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T立国战略的推进与成效分析

2017-05-18 21:32李丹琳马学礼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李丹琳+马学礼

摘要:“IT立国”战略是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多重压力促动下,日本大力推进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社会建设为核心的IT立国战略,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战略框架。在实施IT立国战略过程中,日本注重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社会应用、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并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社会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时,应当形成循序渐进的战略体系,实现创新单元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并注重将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其他战略,特别是标准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

关键词:IT立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7)02-0001-09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7020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萧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技术赶超效应衰弱的压力下,日本政府开始实质性地推进“科技立国”战略,试图以科技创新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而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21世纪各国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此,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IT立国”战略,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IT立国”战略也因之成为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

一、日本IT立国战略的提出

(一)日本提出“IT立国”战略的背景

1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革命”方兴未艾,加快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而且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进而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模式。信息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交往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开始部分取代人脑的劳动,扩展了人类思维的功能,从而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从覆盖面来讲,信息技术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工业生产、商品交易、金融服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场新的经济和产业变革,更带来了生产管理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质的飞跃,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生产和生活日益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教育资源,信息传递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进一步推动了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政治体制也受到冲击。总之,这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引领该革命的国家则将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政治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但是,日本并未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先机,正是在认识了自身与其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差距后,日本提出了“建设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国家战略,并很快演变成日本的“IT立国”战略。

2日本经济萧条的大趋势

从1985年“广场协议”开始,日本逐步进入泡沫经济时代,城市土地价格、住宅价格迅速飙升,日本企业开始将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东亚其他国家。伴随泡沫经济而来的是“产业空洞化”,加之国内人口年龄结构日益老龄化,日本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出来。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振,开始进入“失落的二十年”,从1991年-2000年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仅在153%左右,而从2000年-2012年间,日本的实际GDP年增长率反而下降至-061%,大多数年份徘徊在零增长[1];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日本政府共推出了9个刺激方案,但这只能刺激日本经济的短暂增长,却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增长低迷与刺激无效的现象与日本IT革命的进展迟缓密切相关[2]。正如有些日本学者所言,此时的日本经济“通过传统的宏观政策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日本政商学各界逐漸将经济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身上[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日本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各界普遍认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美经济发展出现的巨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两国在信息技术革命方面的巨大差距[4]。因此,发展信息技术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重振日本经济的关键。

3美国“新经济”的巨大示范作用

美国一直是全球信息革命的领跑者。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信息技术革命使产品的创新周期大为缩短、创新成果推广速度出现质的飞跃,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信息经济主要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在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美国信息经济异军突起,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中,美国经济呈现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和高增长”的特点,媒体界称之为“新经济”。从美国的实践来看,这种所谓“新经济”是基于全球化的开放型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它改变了各国之间的交往方式,以集约经济、资源共享为特征,高科技和信息为增长原动力,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资本流入和投资机会。这不仅使美国巩固了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领导者地位,而且使日本看到了自身与美国的真实差距,促使其下定决心发展IT产业,并最终确立了“IT立国”的战略。

总之,面对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国内经济的长期萧条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巨大成功,日本将“科技立国”战略具体化为了“IT立国”战略,并不断完善修正该战略,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5]。

(二)日本IT立国战略的出台和演变

21世纪伊始,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三个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即:eJapan战略、eJapan战略II和uJapan战略,作为日本IT立国战略的早期计划,这三个子战略依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战略体系[6];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随着国内外情况的不断变化,日本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发展了IT立国战略,继续密集出台了多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发展的子战略,紧密围绕信息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最终形成了一个前后衔接的战略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是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硬件,日本于2001年制定了“eJapan战略”,该战略以宽带化为突破口,以建设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为重点,旨在为日本信息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2003年,在“eJapan战略”提前完成的基础上,日本制定了“eJapan战略Ⅱ”,该战略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等领域的实际应用[4]。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技术在主要生活领域的应用,如何建成信息化社会成为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2004年,日本提出“u-JAPAN战略”[8],该战略旨在建设一个“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网络社会”(所谓“泛在网络社会”),不仅要实现信息技术更广范围的应用(将全部国民“纳入”从有线到无线、从网络到终端、包括认证和数据交换在内的网络环境),而且要实现IT技术更深程度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并以此促进医疗福利、环境能源、防灾治安、教育人才、劳动就业等国内问题的解决[7]。

