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品味的一节课

2017-05-18 16:28朱彩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反例形状王老师

朱彩兰

在教研现场目睹了王蕾老师上的《“WPS文字”主题活动——海报秀》一课,我觉得很精彩、很成功。基于现场的感受,我写了以下文字,不算点评,更像是对王蕾老师这节课的解读。

整体感知

纵观本节课,并行着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彰显于外很鲜明,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或微型的主题作品设计,围绕“芝麻开门科技节”制作海报。而从主题作品的角度来看,本课尤其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整体意识的培养

课堂导入是从完整作品观察与分析开始的,王老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海报作品的组成,并明确标示出文字、图片信息,帮助他们形成对海报作品组成的整体认知。以此为基础,王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来美化文字、添加图片、搭配背景、总体完善,其间每一个环节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即一个局部。最后,她又再次回归到作品上,回顾了三个任务的操作过程,归纳了思路与方法,提炼出获取、加工、调整图片的一般流程,提醒学生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主题服务,即技术操作服务于整体的作品。由此,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用主题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来串联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得技能的学习一直与技术应用相伴,帮助学生经历了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

2.关注优化,持续改进

在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文字修饰、插入形状填充图片、添加背景、调整与完善等过程,几个任务环环相扣,实现作品的逐步优化,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任务二、任务三的对比导入,直观、简单、高效,每次作品的对比都能听到学生的惊呼声,说明这种效果的对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整堂课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得以保持。与兴趣相伴随的是,学生对自己作品持续优化的欲望及优化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次课的暗线隐藏于内,需要挖掘与总结。从课程思想的角度审视,本次课实际上围绕对象处理展开。文字美化,可以看作是通过对文字对象的属性调整实现对文字的修饰。图片的添加是通过形状填充完成,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形状这一对象的属性调整,通过形状属性的调整实现图片的添加,利用形状实现图片的美化,即为图片提供某种边框。形状对象与图片对象之间因为这种处理方式形成了某种关系。对文字、形状的处理,都是通过对对象的属性调整实现的。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共性和规律性。

细节分析

1.利用分解促进学生的理解

本次课使用了两次分解:第一次,海报内容分析,王老师将海报组成分解之后,帮助学生明确了海报的组成要素有文字和图片,关注布局的问题;第二次,“任务二:海报任我秀”导入时,王老师呈现圆形边框的图片,继而将图片利用动画分解成自选图形与图片,然后动画演示两者的叠加与融合,这样分解剖析之后,学生更容易理解图片实际上是形状填充后的效果。如果说第一次分解,侧重内容组成方面,那第二次分解,则指向技术层面。同样是分解,层面不同,指向不同,意义也不同。一般教学多采用正向思维,分解可以看作是逆向思维。其目的指向学生的理解,在学生缺乏应有的经验与知识基础时,使用逆向思维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担,促进他们认识的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课前热身活动,王老师带领学生试玩小游戏,即将班级、名字正序阅读之后再倒序来读,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也是某种程度的引领与预热。

2.借助半成品策略突出重点

“任务一:海报我能秀”的主要任务是美化文字,因为文字的美化与修饰不属于本次课的重点,所以教师采用半成品策略,在文档中提供了文字,学生只需要选中文字对其属性进行调整,即可实现文字美化。这种方式减少了学生输入文字的时间,帮助他们将重点放在文字属性的调整上,同时,也为后续环节的形状插入與调整节约了时间。

为了突出本次课的重点,王老师根据主图与背景的用途分类提供了作品需要的图片素材,且素材全部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因此,课堂一导入,学生看到图片的那一刻,班级气氛就马上活跃起来了。

3.借助精讲化解难点

任务二需要在形状中填充图片,学生对此缺乏相关经验,单纯靠探究难以实现,或效率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教师不是任由学生无目的地探索,或浪费时间做无谓的探究,而是集体讲解。教师示范讲解之后,又邀请学生进行操作演示。第一遍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形成大致的印象,明确流程;第二遍学生演示,再次梳理思路,统一认识。至此,教学难点得以解决。当学生理解原理明确操作之后,在具体形状的选择及属性设置即图片的选择上,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尝试练习。考虑到学生可能还会出现操作上的问题,教师在大屏幕上继续展示出操作过程的简要流程,供学生参考。

