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5-18 13:47王丽囡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学科竞赛三位一体

王丽囡

【摘要】本文介绍和分析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多次组办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的经验做法,阐明学科竞赛对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提出构建“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和培養成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三位一体 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JG012160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26-0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当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探索能力的欠缺,创造力不足。学科竞赛是在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考察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列化活动[1]。学科竞赛在推动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促进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2]。

一、“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定义

“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培育创新实践型人才为目标,推进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时,学校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推动学科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整体,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保证和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

1.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设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顺利开展,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大力推动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近年来,按照市教委和天津师范大学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推出了“A+B”新课程体系,力图体现“巩固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精神。“A+B”课程体系中第一层次“A”课程是文学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重点教授学生基础的文学理论知识;“B”课程是由文学院教师承担开设的校通识公共选修课:文学院教师以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为契机,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开设了包括《中外文学经典与文学精神》在内的多门校通识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应用文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的课程编排思想,在文学经典作品的讲述过程中凸显出中外文学的基本精神;积极开设《格律诗创作》、《文史工具书使用》等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古典书籍的阅读与使用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建立以注重实际问题解决为原则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教学方法改革,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其实质是运用现有的文学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加工,进而形成文艺新思想、文学新作品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通过学科竞赛的开展,文学院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授课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文学与文化乃至人生的进一步思索与探讨,培养了大学生演讲口才、表达交流、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团队在授课教师的带动下进行文学创作,总结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形成以学以致用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体系。新时期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学科竞赛是运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创新的比赛。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包括人文知识问答、七步成诗、即兴说理、人文演绎等多个环节,文学院鼓励教师了解人文类学科竞赛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除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讲述外,积极将符合人文竞赛主题的开放教学内容带入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文学院新增加了教学内容“古诗欣赏与点评”、“聚焦人文”,即是以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为依托,前者在欣赏古代优秀诗词作品的基础上,从格律诗的韵律、平仄、对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后者则是以人文关怀和人道价值为诉求,将传统文化资源与个人直观体验相融合,发挥艺术灵感,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及舞台经验,为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演绎提供支持。

4.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包括:(1)多年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自人文知识竞赛开展以来,文学院每年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比赛的准备和参加过程中欣赏和学习古典诗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创办了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开展如中华文化节展演、传统剪纸艺术欣赏等活动。(2)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活动。文学院先后成立了学生国韵京剧社、芦笙文学社、阳光剧社、中文导报微信号等,吸引对京剧、话剧、文学创作等艺术表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定期举行校园演出,培养了一批具有原创能力、国剧专长、国剧底蕴的人才。(3)邀请知名学者进行文学讲座。文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高水平学者来校进行文学讲座,学生通过讲座以及与讲者的交流,体会高雅艺术的魅力,陶冶人文情操。

5.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制定以反映实践过程为标准的成绩考核体系。成绩考核是影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学校对大学生的本科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认可度。传统的成绩考核体系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标准,容易忽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为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实行新的成绩考核方法。文学院以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为契机,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策略为:(1)完善课程创新,设计出集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剧本创作等各方面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案,并增加实践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2)对于在校内外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同学,依据奖项的不同等级在其课程总评成绩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并在大四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中,给予学生相应的创新学分加分。

三、“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成果

“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推进实施,在实施中完善模式体系,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如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选手为例,其连续五年获得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天津赛区参加华北五省 ( 市、自治区) 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三次。队员创作的《惜春》等诗词获得“最佳格律诗”奖,《此去经年》、《止楚攻宋》等原创剧本获得“最佳人文演绎”奖。历年参赛的25位选手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研究生深造者达10余人,去往法国等国家留学深造者4人,从事文学创作与教育者11人。其中参赛选手陈曦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难绾集》、《隔日沉香》、《指缝里的太阳》、《青少年文学殿堂》等图书,主编《开在心中的花》、《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等丛书;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魅力诗人”、“九零后十佳诗人”、“天津市十佳大学生”、“天津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参考文献:

[1]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2]黄小莹,王亚萍.试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J].成人教育,2013,313(2):35-36.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学科竞赛三位一体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