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师模式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017-05-18 13:55姚雯吉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

姚雯吉

【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性非常强的专业,十分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相关实践类课程比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也的确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我们尝试在实践类课程中引入业师,即行业内的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规划、实际教学、教学评价和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取长补短,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展开实践教学,同时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进行积极尝试和准备。本文主要以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模型制作》为例,探讨业师进课堂这一改革模式在实践类课程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行性,以及后续的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合作。

【关键词】业师 实践课程 建设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35-02

随着浙江树人大学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各专业在充分结合目前发展态势和趋势、环境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思考专业培养方向和定位,从而展开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尝试,工业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也因其特点和巨大的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培养目标引导下的课程建设问题。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出专业人才,因此教学绝对不能脱离行业,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我们的培养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快速发展的科学和技术为设计带来无限契机,也对我们的设计师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紧密对接行业的教学将会成为趋势和合作方向。《模型制作》是一门较为典型的实践类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选择在该课程展开业师进课堂的模式探索,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业师,即行业导师,是指在专業和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业师主要分两类:一是在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往往在人才培养一线奋斗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学生、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教育理论、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论高度,能够帮助教学团队打开思路,找寻改革的突破口,规划课程内容和相关流程;二是业界资深的技术人员,他们长期工作在模型制作的第一线,对目前材料、加工技术、加工技艺、成本控制、实际操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结合理论,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能够帮助教学团队加强实际操作性,使教学落到实处。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工业设计是人类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不仅反映出时代的科技和物质水平,也体现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与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技术等方面均有密切的关联。我们说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时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达,微电子、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为工业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培养新时代的设计师是各大高校设计专业的目标,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工业设计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专业的设计人才,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情怀的设计师,因此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江浙地区经济和制造业均比较发达,各大中小企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比较多,再加上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工业设计师来的外延不断拓展,驻厂型设计师、销售型设计师、设计团队和组织等多种类型并存,不同类型的设计师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与企业对接、与行业对接将成为我们实际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准的对接和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就业,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增加实践类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比例是十分明智且符合专业特点的举措,更加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创新创意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具有实际意义。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将行业内的专家和自身技术人员引入课程建设、改革和实际教学,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课程情况概要

《模型制作》课程是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因其实践性强,且是从平面转换到三维的一门衔接性课程,学生在完成素描色彩、结构素描、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程之后,开始三维实物制作的一次实践为主的尝试,在这个课程当中,通过训练,需要学生建立起产品的三维空间概念,掌握几大常规模型材料及其加工方式的应用,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以文理科为主的工业设计专业和以艺术类为主的产品设计方向并行招生,两类学生具有明显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水平,这也需要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有针对性的实践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展开实践教学。通过近些年的实际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利用有限的设备和工具,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依据现有教学大纲要求,在最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内容上,各个实践项目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在完成各个模型制作的基础上,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作用,在时间上较为困难。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借助手动工具,手工制作模型居多,效率比较低,费时费力,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很多设计想法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有实验空间狭小、设备有限,且受限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一些学过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地消化和巩固,到了实际应用阶段就不能融入制作过程,势必对制作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将自动化的设备运用其中的难度加大,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再次在教学实践的深度方面,面对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透彻并且良好掌握,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关联性强的、在横向实践量和纵向时间深度方面都有保障和发展空间的课程构架,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灵活教学。然后在师资力量方面,由本校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师资,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与课时,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到模型制作一线去接触最新的工艺和材料,从而无法获得最直观真实的实践体验,鉴于此因素,我们尝试转换思路,将行业导师引入课堂,从而带来新的方式、新的内容和新的体验。

三、业师进课堂模式的展开

建设和改革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确定该课程所要进行的材料种类和加工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具体制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油泥、石膏、板材、ABS、有机玻璃,甚至是陶瓷和金属,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将这些有机整合,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接触得更多,实践得更深入,因此,设想制作一个综合材料模型,在分阶段制作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材料穿插进去,例如可以用油泥和石膏制作内型,再通过这些内型用ABS和金属拼接制作最终成品,这样的内容设置不仅可以对不同材料进行尝试,而且最终制作的作品又很好地体现了有机整合的效果。

其次是教学方式方面,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发展,实验空间和条件也得到改善,并且伴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借助手工工具操作的基础上,也建议加大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从批量生产的角度来重新阐释模型制作的意义。应用性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的又一重大改革是业师进课堂,通过邀请业师进入课堂实际教学和实际演示操作甚至是实践指导,可以将行业的前沿理念和操作方式带入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其有益的,在这个教学方式的突破和改变,对于增强师资,实现师资力量的多元化,在碰撞过程中互相学习,可以帮助老师拓宽思路,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是十分积极的实现途径。

再次是实验环境方面,随着实验室建设朝着工作室方向推进,在自动化设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组建了模型制作相关的多个实验室,因此建议在制作方式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实现可能性,加大自动化设备运用的力度,邀请业师在自动化操作方面强化,但是实现这一方式的改革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掌握三维软件建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材料加工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

最后是在师资力量方面,打破以往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组成的较为单一的师资配备,邀请业师参与其中,组建多元化的师资团队。

前期课程规划阶段。业师参与前期课程规划,从各自的角度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和实现方式,以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侧重点,通过教学思路的阐述和现状汇报,发现问题,并针对现有的实验条件,提出课程改革的构思,构建课程改革的框架,针对学生特点和优势,整合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探讨教学方式,最终确定讲座、观摩、分散实践、集中制作、展览等形式展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校内教师团队和业师以及企业的对接和协调,在课程展开时间内有序进行。

实际教学展开阶段。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理论部分以本校教师和专家为主,采取讲座和观摩的形式,首先对于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于相关知识和需要具备的拓展知识进行教授和补充,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分散实践和集中制作有本校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学生参观实验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参观体现水平较高的模型制作展览,参观模型制作相关企业,以小组的形式对观摩的成果进行展示,并深化知识,强化认识。集中制作环节主要在实验室进行,针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模型制作学习和时间,以手工模型为主,利用设备进行的模型制作以业师示范为主。最终完成基本类型的模型制作。集中展览,学生通过展览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同时教学团队根据教学成果评定成绩。

总结以及后续课程建设展望。通过课程展开,业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接触到了学校实验室所无法展现的技术和工艺,以及企业真正的运作状态和对设计师的要求,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学习规划以及职业规划均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另一方面,业师在带来企业和行业先进里面和技术的同时,也看到了同学们无限的创意和热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碰撞出了创意的火花。

四、结语

短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学校和业界的合作契机,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教学团队。通过这样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发现这样的改革对于明确培养目标,切实培养出业界需求的设计师是十分有益的,通过学校和业界的联结,拓寬合作的方式,例如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引导模式的展开、设计竞赛模式的开启、以及各类科研项目的启动等等。这对于业界和企业而言,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业师们普遍反馈学生充满学习热情,具有创新精神,对新兴技术和产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潜在的新鲜血液,对于能够提前培育这一点,均持赞成和支持的态度。另外很多企业内部均设立研发部门,也有很多针对高校学生的行业内培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侧重点、实际需求等,更有利于企业调整这一块工作的方向和布置。这对于教学和企业来说,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高雨辰.图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

[2]谢大康.产品模型制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年

[3]张宇红.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年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
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实践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语文主题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任职院校实践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