在以上计划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了“ICT战略”。“ICT”即“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现代信息产业不再局限于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称为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信息通讯技术。2006年,日本在“IT新改革战略”中提出了推广ICT技术应用的战略,如果说“u-Japan战略”是侧重于从技术层面对建设“泛在网络社会”的一种预演,那么“IT新改革战略”就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泛在网络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更加倚重信息通信技术重振经济,并决定不再按照“IT新改革战略”设定的方案逐步推进,而是加快讨论和制定新的中长期ICT发展战略[11],例如,2009年,日本推出了“iJapan戰略2015”,重点推广数字技术的应用,并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实现新的日本创造等;在2010年通过的“新成长战略”中,日本将“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立国”作为七大子战略之一,并在其指导下启动了“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重点内容是发展“新一代光网、下一代无线网、云计算、下一代计算机、智能电网、机器人、下一代半导体与显示器等革新设备、嵌入式系统、3D影像、语音翻译、软件工程等”[9],并为此设定了详尽的推进时间表。

此后,日本各界普遍认为,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政权更迭频繁、2011年“3·11大地震”和ICT技术在公共领域应用效果的不理想,日本的“i-Japan2015”等战略并未得到充分实施。2012年,日本政府启动新的ICT战略研究,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及云计算”,也就是通过从各种传感器、社会化媒体等处采集到的大量信息及对其进行的分析,并将IT立国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国际标准化战略相结合,为日本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充分、完善的政策配套[10]。2013年6月,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面向2020年的ICT综合战略”,该战略旨在将日本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这是一个以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国家IT战略,是IT立国战略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日本IT立国战略的推进及措施

(一)成立战略本部,通过《IT基本法》

日本各界普遍认为,日本之所以在信息革命与其他发达国家出现巨大反差,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能适应信息化潮流新趋势的信息技术国家战略[11]。2000年5月,日本经团联建议日本政府制定信息技术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同年7月,G8会议在日本冲绳召开,会上各国发表了《实现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冲绳宪章》,此即《IT宪章》。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促动下,日本政府对原有的IT政策推进机制进行改组,成立了“IT战略本部”和“IT战略会议”,由它们负责日本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同时任命了统一协调各省厅信息技术政策的IT大臣;其中,IT战略会议由日本内阁首相与日本各大财团领袖参加,旨在汇集官方和民间的综合力量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战略性的重点研究。

2000年11月,日本的IT战略本部和IT战略会议提出了《IT国家基本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将日本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国家[7]。随后,日本政府根据“基本战略”,促使国会通过《IT基本法》(全称“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这是日本落实“IT立国”战略的主要法律依据,在该《基本法》中,日本正式提出了“IT立国”的国家战略,同时也制定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计划。《IT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建立一个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能为全民共享的高级信息通讯网络;第二,快速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实现网络化办公,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保障网络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安全;第四,制定信息化社会建设的具体计划,分阶段地保证总体计划的实现[12]。此外,根据该基本法,日本内阁成立了“高度情报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战略本部”,即IT战略本部,并由内阁首相亲自担任IT战略本部的部长,内阁成员都是IT战略本部的自然成员,这种最高级别的组织形式只有在日本进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时才会使用。2013年,安倍内阁将IT战略本部升格为“IT综合战略总部”,由其统领相关各部门工作。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从信息通讯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来看,1999年,日本计算机的安装使用台数为3 630万台,美国同期为14 100万台,而且日本倾向于研发大型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的民用化、个人化发展趋势重视不够;日本人均计算机台数为029台,远低于美国(051台)、加拿大(036台)和德国(032台);日本网络使用人数为1 83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而美国网络使用人数则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343%[4]。基础设施领域尚且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更遑论展开国际竞争。2001年1月,日本正式实施“IT立国”战略的第1项子战略,即“eJapan战略”,该战略是日本快速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步骤,其重点是在5年内使得日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5],使宽带用户提高到3 000万;同时振兴信息技术的教育,大力培养创新性人才[11]。但客观地讲,人才培养并非“eJapan战略”的重点内容,“eJapan战略”的重点内容就是建设IT产业的社会硬件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在信息技术产业投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产业领域的发展首先都是由投资推动的,而面对这样一个新兴产业,企业往往望而却步。为了加大IT产业的整体投资,日本首先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以此带动民间对于IT产业的投资。仅以“eJapan战略”的开局之年(2001年)来看,日本政府投资就高达192万亿日元,2002年-2004年,日本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分别高达199万亿日元、154万亿日元和14万亿日元,而这都是在日本政府财政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实现的。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IT立国”战略的贯彻程度;此外,日本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强力推动民间的IT产业投资。据统计,每年民间投资IT产业的力度都达到了政府的7倍以上[5]。

