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阳“心性说”与其诗歌创作探讨

2017-05-18 12:35张颂华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

张颂华

摘 要: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学者李元阳,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尝试从李元阳的“心性说”切入,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重点探讨其“心性说”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李元阳;心性说;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2

明代中后期,由于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云南形成了士阶层,由这群人推动起了云南文学的繁荣发展,并将云南的文化风俗和中原文化习俗相融合,形成了独居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李元阳作为白族的学者,拥有多重身份,文化繁荣发展的推动者之一,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学者和大文学家之一。李元阳对明代云南本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一、“心性说”的哲学

明清是我国科学经验总结的时期,思想文化领域进入到宋明理学的后时代。由于明清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权利逐渐扩大,对于文化的专制导致文化思想出现僵化状态。李元阳的心性哲理说,从某种程度上,是逆时代文化潮流的表现。

明朝是我们国家集权制度的重要时期,各种弊端显露出来,矛盾也频频出现。李元阳是众多人中的先锋之一,他一直都保留着与中原文化学者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处在云南这一片特殊的文化环境的氛围中,能很好地坚持住自我完善的追求,积极地把佛家和道家的修为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富有个人色彩的“心性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李元阳,对其诗文及体现出的艺术精神的研究有了较多的成果,但未对其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基于李元阳在明代云南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李元阳的研究也必然会不断地完善着。

李元阳的“心性说”不仅构建出最完整的思想体系,还彰显出个人的独特性:融合了儒教、佛教、道教三家之精华,自成体系,成就一家之说。李元阳的《心性图说》一书已失传,只有《心性图说》一文,虽只有数百字,却简明、扼要、易懂。李元阳巧妙地借鉴了格物致知的哲学原理,使其理论更具独特性,在当时达到了云南研究儒学的最高成就。

二、“心性说”的含义

在已经丢失的《心性图说》一书中,李元阳相当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们可以结合现在保留下来的《心性图说》一文和诗词,来进一步地理解他的这一思想体系。

1、“心性说”之“性”本体论

李元阳在“心性说”中阐明:“性”是每一个人命里长期存在着而不会毁灭的东西。其实,在李元阳的眼里“性”就是不会死的东西。“性”不会因为在年少的时候昌盛,同时也不会因为年纪大了而衰弱,更不会因为生存而将留下,还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不见。性和心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心是因为物而来的,物要是消失不见,心也会随着物而消失。“性”则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崛起也不会毁灭的一种存在物,不管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物都不能干涉到它的存在,“静”的存在的状态就是它最根本的存在。所以,李元阳认为,“性”是不会随着世间万物而随之生存或者灭亡的,在此期间的变化对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影响。

2、“复性即是致知,性复即是知至”的认识论

在对最基本的“性”的本体论阐述基础之上,李元阳进一步提出“复性即是致知,性复即是知至”[1]的认识论。李元阳所提出的复性,其实同样也是让所有人在生下来就具有良知的认识。在李元阳看来,只要能真心诚意地做好每件事,就能达到他所说的“知至”[2]了。我们看到在李元阳的“心性说”中,存在着性、心、意、情,这是四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性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所处位置最高;心比性差一点儿,如果能及时补救,就能得以完善;意又比心差了一小截,在此能够有效的得救,也可成为大师;到最后的情,完全就没有可救的意义了。对格物致知研究理解的过程当中,李元阳不仅对“知”进行了辨别,而且还对“识”也同样进行了分辨。由此可知,李元阳已经对“识”的作用彻底地否定了,其实也是对他所说的“性”的认识和理性之间没有办法把握的主体。

3、“心性说”对作者心灵的暗合

心性说的诞生和王陽明与陆九渊的心学理论有关,都是在宣扬心外无物,心在主观世界的主导作用。我心便是真理,心外是无物的,提倡通过内心的反省从而改变到世界。在李元阳的诗歌中,“心性说”里强调“心”的作用的观点随处可见,这暗含了作者放荡不羁、心外无物,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元阳的诗歌就是心学在诗歌方面的拓展,作者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了一个诗歌化的想象模式,从而呈现出无限大的心灵创作空间。

三、“心性说”与诗歌的创作

每一个正常人都会用思想来指导着自己的行为,甚至会用同一的思想贯穿一生,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实践中也是如此。

“心性说”的哲学是李元阳思想体系中的基础,其文学创作是在对“心性说”进行阐述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手段。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文人和学者,曾经对李元阳的诗歌及诗歌的艺术精神有过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只有在“心性说”与其诗歌创作关系的探索上还没有达到系统性和透彻性。

这个部分我们借鉴了学术中关于李元阳问题的探讨及在对其“心性说”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李元阳各个时期的各种诗歌作品,讨论诗歌创作和“心性说”在内容上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李元阳从为官到退隐,一直都保持着与当时的作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和他们进行不断的学术交流中,他能够汲取到中原文化的精华,重点以云南大理的山川景物、人文风俗为写作对象,呈现出云南文学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1、对“心性说”诗歌的表达以及独特的认知

