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多角度解读应具有合理性

2017-05-18 16:41董理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7期
关键词:解读多角度合理性

董理

【内容摘要】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核心在于尊重文本本身,尊重作者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而不是过分的解读,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多角度解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多角度 解读 合理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一篇课文的解读,由于教者的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深度、对主题的理解、对作者创作风格的认识、以及教者本身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等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对课文内容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于文本的解读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但必须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不是单纯的读者对作品本身的阅读欣赏过程,它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文本的解读可以多角度,但如果不合理,出现偏差,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因此,尽管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但对课本的多角度解读,语文老师应该非常注重解读的合理性。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走向,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价值取向,要想挖掘出隐藏在作品表面下的深层次内涵,需要我们对文本内容有着准确的认识,如果脱离了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语言环境而任意解读,往往造成解读的不合理甚至是错误或者闹出笑话。为此笔者认为要使课文的多角度解读具有合理性,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一、透过文本的表层含义,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

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文字的表层含义背后意蕴一定是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只有透过其表层含义,深入挖掘,才能解读出作者的真正意图。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有一句父亲经常挂在嘴边、永远不变的一句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条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如果不细读这句话,还以为父亲天天盼于勒,是出于亲情,希望于勒出现的惊喜和期待,但父亲的那一声长叹,还有“竟”和“会”两个字,我们就会发现父亲内心深处的秘密:盼了十多年,都没有盼到于勒,父亲太失望了,已经不相信于勒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了,心中描摹了多次的发了大财的于勒,和后面真的出现的那个卖牡蛎的、又穷又老的于勒怎么也对不上号!他怎么能不恐惧害怕,最后逃跑呢?所以关注文字表层后面的深刻意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多角度解读文本,让学生明确文字背后的精彩,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多角度正确解读文本提高深厚的知识积淀的支撑。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散文教学,比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文中的大海、风云雷电、企鹅、海鸭等等意象不仅仅局限于大自然的景观,或生活中的动物,更是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因此,在语言文字背后,一定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作为老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候,一定得让学生洞悉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做到既有浅层次的理解,更有深层次、多角度的挖掘。

二、区别对待各类文体,尊重不同文体的解读规律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文体也就具备不同的解读规律,诗歌的解读要抓住意象,小说解读要抓住人物形象,散文必须根据“形散神聚”的特点来解读。那种肤浅的、不合乎文体规律的解读,角度再多,只会多出错误和笑话,因此多角度解读必须根据不同文体,尊重不同文体的解读规律,真正的深入到文本内部进行解读,才能读出文本的真味,在此基础上的多角度解读才可能具有合理性和创造性。李森祥的小说《台阶》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而我们解读时候抓住“父亲”这个形象,可以做出很多角度的解读: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对改变农民、农村面貌的强烈呼唤!……老师通过“父亲”这个形象,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析,倾听文本发出的最细微真切的声音,从文本中感受思考:父亲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这样多角度解读“父亲”,更深刻地理解了“台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享受深沉的审美快感的同时,对中国式的亲情、伦理、孝道、乃至于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类似的这样的文本还有莫怀戚的散文《散步》,通过阅读,如果我们仅仅解读出家庭亲情和中年人的责任意识,那就未免过于肤浅,角度也单一。而细读品味全文,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来解读这篇散文:权威意识的转换、新旧两种意识的冲突和调和、对生命的平等意识和尊重……当然其中的一些解读不一定适合于初中课堂,但作为老师,多角度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厚积薄发,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最优化的路径,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职业自觉和责任。

三、辩证看待作者本意,尊重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应有的地位

很多时候,作者创作作品时候背景和动机,会随着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而渐渐变得模糊,作者通过作品所透露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和当下的主流意识产生冲突,导致后面的读者在解读作品的时候,可能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对此老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清楚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动机,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所表达出的观点,还要对学生观点中那些牵强附会或明显错误的予以纠正或剔除。比如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课堂教学中有学生提问:这句中鲁迅先生所讽刺的正人君子”指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张目的御用文人,现在大陆和台湾两岸国共都谈再次合作了,这些文人是否能平反了?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决不能顾左右而言它,就应该根据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解释,再结合当下的两岸的形势,让学生明白,时代不同了,作品所表现出的意义和主题解读在当下的意义是可能和作者当年所处的环境所表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但不改变作品的经典意义,不能否认当年魯迅先生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判断和看法,透过时光隧道,更加凸显出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魅力。不能用当代人的眼光和观点来苛求鲁迅先生。学生的解读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知人论世,辩证看待作者非常重要。类似的情况还在很多课文中有所表现,对于语文老师来讲,处理好这类问题,会显示出老师的敏锐教学智慧和深厚的教学积淀。

四、注意合理归类,引导学生学会解读迁移

对于同一体裁、内容类似的文本,老师不妨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归类,对曾经学过的类似文本的解读,合理运用到即将要学的文本之中,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学会了知识迁移的方法,无形中对过去所学的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时候,不妨和学生共同回忆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类似的边塞诗词,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学生马上会回忆出很多类似的边塞诗词,这样对学生理解这首词会有很大帮助,教师只要就这首词中特有的一些意象和观点进行适当强调和解读,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而高效。除了诗歌教学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外,其实别的文体也可以,关键是教师的引导要合理而得当,避免牵强附会。

总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本身,静心阅读,在仔细品读文本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多元的合乎生活常识和逻辑规律的解读,多维度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多种不同意蕴,获得新的体会和领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更美好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解读多角度合理性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