(三)推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从“eJapan战略Ⅱ”开始,日本国内的IT建设转向信息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日本希望通过将最先进的IT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从而带动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日本对“eJapan战略”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03年年中提出了“eJapan战略II”和与之配套的“eJapan重点计划——2003”。如果说“eJapan战略”的重点是IT产业的硬件建设,那么“eJapan战略II”则侧重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等领域,以此推进主要社会生活方式的升级,特别是提高公共生活领域的活动效率,以此增强日本经济社会的活力,例如:日本政府推进了电子病历的信息化传送、创立了电子债券及其交易市场等等[11]。在传媒领域,日本政府于2003年初授予日本广播公司(NHK)执照,允许NHK及其他16家公司播送数字图像,根据计划,这些广播公司将于逐步实现数字电视广播,并由主要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城市)扩展至全国[13]。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独具特色。2003年,日本成立了“电子行政推进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协议会”,该协会的目的是推进日本主要公共团体的行政信息化建设,由各府省及各地方自治体的信息化责任官构成,该协会定期就行政信息化进程中的各主要事项交流意见;200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电子政府推进计划》,该计划一方面强化电子政务推进体制,另一方面强调费用与效果的统一。为了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日本IT战略本部强化了行政监督,受理国民对电子政务提出的不满和意见,并公布处理结果,这种顶层监管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方自治体的电子政务建设[15]。

(四)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外国专业人才

信息通讯技术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这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技术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初,日本政府开始加大对IT产业人才的培养,制定了“IT人才培育计划”,该计划旨在使日本在5年内成为IT人力资源大国。其施行的政策主要有:(1)在学校教育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青少年运用IT的能力;(2)在国民教育方面,促使公众在生活中自觉、自主、自如地运用信息产业技术,并为此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技术的学习机会;(3)在专业人才教育方面,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大力培养信息技术的专家和优秀人才[11]。但是,从总体上看,日本的IT人才仍然长期供不应求,2008年日本信息技术产业的专业人才短缺高达26万[14],而与此同时,日本IT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日本对国外IT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日本各公共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擴散,日本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无不向电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更加剧了日本本土IT产业人才的匮乏之势。为此,日本政府优先引进IT技术人员,不仅放宽了IT技术人员入境就业条件,而且延长了IT技术人员在留期限,充分吸引外国拥有IT专业的人员赴日工作。

三、日本IT立国战略的主要成效

自从21世纪初日本正式实施“IT立国”战略以来,日本的信息通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ICT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

建立高速、全面、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日本发展信息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今后推进和激发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IT立国”战略的第一个子战略——“eJapan战略”的重点就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自从“eJapan战略”实施以来,日本的宽带建设快速推进,日本政府原计划在2002年发展300万宽带用户,但实际完成数量远远超过了原定计划(770万户),2004年达到了1 495万户[15],到了2010年更是达到了3 458万户;而宽带用户的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改变,2004年使用高速电话网(DSL)的用户为1 333万户,但2005年之后,使用超高速光纤宽带网(FTTH)的用户迅速上升,逐渐取代了DSL用户,到了2010年,使用FTTH的用户达到1 977万户,占用户总数的57%,而日本家庭的宽带上网使用费用仅占每个家庭收入的08%,为世界最低[4]。

