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7-05-18 08:21王美良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7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劳动

王美良

责任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做人的首要之道,是家庭和睦必不可少的条件,更是社会安定祥和的重要保障。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责任心的人,学会负责已经成为新世纪的“通行证”。因而,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应该渗透到各个方面,并作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中学生责任感现状

放眼中学校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缺乏自觉学习及自觉承担公共卫生等任务的责任感;有的中学生怕影响学习成绩,不关心班级事务,也不愿意主动当班干部。在家里,有些中学生不会饭后主动帮父母收拾碗筷,不会主动承担家务,甚至连父母生病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在学校,有的学生看见水龙头或电闸未关也选择视而不见……

二、中学生责任感淡薄的原因

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目前的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得到的关爱太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只考虑自己是否舒适、开心,不能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不愿自己尽义务,不懂得感恩,視别人的关心帮助为理所应当;注重个人的学习与发展,却缺乏与人协作的意识和精神;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怕自己吃亏,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关注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与名次,逼着孩子学各种艺术特长,却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与良好个性的塑造培养;除了学习,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不让孩子参与,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由此导致孩子对其他的人或事缺乏关心与热心,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情感世界里也就没有了感恩与回报,责任意识相应减弱甚至完全丢失。

三是学校教育侧重点的问题。虽然国家早就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但有些学校仍然没有把人格教育摆在首位,而是更注重于学生的成绩与排名,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有些学校的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有些学校的评价机制以“成绩”优秀为主导,这些教育都忽视了对中学生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的培养。

三、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对策

1.让学生明责任之要,通做人之道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将人格培养摆在首位。正如“人”字,虽然由一撇一捺简单地组成,但其寓意却十分深刻,要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就要脚踏实地,懂得支撑的意义,获得支撑的能力。无论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还是家庭成员之间都需要支撑,只有学会了相互支撑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也就会明白做人之要义。歌德曾说:“不管我们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其实,这也包含了对他人的理解与帮助,包含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2.从亲情的培养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以情感为基础,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对父母都缺乏情感的人,会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情感吗?一个对老人、亲人冷漠的人,能指望他对家庭负责、为祖国奉献吗?有一次,笔者到一名成绩优秀的男生家去家访,由于其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80多岁的爷爷和年近80岁的奶奶,爷爷病了,奶奶要他去医院陪护爷爷,他却躺在家里一声不吭,不说去也不说不去。笔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医院陪护爷爷,他说学习累了。笔者说:“那你至少也要学会用语言表达,告诉爷爷‘我累了,稍微躺一下,就去陪您,怎么能一声不吭呢?”笔者接着告诫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知识固然是一个方面,而学会关爱他人尤其是亲人那才是最重要的方面;要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家人乃至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那次家访结束后,笔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像这种平时在校学习成绩好、智商高、情商低的“学霸”,平时获得了家长和教师的很多赞美。然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够留心,也许培养的只是一些于人、于社会没有太大用处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今后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都是这样一些只知道享受别人的关爱而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难处的人,恐怕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社会的重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应从亲情的培养入手,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懂得付出。

3.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通过行为反映出来。高尔基指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手创造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劳动意识和兴趣的培养。劳动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有些学生以“学霸”自居,对家务劳动和学校的一些义务劳动不屑一顾。当笔者听到学生抱怨家长做的饭菜不合口味时,就跟学生讲厨艺的乐趣,鼓励他们自己动手,通过劳动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也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劳动者的辛苦,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茶叶采摘时,跟学生聊茶叶的类别,如白茶、黑茶、青茶、绿茶、红茶,等等;聊品茶的方法,色、香、味方面如何鉴赏;聊陆羽对茶和水的要求;聊茶叶的韵味,如铁观音的观音韵、武夷岩茶的岩韵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是劳动意志的培养。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笔者曾经带学生参加学校的农场实践,让学生体会采茶的艰辛。一开始学生听说去茶场采茶,兴奋得晚上睡不着,仿佛有了一次放飞身心的机会。但一到临阵派上任务了,他们就受不了,坚持不了半个小时,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的喊累,有的逃跑,有的甚至从家里叫来自己的母亲或奶奶帮忙采摘……一天采摘一斤鲜叶的任务都不能完成,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怕苦怕累,没有一种坚定的意志支撑他们继续做下去。可见,责任是要靠意志来维持的,只有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保质保量、快乐地完成任务。

总之,责任感是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教会他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培养涉及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诸方面,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广开思路、广拓途径,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劳动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热爱劳动
责任感等2则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