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中生长的火热玫瑰

2017-05-18 08:29邱占傲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转变成长

邱占傲

摘 要:90后诗人作为诗坛的“新来者”已经登上了新诗舞台,他们的诗歌作品富有生命意识,对世界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样爱情也在90后诗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重在分析“90后”诗人余幼幼诗歌中的爱情主题,通过对诗歌中情爱主题的分析从而寻找出诗人在爱中成长的轨迹以及对爱情态度的转变以及诗人在爱情中对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爱情主题;成长;转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3

“90”后诗歌是指以90后为创作主题的诗歌作品。近几年,“90后”诗人作为一种新的创作力量登上了诗坛,并且这股力量正在逐渐的壮大,其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他们的加入为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诗坛的活力。同时“90”后诗人由于仍处在成长当中,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90后”诗人如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而在这些“90后”诗人中,余幼幼的诗是较为出色的一个,她的诗歌常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余幼幼,90后诗人。曾用名:零落香。現居于四川。中国90后百强作家风云榜第6名,荣获2009年度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2010年度90后十大先锋诗人排行榜第一名。作品入选《2010最佳诗歌》、《新世纪诗典》、《诗选刊》、《诗刊》、《诗歌月刊》、《诗林》等几十个刊物及选本,连载随笔《幼女要革命》。2016年出版诗集《7年》等。

余幼幼在“90后”的诗人里是一个另类。她的诗以其机智、诡异和尖锐在同代诗人中作出了明显的区别。”她极强的语言把控和情绪节制,让诗歌有了辽阔的精致和约束的放纵”[1]。她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让你抓不到她的想法,她诗句与诗句之间的跳跃与活力,让她冲破了既定的秩序,保持着敏感,使其成为一个诗歌上的革新者。

豆蔻年华,情爱是所有诗人创作时共同的主题,虽然是永恒的主题时时刻刻都被人书写,但是从未使人厌倦,尤其是处于一个花一样年纪的男女,那种对与爱情既紧张又向往的情感,每每翻读都会让我们回到那个青涩懵懂的少年时代。爱情的美好令人辗转反侧,想入非非。我们喜欢诗歌,更喜欢情诗。爱情也是诗歌最为庞大的动力与源泉,诗人在爱情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美好。

一、春风拂面,爱意萌发

对于一个花样雨季的少女,诗歌中自然也是必然会有爱情的出现。无论是情窦初开还是热恋似火亦或是被爱所伤,这一切与爱有关的诗歌自然成了对爱的见证,见证着爱也见证着诗人的成长。而对爱的理解与思考,是余幼幼从少女时代蜕变到青春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在爱中的成长和内心的变化,如《早熟》《初潮》《红》等诗歌都是这方面的作品。

而当爱情刚刚萌芽的时候,女人的敏感,诗人的敏锐让她准确地捕捉到了情爱的发生。怀揣着对爱的幻想与懵懂,用羞涩的口吻写下对爱的初体验“她沉默不语,最后也走向桃花/两腮绯红”(《初潮》)诗人也对爱情有着无限的幻想,想着当爱情到来的时候,自己该如何面对最后下定决断“如果只有一种选择,我愿意/放下体重和思想/从此上路”(《早熟》)这种为爱而放弃全部的心情在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都曾有过,当爱情到来,愿意放弃现在,愿意放弃过去,愿意放弃未来,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决心又是那么的幼稚可笑。诗人和许多未曾接触过爱的少年一样对未知的爱情很迷茫与担忧,她担心“俗套、陈词滥调”所以导致内心出现了一种“在桃花下/总有那么一种不安”(《情书》)。由此诗人便诗写下了这首《惘然》[2]:

男孩不是情人/是隐藏在水壶里的一处烫伤/伤口怀了疼痛的孩子,倒在春天的杯子里/一起哭,一起喝自己的身体/我看不到男孩,也没有挑选过/他口中有关爱情的残渣/那些有待组合的词,生长在/舌头的青苔上/久久地废弃