日本每百万人拥有的安全的互联网服务器数量由2003年的93台,上升到2015年的971台,增加了9倍以上,而同期法国则从2003年的46台上升至2015年的809台,意大利从2003年的25台上升至2015年的289台。尽管日本的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不算是最高的,甚至其增速也不是最快的,但考虑到日本人口基数较大,因此仍然可以看出日本“IT立国”战略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成就。

(二)信息通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IT立国战略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创新,因此,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程度便成为日本IT立国战略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日本各界人士早已认识到,依靠大量廉价引进、模仿欧美的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日本不及时地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不彻底改变忽视信息通讯技术开发的做法,那么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继续下滑。日本“IT立国”战略成功缩小了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差距,根据韩国产业技术评价管理研究院(KEIT)撰写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评估报告》(日本科技振兴机构2010年发布),日本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且其与美国的技术水平差距仅14年,而远超欧洲、韩国和中国。从技术水平来看,美国在ICT领域遥遥领先,日本相当于美国的94%,但日本的技术水平甚至略高于欧洲(欧洲相当于美国的93%),远超韩国和中国;从技术差距来看,日本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落后于美国14年,但分别领先欧洲、韩国和中国01年、1年和19年[3]。表12010年日本ICT领域的技术水平与技术差距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美国100000日本94014欧洲93015韩国86024中国75733数据来源: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课题组《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99页。自从“IT立国”战略实施以来,日本甚至在部分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实现了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赶超。从具体领域来看,日本在显示技术、LED技术及视觉技术两个领域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在显示技术领域,日本领先美国、欧洲和韩国1~2年,领先中国3~5年;在LED技术及视觉技术领域,日本领先美国接近1年,领先欧洲和韩国1~2年,领先中国2~3年;此外,在大多数信息通讯技术方面,日本的技术水平都是全球第二,如半导体、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机器人、RFID/USN(无线射频识别/泛在传感网络)和IT融合技术等[3]。再比如:在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芯片方面,美国的Intel依然保持优势,但是在宽带技术所需的芯片方面,日本却是遥遥领先的,日本的东芝、日本电气、富士通等公司都是全球信息通讯产业领域的佼佼者[3]。

表22010年日本在ICT领域重点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技术领域名称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中国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年半导体100.0096.91~291.61~287.91~273.93~5显示技术93.71~2100.0088.81~288.71~274.33~5LED及视觉技术100.00~1100.0093.51~286.11~275.82~3家庭联网与信息应用100.0093.01~293.81~286.52~375.53~5数字电视与广播100.0093.91~295.31~288.51~277.33~5電视/广播/卫星100.0090.92~393.52~381.43~576.13~5移动通信100.0090.42~393.51~286.52~376.53~5广泛融合网络(BcN)100.0089.82~391.81~285.92~378.23~5软件100.0086.22~389.82~380.63~572.83~5下一代计算机技术100.0087.52~387.52~381.13~571.53~5网络安全100.0088.42~390.82~385.22~374.13~5机器人100.0096.71~294.51~284.72~374.63~5RFID/USN100.0088.92~392.01~285.82~373.93~5IT融合技术100.0094.11~296.11~285.12~373.43~5数据来源: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课题组《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99~100页。(三)信息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其一,日本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日本政府在实施“IT立国”战略过程中,非常重视信息通讯技术(ICT)在公共领域的应用,这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通讯技术涉及民众生活的主要领域。在日本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日本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提高行政管理和政府服务水平,建成了全球最高效、最便捷的电子政府之一。实际上,早在1997年,日本政府就开通了行政网——霞关网(kasumi gaseki WAN),这是一个面向中央政府各省厅、用于各部门之间交换信息的网络平台;2002年4月,霞关网已经与地方政府的综合网实现了网络一体化,至此形成了统一的政府信息网[16],并在之后的进程中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5]。2008年-2011年间,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扩充在线使用的行动计划》和《新在线使用计划》(New Online Usage Plan),电子政务的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二,日本政府还注重将信息通讯技术运用于民众生活的重要领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医疗领域,早在1999年,电子病历就开始成为日本正式的医疗档案,2006年,厚生劳动省在全国推广电子病历系统,201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在医疗领域的IT战略[7],个人不仅能从医疗机构获取医疗及健康信息,而且还能通过电脑等信息终端来维护和管理这些信息[17]。在教育领域,2002年,日本公立学校局域网普及率就已经接近30%,因特网接入率接近100%[5]。

