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影戏的渊源和创新形式探究其传承与发展

2017-05-18 17:28赵浦祺范雅君江文逸雷欢
戏剧之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皮影戏

赵浦祺++范雅君++江文逸++雷欢

【摘 要】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又称“灯影戏”,源于1500年前,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存于世。本文我们立足于非遗保护大的语境下,通过对皮影戏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对当下所面临的困窘的分析,结合皮影戏的起源、民俗文化以及其数字化的形式来对皮影戏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寻求皮影戏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皮影戏;时代结合;社会传承;影戏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15-02

一、皮影戏的渊源与发展

皮影戏诞生于一千多年前的西汉,发源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在清代的河北达到极盛,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故有人说皮影是现代“电影始祖”。

有关于皮影戏的起源,通常有两个说法,一是源于汉武帝与其爱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这是有关皮影戏起源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说法,也是为当今大多学者所承认的。二是说皮影戏起源于佛教。孙楷第先生认为我国影戏源于唐代的俗讲。而且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皮影戏源于佛教的传说。皮影戏不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渊源和民俗民风造成了各地有独具特色的影戏风格。著名学者顾颉刚最早提出了影戏流派的概念,他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将全国的影戏分为了七大区域,一为陕西,二为川、滇、湖北,三为河南、山西及河北西部,四为河北东部及各地,山东所有者为一种,江、浙、闽所有者又另为一种,广东与湖南所有者同为纸人。

作为仅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中重要的民间艺术,它传承的核心技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更是一种文化。作为民间戏曲之一的皮影戏则更具有综合性,它用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再次展现在世人当中,它借助舞台的同时,又超越舞台艺术。所以皮影戏对艺人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出色的唱腔,而且还要会舞弄影人,能吹奏乐器,会制作影人。师父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还会让徒弟研习其中的历史文化与戏路子,所谓戏路子就是剧目的提纲,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内容,而是掌握其中的要义,娴熟在口,这不难看出培养一个皮影人所花费的精力,这也正是皮影传承所面临的困难,所以真正可以习得老一辈皮影人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二、皮影戏的没落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皮影戏在内的民间文化备受关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给这种慢节奏的艺术带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皮影戏凝聚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皮影戏的发展进程中倾注了多少代皮影戏艺术家的热情与辛劳。但就目前发展现状来说,虽然大多数皮影戏种类仍被大众所知,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原因之一是皮影戏的题材陈旧不够新颖,虽然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的历史,也拥有一批愿意为它付出一生辛劳的戏迷以及老艺术家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旧有的内容与程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与时俱进,观众的审美意识却在时刻变化,很难抓住当下观众的目光。二是从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来看,出现一种参与人年龄断层的问题,大多数的年轻人对此缺乏兴趣不能真正地去深入了解。而老艺术家精力有限,不能只靠他们坚守着这份文化,若是这种技艺不能在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得到发展,那么没落是必然的事。

三、皮影戏的创新形式

(一)数字化艺术。数字化艺术泛指使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图片、影视进行数字化应用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其获取传统文化艺术图形的过程。所以它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是虚拟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通。数字化技术使得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的生动和具有参与性。所以在计算机科技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艺术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流藝术。数字化艺术的新鲜之处在于它能与观众互动,还具有转换性,能轻松地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融为一体。数字化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科技、艺术的相互融合为相对陈旧与古板的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二)皮影戏与数字化艺术的结合。影戏的数字化可以克服其在表现手法和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它的制作原理。由于皮影戏是一种集剪纸、绘画、工艺美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所以动画制作公司可以使用贝齐尔样条曲线分段逼近等维制作方法来构造皮影人的外形。这样做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其复杂的轮廓,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审美观念的不同,用曲线拼接出新颖别致的图案。这样两者的结合既可以解决皮影戏作为传统文化的短板,也为它增添了新时代的流行元素。例如二维动画片《梁祝》,就成功地把传统皮影与现代电脑技术相结合,为二者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皮影戏的数字化表演形式。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具有声像并存的特点,在包含了戏剧唱腔精华的同时,又不失民间造型艺术的独特。因此如何用计算机传递皮影戏中的动感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表现皮影运动的特点,数字化皮影将整个影人分成十一个部分来构建,通过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平移、旋转、切变等距阵变换,皮影人物就可以依照我们的要求,做出转身、行走及其他各种平面动作。再加上数字化的乐器和各种唱腔的配合,将呈现出一个数字化的传统皮影戏。而这些都不需要制作者和表演者要有精湛的雕刻艺术和高超的表演技艺。这样通过与数字化的结合和网络渠道的结合,可以让皮影戏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四、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承的方法。1.采访第一人法:我们应该寻访皮影文化传承人,从他们口中了解皮影文化有关的遗迹;2.调查研究法:实地考察现存皮影文化的所属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当地有关文化部门一起寻找遗存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所用道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对其保护;3.资料收集筛选法:整合所搜集的皮影资料,同时邀请皮影方面的专家积极开展学术讨论,从中筛选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剧目,同时加以润色。

(二)创新形式。1.观念创新:时刻把握时代脉搏,要与当下的文化市场发展情况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引领其新的发展;2.舞台技术创新:皮影戏是一门表演艺术,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我们的娱乐方式变得缤纷多彩,而固有的展现方式已经落后了,因此对于舞台技术的创新尤为重要,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演员打造的人物将会更加出色,引发观众、演员与剧中人物感情上的共鸣。

五、结语

传承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作为,一份延续。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是靠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和学习来使其光芒得以延续。在如今“快餐文化”的时代中,皮影戏繁琐的制作工序与演出形式很难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所以创新是其发展和传承的必经之路。就目前我国皮影文化艺术的情况来看,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传承。所幸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也慢慢在内容、表演形式上不断做出新的改变和创新,为皮影的发展扫清障碍,促进皮影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外戚传[M].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

[2]孙楷第.近世戏曲原出宋傀儡戏影戏考(傀儡戏考原)[M].上杂出版社,1952.

[3]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史)[M].第19辑,中华书局,1983.

[4]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5]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韩晶磊,史娟茹.皮影艺术之中国文化观[J].飞天,2012(2).

[7]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J].重庆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作者简介:

赵浦祺(1997-),女,山西省大同市人,学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皮影戏
学习皮影戏表演技巧
我们来演皮影戏
难忘的皮影戏
皮影戏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The art of light and shadow
皮影戏传承者:希望它历久弥新
皮影戏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