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民俗

2017-05-18 13:33杨晔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灶王爷秧歌长辈

作者简介:杨晔(1993-),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小年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传统节日“祭灶”。在这天我们要送灶神到天庭中回报人间的事情的,所以家乡的老人们把灶王爷的画像前摆上供品,点上香炉,祈求灶王爷来年给民间百姓带来丰收之年,带来丰衣足食的福气。当然灶神糖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神糖就可以粘主灶王爷的嘴,让他之说好事,不说坏事儿。回宫降吉祥,一说是灶王爷回宫给吉祥,一说是如果只说好事,我们小老百姓就好好供奉你。

当然,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节约的优良传统,在一年中灶王爷在灶台旁无时无刻不在监督人们,而当把灶王爷送走了之后,也就获得了杀鸡宰羊的权利。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平时灶王爷在的时候,规定了很多地方不可动土,而到了今天,人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打扫房间了。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传说中玉皇大帝要下来查访,人们吃豆腐渣表示清苦,以企盼玉皇大帝给人以更好的恩德。被玉皇大帝查访后,才到了我们可以准备极其丰富食材的日子。

腊月二十六,杀猪宰羊。在这一天是做肉食品的日子,如煮肉、蒸肉、炸肉丸子等将买来的肉分类做成多种菜肴。

腊月二十七,杀鸡宰鸭,赶集市,购置年货。采购鸡鸭鱼肉及海产品,做成熟食品,待春节食用。

腊月二十八,做年糕、蒸花馍贴红纸,以桃木驱邪。

腊月二十九,旧俗是给先祖上坟上供,祭奠祖先,缅怀先人。

二、除夕

腊月三十,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除,即去除之意;夕,就是晚上。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这天,一早起来,大家就要贴春联、门神,挂年画、灯笼。等到晚上洗了澡,再穿上新衣服,取万象更新之意。晚上除夕年夜饭,也是全家人十分重视的,从腊月一家人就开始准备了。吃年夜饭也是有讲究的,一家人要围着圆桌吃饭,取团圆之意。饺子也是年夜饭必备面食,民间有句俗语“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可见饺子在传统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另外,必备菜式,还有鱼,取义“年年有余”,也就我国传统农业社火中,老农企盼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家里还有余粮,当然其现代意义自然也有一定的变化。

自古除夕就有通宵不眠的习俗,除夕守岁在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它的意义在于祈求家里长辈长寿。

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三、大年

这里取,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经过除夕,在这一天的零点,大家会点燃烟火,以驱逐年兽。

说到年兽,它是中国古代神话吃人的怪兽,在每年开年总要叼走几个孩子,但它唯独害怕鞭炮,所以一过午夜12点,大家都要放炮,驱逐年兽,保护来年一年平安健康。

凌晨等到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大家走过床,之后开门还要再放一次鞭炮。即取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孙子孙女在这一天,要向家中长辈拜年,说些吉利话,一般都是对老者的祝福。而长辈们要给小辈人以压岁钱。岁”与“祟”谐音,祟一般就是鬼祟。中国古人认为,鬼祟做祟才会招致病灾,因此,将钱分包在红色纸包中,送个小辈,以表对晚辈的保护与爱护。

当然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压岁,是晚辈赠与长辈的,这里的岁就是年岁的意思了,是晚辈企盼时间过得慢些,从而可以和老者共享天伦。

到了初二,一般是嫁了的媳妇回娘家的日子,也是这一天,外孙要给外公外婆拜年。

在有些地方还有占岁一说,即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四不杀羊,初五不杀牛,初六不杀马,初七不行刑的风俗。等到初八,是谷日,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无雪,那就意味著来年将会顺风顺水。

并且,在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的,怕惹来“扫把星”,破财,扫走运气。大约等到破五,也就是初五之后,才开始劳动。

四、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下元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秦朝。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欢欢喜喜闹元宵,在吕梁山区,大概从正月十四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花车游街。等到十五,各大伞头秧歌队伍,开始斗秧歌,整唱词。曾听过几场柳林秧歌,大致都是说些好的东西,一人唱罢,一人接,谁接不上,可就是输了,可以说这些唱词大多临场发挥,能准备的东西很少,而且必须句句押韵,朗朗上口,次才会被听众所喜爱。

在当地,秧歌好唱,伞头难求,一个好的伞头,十里八乡竞相邀请,能当了好伞头的人,大多都是有天赋的。

另外在,元宵节还有赏月一说。月亮自古在我国就有着团圆的意味,“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景愿,都是在月亮下产生的。作为开年最初的一次圆月,自然不会被国人忘记。

因此,在元宵节出门赏月就成了这一天必须做的事情。

当然,除了赏月,街市上还会放很多灯火,这些灯火彻夜不息,因此元宵节又名“灯节”。

我们总有欢欢喜喜闹元宵之说,闹一个词儿,也恰到好处的说明了元宵节的氛围。在这里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当然戏剧表演也一定会出现在这一时候。

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好的载体,它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重要媒介。

猜你喜欢
灶王爷秧歌长辈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昌黎地秧歌
长辈篇
灶王爷的“脸谱”
长辈们的教诲
敬灶王爷的传说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灶王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