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统计制度改革研究

2017-05-18 21:26
人事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人才人员

(续上期)

三、“职业”统计:人才统计的新构架

从“队伍统计”走向“职业统计”,是我国人才统计制度的重大改革。这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需要;是加快人才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统计数据适用性的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职业统计制度的需要。改革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为人才统计制度改革明确了方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与资格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统计经验,为我们人才统计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此,我们提出人才统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大典”为主要依据,突破现行“队伍”统计边界,构建以“职业与资格”相结合的人才统计新构架,全面实现从“队伍统计”向“职业统计”转变。

(一)《大典》的颁布为人才统计改革明确了方向

《大典》全面客观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内容、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了充分发挥《大典》的效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应用工作的通知》,为人才统计改革明确了方向。

1.《大典》是职业科学分类权威性文献

《大典》是我国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大典》不仅能适应和反映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而且能适应和反映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就业结构变化,更能适应和反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是人力資源配置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大典》是我国在职业科学分类中具有权威性的文献,我们必须从战略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从战术上给予积极的推广应用。

2.《大典》为规范信息统计口径提供科学性标准

《大典》作为国家标准确定的职业分类,在开展就业人口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中,提供充分的研究与分析;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方面,向求职者介绍有关职业背景及准确指导填写求职登记;在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信息统计工作中,提供更加规范、科学、有效的信息统计口径。

3.《大典》为人才统计改革确定了方向

职业的产生和演进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职业的多样性和专业化是观察一个国家、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基本视角。我国的职业大典分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细类职业。这些职业包括了我国所有的社会分工与经济发展,人才是这些“职业”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我们要以《大典》为契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见表3)③。

表3 2015年《大典》职业分类体系

[大类 中类 小类 细类 第一大类: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6 15 23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11 120 451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 9 25 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15 93 278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 6 24 52 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32 171 650 第七大类:军人 1 1 1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1 1 1 合计 75 434 1481 ]

从大典的分类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一部分,人才职业依附在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大典》之中。因此,《大典》为人才统计改革确定了方向。

(二)以“职业”与“资格”作为人才统计的新构架

以“职业”与“资格”相结合进行人才统计,既是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统计的通行做法,也是贯彻、推广和应用我国《大典》的有效实践,更是对原有按照“队伍”进行人才统计的改革与完善。

根据我国《大典》的分类标准,我们明确提出以“职业”与“资格”作为人才统计新构架。新构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职业分类;二是职业系列;三是职业定义;四是职业资格。

1.职业分类

新的人才职业统计分为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三大类(能够涵盖现有六支队伍):

第一大类,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各个领域的高技能人员。

2.职业系列

根据新的人才职业三大类分类,职业系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这类人员职业系列主要包括5方面:(1)国家公务员(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人员);(2)社会组织及其他成员组织负责人;(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4)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专业技术人员。这类人员职业系列分为12个职业:(1)科学研究人员;(2)工程技术人员;(3)农业技术人员;(4)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7)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8)教学人员;(9)文学艺术、体育专业人员;(10)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11)第三、四、五、六大类中的专业、技术和辅助人员;(1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各个领域的高技能人员。这类人员的职业系列主要包括在生产制造、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农林牧渔水利业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高技能人员。

3.职业定义

第一大类职业定义,就是在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员及管理人员。

第二大类职业定义,就是根据《大典》中,专业技术12类职业人员:

——科学研究人员,就是从事自然、社会与思维一般规律研究的专业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就是从事矿物勘探和开采,产品开发和设计、制造、建筑、交通、通讯及其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

——农业技术人员,就是从事土壤肥料、农业技术指导、植物保护、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兽医、畜牧、水产养殖利用和农业工程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就是从事飞机驾驶和领航、指挥和引航,以及通信和设备运行保障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就是从事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以及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就是从事经济、统计、财会、审计、税务、资产和资源评估、商务和人力资源、保险、证券和知识产权等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就是从事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会服务和宗教活动以及依法行使审批权、检查权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学人员,就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文学艺术、体育专业人员,就是从事文学、艺术和体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就是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文图编辑校对、翻译、播音与节目主持、图书资料与档案管理、考古及文物保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第三、四、五、六大类中的专业、技术和辅助人员,就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农林牧渔业和生产制造业中有关专业、技能和辅助人才。

——其他,就是不能包括上述系列专业技术职业之内的工作人员。

第三大类职业定义,就是在生产制造、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和农林牧渔业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4.职业资格

我国有29个系列专业职称,如,研究员、工程师、农艺师、飞行员、主任医师、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实验师、律师、公证员、教授、美术师、记者、美术师、编辑、编审、研究馆员等等。这29个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名称有“高级、中级、初级”。

根据29个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党政机关、国家机关公务员职业没有职称评定),《大典》中的专业技术人员11个职业系列,都有相对应专业技术职称。另外,各行各业高技能人员,是技术技能劳动者中的优秀代表、核心骨干,也有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根据“职业分类、职业系列、职业定义、职业资格”的人才统计新构架,纳入人才职业统计的:

