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学校长支四招

2017-05-18 16:57康松吴建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5期
关键词:错题教研学科

康松+吴建新

一、教研常态:教研活动须常态,定时定地分四步

在教学视导中发现,学校领导、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越是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越是不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有不少教研组长甚至是学校领导都不清楚教研活动要做什么,或是应付造材料,或是简单走过场,或是随意性太强,或是简单地等同为集体备课,或是被级部管理冲击稀释等,不一而足。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教研活动应该首先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课怎么备、怎么上。毫无疑问,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效地开展并强化学科组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正常化、常态化。教研活动为经线,级部管理为纬线,级部管理不能替代学科管理,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级部备课组与学科教研组也要双保险,都不能变得形同虚设。学校必须提高教研组长权威,待遇至少应该相当于中层副职,最好能与级部主任平级,不然教研活动不好开展。

教研活动的安排首先要定时,根据不同的学科,合理安排时间。数学课一般在上午,可以在每周二下午第二三节课进行数学组教研活动;一般周五下午语文有两节作文,那就安排周五上午第二三节课进行语文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无论是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教学评优、每人一堂公开课等,还是一些突发性、临时性工作都要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段进行。时间一旦确定,就绝不能随意更改,说两节课就要在两节课内完成,时间不够用就精简内容,也不要再占用教师的其他时间。

教研活动的地点也要确定,这样便于学校领导参与活动,或是检查活动的组织落实情况。学校领导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效果,其实学校领导只要到场,不发言也一样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教研活动要有记录,要有教师签到,有领导签字,不能把教研活动记录简单理解成会议记录,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参与痕迹。建议由学科组全体成员轮流主持,并负责教研活动记录表的填写。

教研活动第一项内容就是听课,可以看网络上特级教师的上课视频,也可以由学科组教师轮流执教公开课。学校对教师每个学期的听课数量一般都有要求,有的教师为了凑数,什么课都听,甚至是伪造听课记录。如果能认真组织教研活动的听评课环节,无论是听课数量还是听课记录就都不再是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听课记录不能只有内容与过程,还要有意见反馈与评价等。

教研活动第二项内容当然是评课,听完课必须要及时评课。有不少学校都搞过每人一堂公开课的活动,但往往因为时间安排过于密集,没有时间或精力再及时进行评课等后续工作,结果流于形式,不会有多大效果。评课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发言,教师评课时,至少要说出三条优点(值得听课者学习的)、两条建议(听课者自己上这一节课时不同的处理方式或是思考角度)、一个问题(执教者需要改进的)。不妨就让当次活动中执教的教师负责教研活动记录,他必须要把每位教师的发言都记下来,因为每位教师都是针对他的课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执教教师记录时会更关注,作用也更大。教师的评课记录也是考勤签到的有效补充,发言被记录下来说明人到了,如果只有姓名没有发言记录,那就有可能是没参与教研活动。如果能把评课发言记录整理后发到校园网上晒晒,教师会更重视,评课发言的质量也就更高。

教研活动第三项内容是业务学习,可以由执教者负责找一篇三五分钟的理论文章或教学方法经验,带领大家集中学习,并要求教师同时记录业务学习笔记。教师必须要有业务学习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理论文章从教育报刊或网络上找材料即可,不必要求教师全文抄录,可以像学生的摘抄本一样,只记录自己最感兴趣、最有启发的语句即可。还可以一周解决一个小问题,教研活动说一招,每有发现就共享,你有我有可存异,不捐细流成大江。集中教师的每人一招就是学科经验,集中本校每个学科的经验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业务学习笔记除集体学习的内容外,还应该包含自学部分,自学笔记可由教师在业余时间自主完成。