我们对爱的启蒙大多是来自爱情小说或者影视作品,在那些春花秋月的爱情场景中,在那些鸳鸯蝴蝶才子佳人的模式之下,我们就会认为这些就是爱情的常态,我们未来所遇到的爱情也定是这般的样子。但是现实并非小说、电视剧中那样的美好,在见证过花言巧语、始乱终弃后,这些残酷的现实让诗人开始对爱情慢慢地担忧起来,于是指出“男孩不是情人/是隐藏在水壶里的一处烫伤”。正因如此所以诗人并未一味地沉浸在爱情的盲目与美好中,而是用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爱情。她无法抗拒男人的花言巧语,但是对这些花言巧语却不与相信,这样便让“那些有待组合的词,生长在/舌头的青苔上/久久地废弃”。一首《虚无的过渡》则准确的描述了这一个时期诗人对待爱的幻想:

过去几年,我模仿过他们经历的爱情/放下水果刀和玩具手枪/并且接受我仅仅只是一个失败的小器物/我不能动,只能在原地/从夏天过渡到秋天/很多时候,我相信自己只是一句话/只是被捆绑在骨骼上的肉体/我相信远去的他们,良心依然是空的/我相信自己只是一个过渡句/我躺进虚浮的辞藻,期待一个人/收拾起我的骨骼/那么,我会告诉他:我爱你,但我需要的是/防腐剂

从夏天到秋天,诗人不停地模仿着爱情一直到触摸爱情,清晰地表现出了自我的内心变化和情感成长过程。但是当自己梦寐的爱情到来之时,诗人并没有立刻投身爱的激情,失去理智的欢愉当中。而是沉着冷静的分析自己在这段爱中所处的位置。诗人觉得自己只是“一句话”“一个过渡句”一个并不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内心的迷茫与不确定左右着诗人,或者说诗人对这到来的爱急剧缺乏安全感。于是她发出了心底的信号:“我爱你,但我需要的是/防腐剂”。诗人意在表达出对这份爱的珍惜,期许这份爱可以像防腐剂一样永远都可以保持新鲜,所以我们要时刻维护它,不要被外来的事物所侵扰失去爱的鲜活。

二、寒冰中的玫瑰

爱情的到来,往往是某一个时间在某一个地点,我不经意地抬起头看见了你,从此便再也无法将你忘记。人世间的爱情莫过于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诗人同样也向往这种爱情到来的方式。于是诗人便写出了《给我风吹的眼神》、《未接来电》、《日记》等记录着诗人幻想从在人群中瞥见一眼,到后来坠入爱河的美好过程。

当爱情真的来临,一切都与自己幻想的不一样。当那人真的带着无限的魅力闯进生活,这种如河水泛滥般的感受任谁都无法抵挡,正如诗歌《给我风吹的眼神》中所写的:

遇见你的时候/取水之人,宛若洪荒/我未能躲过陶罐上深埋的眼神/你身上的水泛滥了又泛滥/取水之人,继续取水/水边的少女在水中游荡/仿佛在寻找那个装下你的套罐子/仿佛风吹走了她的眼神

当“遇见你的时候”“仿佛风吹走了她的眼神”,他带着无限的魅力吸引着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少女对那个取水的男子一见钟情,这仿佛梦一样的相遇,让少女情不自已。她愿意化身一条水中的鱼,游进他装水的陶罐。这种跟他走的冲动既生动又大胆,但无奈并没有那陶罐来盛下她对他的爱意,但从此少女的眼神便不能再从取水之人身上离开。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想法便将少女情窦初开的状态摹写得十分生动。读到此处,我们就好像化身那少女,见到了我们心仪的取水之人。心中不自觉得会生出那样的冲动与羞怯。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在爱情刚刚来临之时的那种羞怯心理。

所有的爱情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即相遇——相知相爱——分离。而在相知相爱中我们都会为对方奉献出许多我们的第一次。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偷尝禁果。而这些的第一次都会成为我们回忆中的一个无法忘记的时刻。“你第一次看我哭/变成小女人的模样”,“第一次成为/你骨骼环绕的中心”(《第一次》)。这些第一次都会让彼此更加珍惜彼此,更加了解对方,这些了解也会成为爱的养料滋养爱的生长。如小诗《齿》:

在你的口腔里/留一个做梦的位置/我好安置一排未成形的幼齿/因为今夜的无法抵抗/它们刚长出来/拥挤在一起/分泌着爱的浓浆/因为那些穿不透的过去/拒绝吧枯萎的回忆/含在嘴里/拒绝每一次/对陈旧时间的抚摸/你可知道/坚硬牙齿的背后/必定有柔软的舌头/或许因为软弱/退居到躲不到的地方/好让我们用牙齿/去保护/每一次的相爱

人们说爱情是脆弱的,需要两个人的精心维护。无论是爱的萌芽还是爱情之花开到最浓烈的时候,彼此都需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所以诗人将爱情比作牙齿“在你的口腔里/留一个做梦的位置/我好安置一排未成形的幼齿/因为今夜的无法抗拒/他们刚长出来/拥挤在一起/分泌著爱的浓浆”。牙齿总有长到成熟的时候,爱情也会到达坚不可摧的时候。“你可知道/坚硬牙齿的背后/必定有柔软的舌头/或许因为软弱/退居到躲不到的地方/好让我们用牙齿/去保护/每一次的相爱”。诗人坚信坚不可摧的爱情就像坚硬的牙齿一样会守护者彼此心中那个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以爱情做武器,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正是诗人这个阶段最好的体现。

所有在热恋中的人都是疯狂的,他们可以以爱之名忘乎所以、肆无忌惮。他们以爱之名侵占对方的身体以达到另一种狂欢。他们以爱之名不计后果的相爱缠绕不断地消耗着爱情,消耗着彼此的耐心。而诗人却保持了另类的冷静,她内心依然被爱燃烧的火热但是对待爱情她却有着不同于人的冷静。就像诗歌《成长》中说的:

很害怕,也很矛盾/即使隔着避孕套/也不敢去触碰/我觉得那块橡胶/怎么也装不下两个人的不成熟/我们还是别做吧/不要试图把大腿掰开/母亲听到后会哭的/因为这不像她的孩子/她的孩子那么干净/原本那么纯洁

在爱中的人们都以为最能表现爱对方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对方,当水乳交融之后的确会给爱情加了一把催化剂,但是这无非是一种加速消耗爱情的方法。当爱结束之后都会对这些无可挽回的伤害后悔,最后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卸给自己的幼稚与不成熟。所以诗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她十分冷静的对待了这件事并将一切及时的阻止。她“很害怕,也很矛盾”即想偷尝这禁果,但是有怕禁果有毒,“即使隔着避孕套/也不敢去触碰/我觉得那块橡胶/怎么也装不下两个的不成熟”。诗人很早的察觉这种冲动并将这种冲动归结为“两个人的不成熟”这一点是很难的,毕竟在爱情的催化之下,人很容易的就会失去自己的理智,一切不切实际、无法想象的事情,在那一个瞬间都会变得异常的合情合理。就像是一朵娇艳的玫瑰正开得火热,谁会忍心将它遏制?而诗人的理智与冷静就好像一朵开放在寒冰中的玫瑰一样,开放的依旧火热,但是并没有到因为这火热而将寒冰融化半分。

三、当爱已成往事

一段未知的爱情总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以结束告终。当爱已成往事一定会让人能够成长,催促着我们成熟。所以当“那个人带着爱情离开/那个人只是旁白之中的过渡”“那个人不属于现在/那个人的记忆挂满了风筝”(《后遗症》)时,诗人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因为爱情的离去而做出一系列颓废的事情。就像对待她炙热的爱情一样,爱情的离去她依然可以保持着不同于同龄人的冷静与理智。

当爱已成往事,诗人开始内观自身希望以此能够找到让字段爱情失效的原因。“吻这个人的下巴,输掉的是温柔/吻这个人的眼睛,输掉的是泪水/吻这个的胸口,输掉的是/内心放映的一次热恋/彼此相望于天涯/因为年轻/输掉了誓言”(《缠绕》),诗人认为“彼此相望于天涯”全是“因为年轻/输掉了誓言”,因为年轻所以冲动,因为年轻所以可以不用对许下的誓言负责,因为年轻所以不珍惜每一次的爱。与其说是诗人足够冷静,不如说是诗人原本对于爱情就存在着一些悲观的因素。如《厌》中说道:

