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分析

2017-05-18 09:38李蒙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

李蒙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与个人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媒体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趋势、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内容分析法;新闻报道

0引言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一边则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根据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成为人们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

本文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媒体在2013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从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篇幅及版面等内容进行统计,从而分析在“最难就业季”中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发展趋势、特征及所存在的问题。

1研究过程

1.1研究对象选择

《中国青年报》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选取该媒体对“最难就业季”中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比一般媒体更具有代表性及权威性。6月、7月作为传统的毕业季,同样也是大学毕业生新闻舆论的高峰期,所以,选取该两个月以“大学生就业”作为主要议题进行抽样共获得71篇相关新闻研究样本。

1.2研究结果分析

1.2.1从消息来源来看

在71篇新闻报道中:(1)来源于政府的消息有25篇,所占百分比为35.21%,数量最多;(2)来源于其他的报道,“其他”包括个人的评论及消息来源不清的报道,有16条,所占百分比为22.54%:(3)来自学生个人的消息报道,包括对于学生的专访或采访等,13条,所占百分比为18.31%;(4)来自于校园及企业的新闻报道,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49%及8.5%。

若仅仅从此结果来看,可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1.2.2从报道体裁来看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在71篇新闻报道中:(1)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消息最多,达到33条,所占百分比为46.48%;(2)深度报道,包括对于企业、学校或是学生个人的专访,调查性报道为24条,所占百分比为39.44%;(3)大学生就业的个人评论有10条,所占百分比为14.08%。

总体来看,《中国青年报》在大学生最难就业季中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形式多样,满足读者的多样需求:内容较短的消息带来最新的快讯,深度的报道作为专题深入探讨问题,据统计,该报设有青年创业者及大学生村官的板块。可见,该报纸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1.2.3从报道篇幅及版面来看

相关报道中:(1)200字-800字的报道出现频次最多,为42次,所占百分比为59.15%:(2)800-2500字的报道,内容主要为学生创业的深度报道,出现频次为30次,所占百分比为42.25%。(3)200字以下的报道所占比例较低,仅为1.41%。

除此之外,由于该报纸的版面内容丰富,一周内每天的版面有所不同,通常01版面为要闻,统计共有14篇报道,所占比例为19.72%;其次还设有青年创业者及大学生村官专版报道相关内容。

1.2.4从报道内容来看

将相关报道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后,可大致归为以下几类:(1)政府政策所占数量最多。有22条,达到30.99%;(2)学生创业的个案,15条,所占百分比为21.13%;(3)校园新闻出现频次为9次,所占比列为12.68%;(4)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则为8条,占总数的11.27%;(5)关于企业的帮助及社会活动(如西部计划)及媒体进行的调查所占比例均相对较少,仅有6条,占总数的8.45%;(6)社会活动及其他新闻,出现频次同为4次,所占比例为5.63%。

1.2.5从报道立场来看

根据可知对相关新闻报道的立场统计可知,71篇相关报道中绝大多数为正面立场报道,所占百分比为61.97%;处于中立及难以辨别的分别为19.72%及12.68%;负面的仅为4.23%。

2《中国青年报》最难就业季有关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的特征分析

2.1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特征分析

最难就业季中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对策主要有:自主创业、走向基层。

随着最难就业季的来临,在面对毕业生人数增加及岗位缩减的现实,政府更多地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上述相关报道中,不论是在政府政策解读方面还是个人案例中自主创业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根据统计共有20条报道涉及到了创业。

除此之外,政府及学校还鼓励高校毕业生能够走向基层,建设边疆,如:南开大学奖励基层就业毕业生、近6.5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2013年西部计划等相关报道涉及到这一主题,统计数量为14条。

由此看来,相关报道与国家政策较为相符,反映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

2.2大学生就业问题地区特征分析

为了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各个地方都积极提出有效措施来引导毕业生就业,而在不同地区就业政策有所差异。边疆地区为了多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不仅提供了较多的岗位也提出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如:宁夏选聘564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银川创业不限户籍享八大扶持政策。

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则是投放基金来助力高校毕业生创业,如:广东的10亿产业基金助青年创业、大连YBC发放创业扶持资金逾千万等。

总体看来,不同地区的就业政策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了本地区的发展状况。

2.3大学生就业问题主体特征分析

大学生作为就业问题的主体,各种报道自然围绕这个主要群体进行了展開。其中表现出的趋势是:相比于高校毕业生,职校学生在最难就业季中逆袭,更受企业青睐,

如:在上海48%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满意、职校生“逆袭”最难就业季等报道无不反应出职校学生就业形势较好,究其原因为职校对于职业能力更具有针对性,部分高校学生往往更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这个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事业单位都开放见习岗位供毕业生进行相应的实践以便日后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3《中国青年报》最难就业季有关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

3.1政策解读容易,落实未必容易

尽管在抽样的71篇新闻报道中,无论从消息来源或报道内容来看,政府政策的广泛提出表现了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但这些政策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相关媒体还需走访调查。实际生活中,往往存在更多的现实问题,与理想有一定的差距。

3.2过多的关注创业成功的个案容易造成误导

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个案很多,而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成功。尽管相关政策确实推进了毕业生的创业,但过多的成功案例往往会形成一种假象,容易对年轻的创业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

3.3在众多报道中,正面报道占了很大的比重,负面报道微乎其微

不可否认,媒体应当引导社会中的正能量,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上的鼓励从而使他们自信地踏入社会。但现实中,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所面临的负面问题也理应获得一定的关注,如女大学生求职遭到歧视,非名牌学历受到质疑等。对此,媒体的透明报道往往能够督促各用人单位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保障相应政策的顺利实施。

4结语

总体来看,对于最难就业季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新闻报道基本上契合了当今的社会形势。作为一个关注青年群体的重要媒介,《中国青年报》可站在青年群体的角度理论结合实际,为他们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客观地对青年群体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通过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法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