言为心声。李元阳用文章阐述了“心性说”的理论,同时借助于诗歌创作的形式,直接去呈现“心性说”的内容,完美地传递出他对“心性说”的个人独特认知。

2、山水诗歌对“心性说”的体现

李元阳诗歌创作中最高成就的代表是他的山水诗作。他的山水诗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类型,巧妙地以大理独特的山水景物为中心,给读者绘制出了一幅幅秀丽的图景。李元阳喜爱山和水,喜欢写作山水诗,这不仅仅源自于大理的美丽的风光,更是与他的祖先遗留下来的“爱恋山水”[3]的家风有关系。

李元阳的山水诗歌的创作,延续的是刘勰的关于山水文学“得江山之助”的理论主张,不断地用丰富的山水诗歌创作验证着刘勰的理论。李元阳认为山水能给人某种人生的启迪,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泛洱水》一诗中,他描写泛舟洱海时,情景交融的场景:

柳青春已半,晓日初曈昽。洱波三万顷,轻舟泛长风。琉璃泻万古,灏气开鸿蒙。风恬水无波,一镜涵虚空。澄明万象丽,照耀金银宫。中流棹謳发,心与境俱融。雪岭玉嶙峋,影摇尊酒中。明君迈三五,贤哲登三公。迂疏得自适,海窟寻渔翁。东风吹岸花,蒲帆逗芳丛。手绾碧树枝,目送高飞鸿。忆昔此水涯,建立多英雄。浩歌一洒泪,天地无终穷。

在数量众多的山水诗歌中,李元阳都能够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山水形态,在山水中巧妙地融入作者独特的体验感受。

3、写隐居生活诗歌中“心性说”的体现

李元阳的“心性说”里提到过:“性”是每个人生下来那一刻就具备的,人生而静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觉、真我[4]。查看李元阳的诗歌,与“性”几乎处于同一地位的是“天命”、“良知”、“真我”等等,这些也经常会以“静”的存在状态出现,这种“静”是隐居生活的宁静和闲适结合后而生成的。李元阳归隐故里后,大多数都居住在自己的游园里,或者是僧道朋友的家里,在他研究心性之中过着舒适的田园生活。

四、探讨“心性说”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就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研究成果,对李元阳的“心性说”的探索中,“当代学界,是看着诗人的诗文的多少来决定的,研究心性的学者却很少[5]。”因此,对李元阳“心性说”的研究仍然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深入地去探讨“心性说”的产生及根源和内容,都会对明代文化的研究产生不小的影响力。明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云南形成了士阶层,由这一群人共同地推动起了云南本土文学的发展及与中原文化习俗的交际和融合。这一切都在李元阳的文学创作中反映了出来,是具有很大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的。

2、李元阳是明代云南著名的白族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对儒学的研究和探讨代表了云南少数民族学者、作家对中原文化所持有的开放态度和最高成就。

3、目前学术界里已经有了大量关于李元阳的研究成果,但对其“心性说”与其诗歌创作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大量出现,因此,这些都值得学者去加以研究和探讨。

云南本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历来是学术界颇为重视的领域,但又是极为繁杂的部分,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残缺,导致我们的探讨很难深入下去。因此,对李元阳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发展云南本土文化开辟出一条借鉴的道路来。今天,加强对李元阳的研究不但可以发掘、完善和丰富大理本土文化的历史资料,还可进一步让大理的白族人民更加注意和吸收到汉族文化中的精华,促使他们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发展开阔的眼界,为保存、发展和建设地方民族文化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同时对云南历史上的其他名家以及对云南文学、文化上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释:

[1]白建忠.论李元阳的《心性图说》[J].孔子研究,2011(1):47-54.

[2]龚友德.白族哲学思想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159,161.

[3]曹富美.李元阳“心性说”与其诗歌创作[D].云南大学,2013.

[4]李乾夫.论白族钜儒李元阳的心性说[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9(00):62-63.

[5]陈斐.当代诗词研究的反思与前瞻[N],中国艺术报,2014-8-18.

参考文献:

[1]曹富美. 李元阳“心性说”与其诗歌创作[D]. 云南大学, 2013.

[2]李元阳.《李元阳文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文勋.《白族文学史》(修订版)[M].昆明:云南出版社,1983.

[4]王艳萍.《李元阳年谱》,《西南古籍研究》[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5]王艳萍.《李元阳交游考》,《白族文化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孙秋克.《明代云南文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李薇,《论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的心性说》[D].2005.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
论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论苏轼诗歌的孤独体验与归依体验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苏过的道教情结与诗歌创作
送学生一方舞台,展学生多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