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因及对策

2017-05-18 13:21邓秀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对策

邓秀兰

【摘要】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给教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特别是中学,不少中年教师已感到困惑和不适应,慢慢产生职业倦怠。中年教师往往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帮助其克服教师职业倦怠,这对于中学中年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从中年教师自身的视角分析其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而探讨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学中年教师 职业倦怠 个人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94-01

人们往往把35-50周岁的教师群体称为中年教师[1]。笔者曾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中学做过调查,发现不少中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然而受职业倦怠的困扰,不少中年教师慢慢不再对工作抱有热情,不再对学生有爱心和耐心,也不再注重个人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众所周知,职业倦怠如病毒,一旦出现,就会给中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关注中年老师,帮助他们成功度过职业倦怠期,值得社会及个人的广泛重视。

一、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及其内涵

目前最为各国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 & Jackson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2]。在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中,他认为职业倦怠应该包含:(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自我效能感丧失,或时常感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二、中學中年教师的困惑及职业倦怠个人成因

(一)知识枯竭。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中年教师大多已形成一系列和过去时代相对应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策略。然而,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技术速猛发展,课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由于年龄等原因,中年教师的转变和适应能力的确没有年轻教师强,而且他们平时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及自己专业发展,这让很多中年教师感到力不从心而产生恐惧,甚至职业倦怠。

(二)多重角色的冲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教师扮演着多个角色,特别是中年教师,除了是社会的代表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学校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也是父母的代理人和儿女的养育者。因此,中年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同时也承担着抚养孩子、照顾老人、料理家务的重担。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在家庭,家人需要他们的陪伴;对自己,他们还需要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成长等。多重角色的冲突往往使得中年教师不堪重负。

(三)人际关系的失衡。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领导的关系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当学校氛围好,尊师重教,上下级、师生间及家校间相处融洽时,教师就会有安全感、自信心。这有助于缓冲其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降低教师倦怠状况的出现。否则,一个人际关系恶化、缺乏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四)自我评价和价值取向降低。中年教师有的因身心疲惫,健康透支而停下,有的因专业发展动力不足而停下,也有的为了保住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而获得的现有的职称职务,存在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惰性;不能晋升者或横向流动者就更缺乏自信心和创造欲望,有的只是得过且过,仅仅把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会产生厌教心理,他们丧失了教师职业自豪感。

三、缓解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个人专业的发展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开阔的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教学必然捉襟见肘。因此,要立足于知识更新迅猛的当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专业发展目标,并为此目标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创新能力。当然,当中会存在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但只要我们有自主发展的意识,乐于接受和承担,压力就会变成动力,课堂也会变为科研的基地,从而实现科研与教学相长。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与中学生沟通时,不要老是站在家长的角度,采用说教的口吻。要学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做朋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经常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亲其师,信其道”,中年教师要努力凭借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爱上自己和自己的课。利用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

2.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和协作,争取领导的信任和肯定

首先,与同事相处时,要坦诚相待,心胸豁达,营造出和谐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让人工作起来充满信心。再次,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做让领导放心和信任的下属。其次,自己也要充分地信任领导的工作能力,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时能及时与领导沟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要及时地寻求支持和帮助。

3.与家长建立良性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在工作中要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往往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及教师如何促进孩子取得好成绩,其他因素都不重视,这样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被忽视,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情感。所以教师要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共同努力,从而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学会积极的应对技巧

中年教师因长期的生活磨砺,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面对压力和困扰时,通常会选择默默承受。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只会导致倦怠程度的加深。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中年教师都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式。如: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社交活动和健身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个人的心态。同时,要学会多与人沟通,学会释放自己,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抑制倦怠滋生的目的。

四、结束语

解决中学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作为中学中年教师,也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使命,端正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努力克服或远离倦怠心理,树立好自己美好的师者形象。

参考文献:

[1]周俊.教育管理热点案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7.

[2]魏梅霜.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0(4):38.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对策
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