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史在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8 20:27郑晓璇
中学生物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卵细胞配子科学史

郑晓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重视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领会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生物学的学习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生物概念和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做到论从史出。实际上,生命科学的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都是一个探究过程,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为例,通过科学史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概念。

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史背景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顺利进入探究学习状态。

1 探究配子的形成方式

1.1 探究精子和卵细胞是否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教师展示资料1: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含46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新个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教师设置问题: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那么精子和卵细胞也是通过有丝分裂而来的吗?如果是,那么亲子代之间的染色体数目会怎么改变?

学生大胆推测,并出示模式图(图1)。

学生分析:通过有丝分裂,亲代和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如果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那么通过受精作用亲代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不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疑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学生大胆推测:如果精子和卵细胞各是原来的一半,那么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将保持稳定(图2)。

1.2 探究配子的形成方式为减数分裂

教师展示资料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资料3: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通过研究马蛔虫卵的成熟分裂,证明配子只含有体细胞的半数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正常。

资料4:课本问题探讨(图3)。

这三个资料证实了学生的推测,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到肯定,学习兴趣骤涨。

教师进一步设置问题:科学家证实了精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数目会减半,观察雌雄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图,看看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各是多少?其形态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分析: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是8条,雌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都是4條,配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配子中的染色体并不是由体细胞染色体随机分配而形成的,体细胞染色体很明显是成对存在的,配子的染色体是在成对染色体中各取一条组成的。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配子的形成是由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分离,不成对的染色体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和结论,并总结:配子的形成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2 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

2.1 激发学生自主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教师展示资料5:1890年,奥斯卡·赫特维奇在马蛔虫的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的观察中,发现减数分裂过程的全部细节,并做了精确的描述:染色体与有丝分裂一样需要复制一次,但是细胞分裂了两次。

教师设置问题: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如何将成对的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的行为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讨论、分析,出现不同想法:(1) 复制后,着丝点先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结果和有丝分裂一样,第二次分裂再把成对的染色体进一步分离。(2) 复制后,成对的染色体先分离,第二次分裂再是着丝点的分裂。

教师进一步点拨:现在出现了不同的假设,那么如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

学生很快想到了实验验证法,但由于课堂无法马上进行实验,故此教师继续展示资料。

2.2 揭示减数分裂的正确过程

教师展示资料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通过对蝗虫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研究,深刻阐述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他得出了“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以配对形式联合,再彼此分离”的结论。

资料7:见图4、图5。

教师设置问题:根据刚才的探究,你们可否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且画出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变化图。

学生继续讨论、分析,得出了减数分裂的概念。

教师巡视并且观察,指导学生画图。

3 总结归纳,促使概念的形成

教师等待学生画图完毕,先播放精子的形成过程视频,让学生体验减数分裂的过程。最后,教师呈现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

教师总结并进一步点拨分析讲解,促使学生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及出现交叉互换等染色体变化,促进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让学生独立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4 教学反思

虽然科学史是前人的总结归纳,但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知识,教师需要让学生站在问题的起点,面对问题,追溯起源。当然科学史的使用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筛选,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其对学生智力和兴趣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史原材料的转化需要教师深入思考,让其适合于课堂的探究活动,设置的问题必须留有探究余地,为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析搭建平台。此外,教师还必须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提升学生的能力。总之,在生物课堂上恰当利用生物科学史,能够对学生知识、情感、技能的全面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

[2] 姚秀林.生物科学史的教育教学价值——以人教版高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4(4):17-19.

[3] 朱平,陈静,祁国华.指导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模型”的教学实践[J].生物学通报,2012,47(8):47-49.

[4] 冯永康.遗传学的早期发展之回顾(二):从孟德尔实验到孟德尔定律的真正确立[J].中学生物教学,1998(4):40-41.

[5]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6-56.

[6] 刘木举.“DNA复制”科学史的分析与教学建议[J].生物学通报,2014(3):30-33.

猜你喜欢
卵细胞配子科学史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独立遗传规律在群体中的应用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天壤之别
女性肿瘤患者卵细胞冻存研究进展及问题
条件性诱导转基因斑马鱼卵细胞的凋亡和消融
可口革囊星虫体腔中卵细胞大小组成的周年变化
一道习题的快速解法及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