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外国留学生及俄罗斯留学生情况统计及其社会学分析(下)

2017-05-18 13:23А.Л.阿列费耶夫К.А.柳博茨卡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高校

А.Л.+阿列费耶夫++К.А.柳博茨卡娅

摘 要:2015年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人数为10余年来首次减少。文章以中国教育部对外国留学生和俄罗斯留学生走向(地理及专业)统计分析和2006年及2016年对曾在中国学习的俄罗斯学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主要依据,分析中国俄罗斯留学生的社会人口组成、对教学质量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留学生;高校;来华留学

根据2006年和2016年的问卷调查,俄罗斯留学生对中国高校学习条件的总体评价提高,毫无疑问,中国高校学习条件有所改善(见表10)。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教学过程完全满意(只有几个百分点是完全不满意)。在与中国教师关系、与系办关系、对教材保障等方面,2006年和2016年的受访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教学实践和参与科研工作以及外国留学生权益保障的行政工作也越来越满意 。

对比2006和 2016年的调查结果,在中国学习的俄罗斯留学生中,自费生人数减少,获得奖学金(包括学校奖学金和中国国家政府奖学金⑦)的人数增加了(见图10)。

对俄罗斯留学生而言,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并未与每个留学生的期望相吻合。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的评价不如2006年(见图11),这是近15年以来第一次下降,与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人数减少有关。

关于未能满足期望的原因,受访者给出以下因素及建议。

——期待强度更大的课程设置(北京语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学生)

——对学生要求太低,教学大纲太简单(浙江大学东方学专业学生)

——所聘用的教师应该是称职的、受过高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对教学感兴趣(辽师大进修的汉语教师)

——除语言知识外,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没有实践,没有解决普遍性问题(山东大学世界贸易与经济专业学生)

——相对我的专业而言,学校里学的知识很大程度是不需要的,确切地说,就是将来没用的(黑龙江大学经济学、翻译专业的学生)

——班级人数多,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因此很多学生的知识停留在表层,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所有错误(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语言与文化专业学生)

——如果只学1年,那么年轻汉语教师(实习生)的教学质量欠佳,希望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给予知识(四川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学生)

——语言培训很好,但硕士阶段学习没有获得预期效果(沈阳师范大学语言专业学生)

——理论太多,实践太少,忽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关联的内容。学科基础弱,论文写作实际上没有教师指导,写完也不指出错误。论文篇幅较短,具体例子少,主题材料整理不够等(浙江大学管理专业学生)

——有时教师对外国学生态度冷漠,这不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专业学习(渤海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学生)

——大纲不太容易让人理解,课程的实用性稍差(南开大学经济翻译专业学生)

——实践少,如果想更好地完善语言,需要像日本高校那样更加严格学习,中国还有很多的不足(华东师范大学近代史研修生)

尽管调查中有的受访者表示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并不能使其完全满意,但2016年超过3/4的受访者表示回国后将推荐自己的朋友和熟人去其留学的学校学习相同的专业,换句话说,打算义务为自己中国的母校做宣传。这种情况与2006年的数据基本相吻合(见图12)。

不建议其亲友到其所在中国高校学习的受访者主要是因为对个别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不满意,或因为他们在留学期间遇到了一些生活问题 ,其中包括由于生态环境引起的不适(北京、大连等)。但受访的大部分俄罗斯留学生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在中国学习的益处。

——中国院校各有千秋。在中国学习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新的认识,获得不同寻常的经验(东北农业大学学生)

——在语境下学习语言和实践非常有效,除此之外,青岛大学的教师足够优秀,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帮助学生(青岛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学生)

——到中国留学是到中国生活的绝好机会。总的来说,到什么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学习期间有与中国人交流的机会(深圳理工学院汉语专业学生)

在中国学习和生活除了获得知识外,还能结交中国朋友。90%受访的俄罗斯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结交到中国朋友,且至今仍与他们保持联系、继续交流(见图13)。

考虑到很多受访者接受采访时已完成了在中国的学业,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关于“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对其后续工作的影响”的问题,大部分受访者高度评价了在中国的学习给他们带来的益处。

——语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克服了语言障碍(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

——在中国的学习是难得的经历,认识了很多国家的人,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我认为,在工作中,国外学习经历毫无疑问是要加分的(曾为黑龙江大学学生)

——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对就业有帮助,就业需要懂语言的专家,工资也高(曾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这是珍贵的生活经验。开阔了眼界,改变了思维,进修还可以扩大接触面,有利于就业和职场发展。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这种好机会(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

——第一份工作是在俄罗斯的一个小型私人公司当翻译。毫无疑问,在中國的学习经历起了很大作用。这不仅给了我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而且让我在与中国人会话时感到自信,无论是第一次接触还是开始交谈或是讨论问题,无论是讨论日常生活还是商务谈判,都信心十足(曾为辽宁大学学生)

——正是因为在中国学习过我才找到了工作(曾为黑龙江大学学生)

——在中国学习和在俄罗斯学习对汉语水平的影响不大,但进修期间在中国居住的经历使我从文化和心理上做好了到这里就业的准备。除此之外,在杭州学习时我开始流利地说英语,这是现在的工作单位录用我的主要原因(曾为浙江大学学生)

——在中国学习让我拥有了在俄罗斯学习不可获得的必要的汉语知识(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

——无法估量的好处,语言障碍消失了,词汇量丰富了,對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找到心仪的工作只有职业技能是不够的(曾为上海大学学生)

——正是由于懂汉语、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在中国学会的交际技能,我才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完全实现自我,我喜欢我的工作(曾为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学生)

——中国留学的经验和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中国的留学经历对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用(曾为北京语言大学学生);

——除了本职工作,我还做汉语家教。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恰恰是我在中国学到的。对我来说这非常重要。没有在中国获得的经验,我不可能从事现在的工作。我认为,不在中国进修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是不可能的(曾为天津理工大学学生)

——我的工作与汉语有直接关系,因为我每天同中国客户在一起工作,所以,我对此评价非常高。在俄罗斯学习是没有这种效果的(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

——这不仅对我的工作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对我的个性和未来的影响也很大(曾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对近10~15年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的统计对比分析,以及2006年和2016年俄罗斯留学生调查问卷显示,俄中教育领域合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成绩。近些年俄罗斯与中国的伙伴院校数量大幅增长(签署教育和科研合作、学生交换、教师交流等)。伙伴院校中,俄方院校为120所(主要是莫斯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高校),中方约为600所。深圳北京理工-莫斯科大学(广东省)于2016-2017学年计划招收第一批学生(50~70人)(暂在深圳市政府提供的场地实施教学),2017- 2018学年新建校园将投入使用。2017年本科生和硕士生共招收300人,按计划其中将包括俄罗斯学生。

与此同时,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人数减少(2000年首次减少)、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正面评价减少令人担忧,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定期社会调查——无论是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还是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调查结果必须公开并进行广泛讨论。

根据俄中两国领导人决定,2020年两国互换学生须达10万人。根据双方过去10年间教育合作趋势,俄罗斯高校中国留学生和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每年各平均增加1000人,到2020年难以完成10万人的预定目标,但最近的4~5年间增长了约2.5倍,2015年达到3.7万人(1.62万中国俄罗斯留学生和2.08万俄罗斯中国留学生)。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更广泛、更有效的努力。

注释:

⑦2016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人数约为2000人,奖学金的额度因项目(水平)不同而不同:本科生1400元/月,硕士研究生1700元/月,博士研究和学术进修2000元/月,中国文化研究3000元/月(期限为5个月)。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李广平

猜你喜欢
中国高校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