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灵法护成长

2017-05-18 20:53华琳智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8期
关键词:场域新教材法治

华琳智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通过教育部审定并投入使用已十几年。2016年教育部作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须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增加并融入德育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9月,低年级品德教材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按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了修订,倾注了编者大量的心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研读思考后,有如下心得。

一、拨动情感之弦,烙刻生活之印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目前低年级德育课程的主渠道,首要目标是顺应学生的天性,滿足学生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其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1.新教材单元框架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生活

打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元框架的改变。“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新教材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拓展为伴随学生生活圈由近及远的变化和不断扩大的范畴,形成了“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格局,进而设置了学生的四个生活场域——家庭场域、学校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家庭是学生德性生长的出发点,因此要遵循学生生活逻辑,遵循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从“我”出发,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场,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教学方式别开生面。新教材的独具匠心,更有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构成他们形成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生动画面。

2.新教材使学生乐学、教师乐用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新教材中实拍的照片,简短清晰的文字,配上故事、儿歌、童谣、名言……体现了活动课程的特色,富有儿童文化情趣,深得师生喜爱。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参照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和学生一起,用好新教材,并积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拨动素养之弦,烙刻整合之印

1.核心素养的澄清与融通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农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道德品性;在工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本位;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核心素养。其实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2.为素养而教,关注知识的深层结构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素养”不同于“素质”,“素质”对应的是“教育”,而“素养”对应的是“学生”,既强调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更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教师应理性看待“核心素养”,辩证思考,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在课堂中为素养而教。

三、拨动价值观之弦,烙刻法治之印

1.“水治”比“刀制”更为适切

江苏省品德教研员杜文艳老师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曾说: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出发,不用“刀制”用“水治”更为适切。

2.注重培养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龚廷泰院长在《法治教育与法治文化认同》的讲座中曾提出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引导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3.教育教学中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教材融入和彰显了法治教育内容,使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名符其实。

笔者执教二年级上册第7课“爱护动物”参加优质课评比时,就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为: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渗透“法治窗”保护动物的相关知识。在“行为引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环节,笔者出示了猎取象牙、白鳍豚灭绝的材料,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动物朋友”,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思考解决办法。从学生自己制定“爱护动物公约”,到地方政府设置诸多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再层层推进引出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爱护动物的情感。

法治意识的培养应结合年段目标,自然而巧妙地进行渗透,用好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将为学生积极地传递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在学生的心田萌芽,为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公民奠基。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教师们应努力建构“走心”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受益。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场域新教材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查无此人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