其三,日本国民日常生活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日本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给国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社会交流手段日益多样化,尤其倾向于以电子邮件、博客、社交网站等方式进行交流。调查显示,2005年,人们平均每天有273 min用于短信和邮件交流,到2010年,时间提高到4028 min,增长了约48%[18]。在20~29岁年龄段的年轻人中,有80%的人认为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源泉,并有取代电视、报纸,与其并驾齐驱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互联网用户快速上升,每百人中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从1996年的437人,增加到2005年的6692人,进而在2015年达到93人,这一数字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略低于英国,但高于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和中国;而日本每百人的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从2000年的068人,上升到2015年的30人。随着ICT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互联网的普及,日本国民网络购物的比例也在逐渐攀升,而因特网也已经成为日本百姓主要的个人娱乐休闲工具[9]。

(四)信息技术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实施“IT立国”战略的十几年来,日本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信息技术报告》(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提供的数据,在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从具体数值来看,2009年日本综合排名第21位,2014年上升至第16位,2015年和2016年都保持在第10位。表3世界主要国家信息技术综合竞争力排名及变化情况国家2016年排名2015年排名2009年排名新加坡112芬兰226瑞典331挪威4510美国575荷兰649瑞士764英国8813卢森堡9917日本101021韩国131215加拿大14117德国151314法国242618中国596237数据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9-2010,2015,2016.相对于排名而言,信息技术综合竞争力的内容更值得关注,正如《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16》所指出的,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数字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新型的生活模式、政务模式、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源泉,信息技术的真正威力,在于为企业和个人在组织生产、贸易和创新等方面都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全球信息技术报告》衡量各国IT领域综合竞争力时使用了“网络就绪指数”,这一指数包含四大类子指数,分别是环境、就绪程度、使用情况和影响力,四大类子指数考察了10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和管制环境、商业和创新情况、基础设施、可获得性、技巧、个人使用情况、商业使用情况、政府使用情况、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从综合竞争力的各组成要素来看,日本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排名最高,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个人生活和消费、商业交易、政府办公等领域,这种广泛的应用性使日本的信息技术竞争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可以说,这为日本应对未来的国际数字经济竞争蓄积了巨大的潜力。

从现实的国际产业竞争来看,日本企业在世界电子市场上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掌握着优势技术的日本电子零部件大型企业,近些年仍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业绩,村田制作所、TDK、京瓷、日本电产、日东电工、阿尔卑斯电气等日本6大电子部件厂商,在2014年度的订单总额估计已超过5万亿日元,并创下按年度计算的历史新高[19];此外,尽管日本在大众消费市场中的份额日益下降,但日本在半导体及关键部件的技术与制造能力使其仍把持着世界电子产业的上游核心领域,日立、东芝、松下等日本电子产业巨头早已向商用(B2B)领域转型[20],如,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电梯、机电系统、基础设施等领域;可以说,日本的很多信息技术实力都体现在产品内部的“黑箱”之中,而非以最终消费品形态示人,在智能手机行业,世界上很多制造商都要采购日本夏普、索尼等企业生产的高端电子零部件,如,手机显示屏、WiFi模块、储能电容陶瓷、镜头组件等,在超大屏幕电视、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行业亦是如此[21]。