你也许喜欢/我洗发水的香味/也许喜欢/我平静时抽烟的样子/但你/追逐不到我的脚步/你会讨厌/我洗发水不变的味道/讨厌/女人抽烟/讨厌我这个人/一直不离开

这首诗写于诗人的热恋之中,诗人直接明了的话语说明了“你”所谓的喜欢不过是暂时的。“你”喜欢我洗发水的味道,喜欢我抽烟的样子,喜欢我陪在你的身边,这一切都代表了你爱我。然而“你”开始讨厌我不变的香味,讨厌我抽烟,希望我离开,就像你不再爱我一样。你所说的话不过是一时兴起的谎言,包括你所说的爱在内。对爱情的悲观让诗人提早适应了爱情的离去,就像一个生命悲观的人在失去生命时一样从容镇定。诗人内心笃定“不是所有的爱情/落到地面/都会入土为安”,在爱中诗人慢慢地成长,诗人对爱的理解与感悟也不断地深入,不再像一个懵懂未知的少女一样盲目地去爱。

四、从女孩到女性

所有女孩都在一次又一次的愛情中受伤,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爱中成长,从女孩到女性的过程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诗人在经历过爱的萌芽、开花、凋谢之后,看待自身的视角便开始慢慢地从女孩转变为女性。她开始关注在爱情中出于弱势的女性群体,并且同情她们,在同情她们的同时也在同情自己。这种女性弱势地位在诗歌《谋》中表达的十分到位:

他说要把爱情/放在内心的银行/等它慢慢贬值/他总在这个时候/渴望话语权的胜利/不动用生殖器官/便困住她一生一世

诗人认为男人们以一种爱情拥有者姿态,以爱情的名义来无情的绑架女人。他们并不在乎爱是否新鲜,他们只要掌握了爱的话语权,女人便会因为他们爱的话语守在男人身边。短短的七句话中,诗人透露出在爱情中女性是受害者的立场,暗喻女性比男性更懂得爱情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男人的薄情,诗人对女人“延续几年/被无数男人从心底呕吐出来”的悲惨命运十分同情(《许愿》)。因为诗人对女性性别意识也越来越敏感,开始返璞归真在更高的生命视点上思考、审查着人生,发现周围生命事物的独特的内涵,也开始渐渐的领悟到了作为个体所蕴含的许多意义。而出于对女性性别意识的思考诗人写下了《女人是自以为是的麻雀》:

她们把身体送上惊恐的枝头/从容地裸露着过冬/如果可以扔掉心,最好/和石头混在一起,让人无法辨别/母亲是女人的一种类型/面对骨肉,她们把骄傲缩回翅膀里

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借他物来内观自己,或者说这首诗是以自己来推断出他人。在小鸟与女人之间,诗人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因此以这个共同点来相互比拟,相互关照。而诗的结尾说道“母亲是女人的一种类型/面对骨肉,她们把骄傲缩回翅膀里”这样又说明母亲是女性中的一种特殊群体。后一句则明确地表明母亲对自己儿女的那种牺牲是伟大的。这是对母亲伟大而无私精神的礼赞与歌颂。

结语:

有些人的爱,像风,看不到,却感受得到,有些人的爱,像玫瑰,看得到,却无法触碰。爱情在人的生命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爱情两个人相遇,同样也因为爱情,两个人彼此相忘于江湖。在缘起缘灭之间在其中的人们都在因爱受伤,却也因此成长。诗人余幼幼在爱的体悟中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尝到了其中的苦涩。就像玫瑰花瓣一样入口甘甜,咀嚼几次开始略带苦涩。而诗人十分难得在面对爱情的糖衣炮弹时刻保持冷静与理智,不至于让自己在爱中迷失了自我。诗人所表现出超过同龄人的成熟的确让人感叹,并凭借女人的敏感,诗人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诗人开始对女性意识越来越关注,这就让她的诗歌更加有内涵,表现出更多深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路平:《90后诗歌研究》,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5.5.

[2]余幼幼:《七年》,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10.

[3]黄书恺:《关于90后诗人的诗及心灵问题的一封信》,《山东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1期.

[4]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妇女研究轮丛》,1997年第1期.

[5]王家新,孙文波编选:《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刘波:《在超越和创新中登场——论90后诗人与诗歌》,《诗选刊》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转变成长
论艺术院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