第一,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机关工作人员;

第二,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第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第四,获得大专及以上、初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见表4)。

四、改革与完善人才统计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职业”作为人才统计的新构架,改革与完善人才统计制度,建立新的人才发展统计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的评价统计标准

我们认为,现在人才概念虽然有了,但还不是很“硬化”,难以进行统计。因此,根据李克强总理的指示,急需研究用于人才统计的人才定义。考虑到今天我国整个社会教育水准的提高,用于人才统计的人才定义大体包括以下两类人:(1)有学历职称的评价。即具有大专及以上规定学历和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2)没有学历职称的评价。即在专业技术或专门技能方面具有突出贡献者。美国建立的引进人才10条标准可供我们参考:(1)在其工作领域内,获得国家或国际认可奖项的证明,证明在该领域内具有优秀成就:(2)有专业协会的会员证明,而该专业协会、组织是经由其同领域的国际或国家级专家所认可的;(3)在专业刊物或主要媒体上有关于此申请人及其相关工作的报导,或曾有重要媒体报道过申请者以及申请者在所属专业领域内的成就;(4)申请人曾担任过评审,评判过所属专业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内他人工作;(5)申请人有学术研究或艺术上的独创或独到发明的贡献;(6)申请人在所属领域内国际刊物或学术刊物上曾发表论文;(7)申请人拥有在国家级以上的艺术展览会展示作品的证明;(8)有在工作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或重要职务的证明;(9)申请人拥有薪资、酬劳、工资远远高于同行的证明;(10)在表演艺术上拥有商业成功的证明。这样的统计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相互对应。

(二)探索建立中国人才发展统计体系

根据《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为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目标服务,急需建立我国人才发展统计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统计调查板块;二是统计保障板块;三是统计服务板块。

在统计调查板块,针对目前人才普查环节缺失,造成人才统计基础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同时给出最低资格标准”的人才统计调查体系。统计调查板块的实质是为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服务。人才普查就是按照职业统计的要求,对党政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會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全口径统计。人才普查可5年开展一次,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服务。

在统计保障板块,针对人才管理职能的分割和交叉,造成人才统计职能分工缺失的问题,建立完善人才统计保障体系。保障体系由“一个方案”“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组成。一个方案是指要根据《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总体方案》,研究制定《人才发展统计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人才发展统计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保障体系。一个平台是指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人才发展统计信息平台,建立人才统计信息化技术支撑系统,形成全国、省、地、县四级和行业、部门贯通的人才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相互衔接的人才数据庫。一支队伍是指要加强人才统计科研工作和队伍建设,为人才统计提供科研和智力支持。

在统计服务板块,针对统计数据的开发和利用不足,人才统计对人才发展的治理不力的问题,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要建立人才统计数据的开发与利用制度,建立人才统计的发布制度,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人才工作决策提供服务。

(三)根据“职业统计”的改革思路,制定人才职业统计的操作方案

对于这项全新的重大改革,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操作准备:一是统一思想,提高对人才职业统计改革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借鉴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统计的宝贵经验,宣传我国《大典》为人才统计改革指明了方向,提高人才统计制度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二是根据《大典》构架,做好人才按“职业”进行统计的对接工作。具体做法是,按照“职业分类、职业系列、职业定义、职业资格”四个维度的人才统计新构架,对《大典》中涉及人才资源的三个大类人才,即党政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职业统计体系。三是探索建立“国家智力框架”。深入推进终生教育,建立完善“职业”与“资格”体系,构建人才职业统计新构架。四是试点先行,稳妥推进。人才从“队伍”统计转到“职业”统计,是人才统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工作量大,必须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可以在三个大类人才中,各选择一个省先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国普遍进行推广。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才统计改革分工负责制

人才发展统计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格局,这项工作也应在党管人才的新格局下推进。大的分工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和统计部门主要负责,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具体分工是:组织部门重点负责制定《人才发展统计改革总体方案》做好人才发展统计改革的“顶层设计”。人社部门重点负责人才发展统计体系建设,具体包括统计调查体系、统计保障体系、统计服务体系。统计部门重点负责人才统计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包括信息平台、数据库及硬件建设。

(五)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人才统计体系的不断完善

人才职业统计是一个难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人才统计方面的政策法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不断提高对人才职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人才职业统计人员培训,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人才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培训班、邀请有关人才统计专家教授讲课等方法,增强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人才职业统计立法工作,建立人才统计监测机制,保证统计填报质量,对出现漏报、虚报、瞒报和迟报的单位、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各级财政应设立人才统计专项经费,保证资金投入,确保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有序开展。

注释:

1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页。

② 中共中央组织部统计资料,2010年。

③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故不考虑学历资格,仅考虑执业资格;我国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10年仅为12.5%(按照年鉴数据推算,2015年底此指标数据为16.04%),这是我国人才发展的重要国情,是我们坚持“职业与资格相结合”的人才统计方法的依据。

④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执笔:沈荣华、金莉萍、刘惠芬)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人才人员
人才云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