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技能课的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教师根据需要可以先讲后练或先练后讲或边讲边练。无论如何变换形式,该讲的内容都不能回避,还是要采用讲解的形式。当然,这里的讲应该是精讲。尽管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探索。

4.利用支架凸显设计

本次课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制作海报作品,围绕作品展开规划与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本次课面向的是四年级学生,在形状中填充图片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果将规划与设计放在海报开始环节,学生是不太容易把握的。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王老师将教学规划与设计后置,在学生完成任务二,利用文字与图片完成简单的作品形成作品概念之后再操作。在“任务三:海报精彩秀”导入环节,王老师先展示带有背景的作品,然后继续呈现各种不同的作品,如带有形状装饰的作品、加入更多文字信息的作品、更多图片组合的作品,这实际上是体现文字、形状、图片的多次使用,目的依然是实现创意表达。这样导入之后,学生形成了优化自己作品的意识与需求,教师继续引导如何完善自己的海报,并提供一个“我打算”的支架。

根据支架,学生先行思考准备从哪些方面来改善自己的作品,有了明确的想法之后,再具体开始操作。其间,王老师提问了两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梳理思路的过程,对其他学生想法的形成也是一个借鉴。这体现出先设计再制作的思路,凸显了设计思维。借助支架,教师对设计的关注可以落到实处,而不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流于形式的空想。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教师呈现出更多的作品,如班牌、墙报、宣传画等,也同样提问学生如果要制作此类作品,可以如何做,将对设计思维的关注持续到底。

5.利用反例解决认识问题

作品制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版面布局、美化等问题,如果空洞地讲解原理与原则,如图片如何选择、色彩如何搭配、版面如何布局等,即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学生在缺乏感性经验的前提下,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也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在学生完成三个任务之后,海报作品完成,文字与图片的搭配效果清晰可见,即将进入评价环节时,教师提供三个反例,分别指向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图片的选择问题、背景的应用问题、图片与形状的配合问题等,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從学生回答来看,他们能够发现典型的问题,据此设计并改进自己的作品。根据这些反例,教师又适当引导形成作品评价的标准,这样一来,评价标准是在学生指出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即由学生观点生发而成,而不是外部强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当然,评价标准在教师心中已然存在,但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引导学生形成,凸显了教师的功力。

反例既包括教师预设的,也包括现场生成的,预设的反例作为基础与保证,是教师备课时就已准备好了的。现场生成的反例,则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发现的结果。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教师发现一学生正要修改自己的作品,原因是形状的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图片,将图片拉长变形了,失去美感。教师将此作品广播,促进学生统一认识。借助反例,促进学生反思,明确了认识,同时又形成评价标准,达到了加深认识、自然形成评价标准的双重效果。

6.借助评价促进提升

评价环节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评价多元化。这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还可以邀请听课教师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还特意设计了伯乐奖,正向引导,促进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秀之处,学习借鉴,而不只是指出他人的问题,为评价多元化铺垫了必要的基础。其二,评价有据。黑板上展示出根据反例形成的简单实用的评价量规:主题突出、图文协调、内容合理。由于评价标准是由学生观点总结而成的,学生易于接受并理解,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量规评价自己及他人作品,并以此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我被学生邀请参与评价时,询问其认为自己作品优秀的理由,他根据黑板上教师展示的评价标准逐条陈述,体现出量规的作用。

在一些教学的细节处理上,也可见教师的功力,如提问环节,王老师多次提到“哪些同学还没有回答问题”“哪些同学没有被我提问到”……在推荐环节,教师再次提醒“想要推荐自己作品的学生可以悄悄地告诉我”……这些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叶澜曾指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充实(有效率的课)、扎实(有意义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丰实(有生成性的课)、真实(有待完善的课),以此为据,这节课做到了。没有眼花缭乱的表面的热闹,也没有脱离学生认知能力片面追求所谓的探究,容量饱满,节奏明确,这样的课,带有常态课的特质,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其他教师的课堂,值得借鉴,故此推荐。

猜你喜欢
反例形状王老师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火眼金睛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分一半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