教研活动第四项内容是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功能挖掘、掌握与提升,可由执教教师负责教大家一招多媒体软、硬件(如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或几何画板等等)的使用技巧方法,时间也只要几分钟。在讲解完成后,最好能马上让所有教师都操作一遍,以加深印象。对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一些学校喜欢请专家集中培训,想一次性地解决问题,但这其实是收效甚微的,很多教师刚结束培训就已经忘记了大半内容。所谓学到很多东西的秘诀是一下子不要学到太多,不如把这样的培训学习分解到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去。

能做好这四项,就已经是很到位的教研活动了。如果有条件,比如一些较大的学校,一个级部有几位教师教同一学科,则可以增加集体备课环节。集体备课是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磨课、思课等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活动不等于集体备课,但集体备课可以是教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集体备课不现实,跨年级无法同备一个教案。其实换个角度来讲,跟集体备课相比,听评课、研究课的过程也是集体备课,只不过一个是先备一个是后备。集体备课不必机械套形式,有时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也不必非得弄得像是开会一样,只要在一个办公室,可以随时交流。

二、模式强推:教学模式行政推,基本原则学科树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都应该树立信心,提高认识:“只要方向对,速度再慢也能到达终点;方向不对,走得越快背离目标越远。”我们常提要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样也要抓教师的养成教育。必须明确短期内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是不现实的,不如先帮助教师把握和强化教学技术。不必讨论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的问题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離开了教育的技术,也就谈不到教育艺术。还是先说技术后提艺术吧,学会先做一个快乐的教书匠,只要技术达到极致,自然就成了艺术,成为教育家是水到渠成的事。

学校要集思广益、行政推动,打造优势学科,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人是有惰性的,多数教师在未见到教学经验或模式的明显优势前,不会主动学习与改变。成大事必重小事,积小胜可成大胜,所谓少则得多则惑,为了让教师易于接受,便于操作掌握,可以先将教学模式简化,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特色,提炼出学科各自的课堂教学四项基本原则,原则宜少不宜多,就作为平时上课的基础要求,以及教研活动中听评课的评分基本标准。例如,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四项基本原则可以是这样:一是至少要有一次学生板演(重视反馈矫正);二是至少要有一次学生上讲台讲题(体现主体地位);三是至少使用一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四是课首要有前置测评、课尾要有当堂检测(夯实基础知识)。

统一学科模式原则之后,即使有教师从网络上下载课件教案,也必须按要求格式修改之后才能使用,这样可以倒逼教师独立思考、合理借鉴、整合资源、个性备课。学校要行政推动,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研活动听评课中无条件尝试教学模式及原则,经历从装模作样、象模象样到有模有样的过程,先入格,再合格,后升格。为快速提升教师素质,可以先由本校名师执教示范课,然后再从最薄弱的一名教师抓起,人人执教过关课。上课就要上有改变的课,确保教师成长,如果一次不能达标,级部可以成立跟踪指导小组,对同一名后进教师跟踪帮扶,连续几周的教研活动都进行跟踪过关式的听评课活动,随时给出改进建议,直到其合格为止。

当然,统一的教学模式是为教学技术手段尚不成熟的教师提供帮助的,而不是用来束缚优秀教师的。应该允许教师勇于创新,探索具有个性特点、符合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自己说得出口、拿得出手并经实践证明可靠可行的一套东西。那种明明自己腹内空空,却又盲目排斥教学改革的心态是不能接受的。

三、常规有恒:常规工作贵有恒,定时定人一表录

学校对上级的各种检查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我们在视导中检查档案材料时,经常会遇到材料陈旧、以旧充新、临时应付等诸多问题。如教研计划缺乏学科特色,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工作配档表等;计划与总结内容重复、雷同,只换日期不换内容,封面是计划内容却是总结等;数学材料出现英语内容,小学材料出现中学内容等。一份完整的活动档案材料,计划、通知、记录、总结、通报等各环节都应该有所体现。计划与总结可以不必强求什么指导思想、理论支撑,计划就要易操作、可执行,有工作配档表细化到周甚至到日。计划不是常规要求,是活动具体安排、相关措施,要有时间、地点、主题、形式、参加人员、发言记录等。计划与总结应该相互呼应,计划里有什么,总结中就得说什么,要说明相应的完成与落实情况,要强调获得的成绩、经验、问题、对策等。

