西能留下,那就是角色。你不在了,观众还能记住这个角色,这才是演员真正的价值。

如果许多年之后,观众脑袋里只剩下手撕鬼子、玄幻修仙和包子雷,那么生不逢时的,显然不是唐国强了。回头想想自己不知如何写下这篇文章,如果肚子里少装点综艺节目和韩剧,多读读诸葛亮到底是怎么舌战群雄的,恐怕就能下笔如有神,写出点水准来了。

责任编辑:宋泽宇

猜你喜欢
西瓜子男演员鲜肉
鲜肉藕夹
尊重他的表演
结巴成就经典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一颗西瓜子
一颗西瓜子
西瓜子和抖勺妹
绕转小舌头
美妙的世界末日
进击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