四、日本IT立国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信息通讯技术及相关行业在近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IT产业和诸多大型电子企业都处于快速扩张之中。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在第59位,与日本等信息技术强国存在很大差距。鉴于日本在IT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赶超,它的“IT立国”战略以及随之采取的政策措施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第一,不断完善已有战略规划,形成连贯且有重点的发展战略。日本在“IT立国”战略实行过程中,并没有拘泥于早期的“eJapan战略”、“eJapan战略II”和“uJapan战略”,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战略框架,相继推出、“IT新改革战略”、“iJapan战略2015”和“面向2020年的ICT综合战略”。诚然,上述的每一个战略计划都未必能够按照完成,但总体讲,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按照日本当时的国民经济情况制定的,而且是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的。这就从顶层的战略设计方面保证了日本“IT立国”战略的连续性。

第二,各创新单元紧密互动,分工配合。在日本“IT立国”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日本政府充分听取了企业界的意见,并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革除阻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陈旧制度,为企业界开展IT投资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日本企业的弱项——软件方面,日本更重视政府的作用,不仅拨出巨款用于应用软件的开发,而且加快电子政务的推广,带动其他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13]。在IT产业的硬件建设和将IT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日本注重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第三,注重与其他各项战略之间的配合。当下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更不会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而是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竞争的态势。在“IT立国”战略执行过程中,日本不仅注重信息技术水平本身的提升,而且注重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标准化战略结合起来。2006年12月,日本政府开始研究制定了《日本国际标准综合战略》,该战略分析了日本标准国际化的紧迫性,开始空前重视国际标准竞争。日本的国际标准综合战略体现了将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市场开拓一体化推进的大综合思想,注重标准国际化活动对“IT立国”战略的支持作用,日本总务省于2012年重启ICT战略研究,而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其《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12》中也制定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国际标准化战略,两者都将强化ICT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作为重点[10]。

总之,在未来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地完善已有科技战略,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不要仅针对某一个竞争要素提出战略、实施对策,而是要将技术、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融合起来,成为一个连贯、高效、综合的战略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学礼,陈志恒.老龄社会对日本经济增长与刺激政策的影响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6(4):83-94.

[2]田中景,王寒菊.IT革命在日本进展迟缓的原因及前景[J].现代日本经济,2001(1):32-36.

[3]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课题组.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5,99,100.

[4]学习时报.日本的IT立国战略及其最新动向[DB/OL].[2016-09-10].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4-04/15/content_5545699.htm.

[5]刘小风.日本从eJapan向UJapan战略转变[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7):18-22.

[6]孙正民,王国连.日本的eJapan战略与引进人才政策[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8(2):16-19.

[7]刘兹恒,周佳贵.日本“UJAPAN”计划和发展现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38-43.

[8]龙锦.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J].新闻爱好者,2013(2):27-30.

[9]王喜文.日本:半年间出台四项国家IT战略[J].信息化建设,2010(10):42-44.

[10]中国经济网.日本政府启动新ICT战略研究[DB/OL].[2016-09-10].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206/01/t20120601_23371639.shtml.

[11]谭秀英.日本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国家战略[J].当代亚太,2003(9):52-58.

[12]朱庆华.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示(I)——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的变迁[J].情报科学,2009,27(4):629-634.

[13]李理.美日兩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9:68-70.

[14]孙正民,王国连.日本的eJapan战略与引进人才政策[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8(2):16-19.

[15]人民网.走入“网”中的日本——感受“IT立国”新时代[DB/OL].[2016-09-10].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8213/8309/28296/2641621.

[16]方爱乡.论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6、128、156.

[17]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年鉴(2011)》[M].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1:566.

[18]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 2011(summary)[DB/OL].[2016-09-10].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joho_tsusin/eng/whitepaper.html.

[19]环球网.日本6大电子部件厂商年度订单超5万亿日元[DB/OL].[2016-09-10].http://tech.huanqiu.com/original/2015-04/6282271.

[20]崔健,陈庭翰.日本主要电子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性转变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6(5):51-63.

[21]网易财经.日本电子产业‘走向幕后仍把持上游核心领域[DB/OL].[2016-09-10].http://money.163.com/14/1107/03/AADSH2MH00253B0H.html.

[责任编辑李颖]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
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
信息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巧妙应用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共性研究浅析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