其实学校工作最具有规律性,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周而复始,共性颇多,多数都不是随意的、突然的、不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每位教师的职责是明确的,每项工作的要求是具体的,每个阶段的工作是确定的,教师很容易知道哪个阶段应该做什么,每天应该做什么,完全可以做到不是老马也识途。对于需要做的工作,需要交的材料,只要建立一份学校学年度各科室、各级部、各学科工作安排一览表,各种工作什么时候做、由谁来做,各种材料什么时候交、交到哪里、交给谁,都责任到人、各负其责,然后全校领导、教师按表施行即可。后六中学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做好常规管理,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就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只要能做到细化常规管理,并及时收集归档,学校就能把常规管理做得不寻常。当然,其中的关键不在布置而在检查落实,常规管理必须做到不落实不布置、不检查不布置。其实学校对上级的各种检查存在抵触情绪,除了有些检查的方式不科学之外,也有学校工作没做好的因素。袜子攒多了,想拿出来一次洗干凈,自己看了闻了也晕。不如平日里一双袜子随手洗了,那谁还会怕你检查?

四、立足关键:师重备课生重错,导师引领贵反刍

教师教学的关键在备课,双色备课提水平,反思修订资源库。所谓功夫在课外更在课前,教师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对教师的备课,学校应该明确具体的制度要求。一要坚持提前备课,做到无教案不上课,特别是工作10年以内的教师必须写详细教案。二要提倡双色笔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用双色笔进行补充修改完善。三要强调课后反思修订,对课上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为下一轮教学提供指导。四要避免只使用下载课件教案,造成教师业务水平灾难性滑坡,注意电子教案不能替代手写教案,教师不能被课件绑架。五要提倡教师下水作业,特别是应该要求教师们多做近三年的中考、高考题,及时把握中考、高考动向。六要建设学校资源库,利用学校ftp、网盘、邮箱或是学校网站等,形成资源,随时更新完善,智慧共享。

学生学习的关键在错误,新不如旧重悟透,难不如易重基础,巧不如拙重通法,讲不如做重自主。最好的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中生成的个性化错误,要加强每个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反刍消化,让每个学生能真正面向自己,以此实现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养成用红笔记录错题的习惯,最好能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很多教师也尝试过错题本的方式,但却不容易坚持下来,原因是学生出现的错题过多,整理起来没有积极性。而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只要让学生每天自选两道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即可。这两题肯定会是字数最少的、最简单的,而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整理的,因为越简单的错误越重要越有价值,一定不要把错题本当成了难题本。反馈矫正的手段可以是板演最大化,把教室里的前后黑板都用来供学生板演,并探索白板与黑板的有机融合。要知道白板不能替代黑板,因为白板上的内容要经常切换,不能长期保留,不利于学生随时反复参考。教师平时也应该注意积累有价值的错题,每周或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错题检测。检测题最好分A、B两卷,A卷重基础树信心,就是要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题目,让学生得尽可能多的分数。课堂练习题目的设置也要有梯度,尽量保证有变化不重复。可以有二到三个题组训练,题目可用星级划分难度。

要强化导师引领制度,导师引领两三人,教学相长应互助。一是教师给学生当导师,每位科任教师负责班里优、中、差学生各一名(一名足矣,多则无益),除了关注学习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学校要在制度上调动教师关注后进生,引导教师向后进生倾斜。二是学生给学生当导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调动优秀学生帮扶边缘生、学困生,让优秀生明白给别人讲题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为给个别学生讲题而浪费多数学生的时间,不要为一片树叶而失去整个森林。三是教师给教师当导师,发挥名师的作用与价值,成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带研究生,优秀班主任带副班主任,加大青年教师、落后教师的培养力度。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错题教研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