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的救赎

2017-05-18 15:05张雪姣
戏剧之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冯小刚

【摘 要】2012年11月,改编自刘震云小说的电影《一九四二》,以纪录历史、讲述灾难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影片虽然在赞誉有加的同时也受到质疑,但笔者认为,《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只有民族强大自信之后,才有勇气以这样一种方式面对曾经的灾难。本文根据电影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电影《一九四二》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影改编;电影元素;冯小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22-02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继《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部大制作影片,也是2012年国内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国际影星的加入、好莱坞式的艺术处理,让我们看到国内电影正在进步,与世界接轨。本文从改编、结构、人物、主题、视听元素等方面,解读《一九四二》。

一、“写”与“拍”的珠联璧合

电影《一九四二》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该小说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对于那场灾难,刘震云形象地描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他在1993年完成了对这个发生在50年前的故事的“调查性”讲述,其中包括对“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对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以便更具说服力地让今天的中国人了解那段最不应该忘却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作者要借这部小说中的事件,表现对灾难和人性的新思考。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充满历史感、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但是如何将这部“调查体”形式的小说改编成一部电影作品,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导演都能够找到改编方案。当《一九四二》在罗马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被问及“为什么要拍一个被遗忘的故事?”时,冯小刚说:“在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有人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的,当时非常震撼,但改编成电影却很有难度,因为它是调查体,没有故事。我曾为此开了座谈会,讨论如何把小说变成电影,大家都说小说是好,但不可能把它变成电影。但刘震云说,把可能的事情做成可能没意思,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意义则很大。”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最重要的是情节?是人物?还是原封不动地“还原”原著?就拿电影《白鹿原》来说,虽然影片部分情节尊重原著,但重點塑造的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从影片对原著精神实质的把握与传达的角度来讲,其改编并不讨巧。就这个角度分析,《一九四二》的改编并未与原著发生正面“冲突”。电影改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老东家与农民长工们的关系描写。影片中,逃荒之年的老东家与长工之间的阶级矛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老东家对长工卖儿女的同情与怜悯,对花枝与栓住结合的见证与祝福,甚至到最后,与失去亲人的小女孩以祖孙相称,充满人情味、真实化、人性化。

第二,对国民政府的描写。原著中我们并未看到由李雪健扮演的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这个角色,他是为配合影片专门安排的,是用来连接灾民与政府的纽带人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对蒋介石的描写。小说中对蒋介石不抵抗不援助的描写,表现他冷漠、残忍的一面,持抨击的态度。而影片中,面对灾难的蒋介石多了几分无奈与沉重,展示出真实人物的人间“温情”,刚柔并济。

正是这种“写”与“拍”的珠联璧合,才契合原著的写作目的,体现了原著的精神实质和总体构思。还应该指出的是,将小说改变成电影,除了要对精神实质进行把握外,还要变文学语言为电影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影片焕发出电影艺术的绚丽光芒。

二、结构

(一)剧作结构:时空顺序式结构。如果说电影剧本的主题(总体构思)、人物、选材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是由作者的悟性和思想深度等决定的话,那么,电影剧本的结构则是具体实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者说,它是一个纯技巧的问题。电影剧本安排题材、人物、情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变化再多,都要有一个原则,即结构为主题服务。

《一九四二》采用时空顺序式结构进行情节设置——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在因果关系中从头讲到尾,讲述了从1942年冬到1944年春发生的事情,并不存在时空交错与板块叠加的结构渗入。影片将旱灾的产生、封建中小阶级与贫农的冲突、灾民的逃荒过程、国民政府援助不当等一些大大小小的情节点作为冲突和矛盾支撑,在“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配合下,紧凑的节奏和扑朔迷离的发展为清晰的结尾埋下伏笔。以时空顺序为结构的作品,优点就在于叙事清楚明了,有一种自然和质朴在其中。

(二)情节结构:主线带副线,点线贯穿全片。电影以两条主线贯穿,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逃荒之路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政府,他们对人民的不在乎和蔑视,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副线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记录、呼吁奔走,牧师与神父这样的宗教人士代表、老马由厨师到流动法庭再到厨师的变化过程、国内各界捐款捐助等作为点线的支撑,形成了点线贯穿全片的网状结构。围绕一场灾荒,围绕“吃的问题”和数百万条岌岌可危的生命,地方官员、外国记者、抗战将士、日本侵略军,还有灾民,渐次展开了一幅层次清晰的立体画卷。

三、主题

正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的灵魂和精华,也是观众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电影的结构、情节、人物都是反映主题的重要因素。从《一九四二》简单的剧作结构、情节结构和人物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影片要反映的主题。

(一)表层主题。《一九四二》的表层主题是“逃荒”——为了完成“吃”的问题。正如影片开场的画外音:“1942年冬至1944年春,我的家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一群河南人为了躲避灾难生存下去,历尽千辛、不顾一切地逃荒。这种简单、直白的表层主题,每位观众在观影过程都会感受得到。而沿着“吃”这个主题延伸下去的,是灾民逃荒、政府救灾、抗日战争、新闻报道的真相与隐瞒压制、人吃人、狗吃人、卖儿卖女等一系列事件。影片叙事不乱,且主副分工明确、衔接妥当。

(二)深层主题。影片的深层主题是救赎、宿命与人性美。写老百姓对世界的不可知和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无奈与绝望。从更深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它讲述的不再只是一场灾害及大规模死亡的“纪实”,而是可以深悟这个国家民族性的样本了。面对死去的老伴,老东家说“死了好,不受罪。”这是悲天悯人的一面,也是从极为悲观的情绪中寻找希望的一面,是人性美的一种表现。不管我们这个民族有多么大的问题,不管我们所有的尊严是不是都来自于“吃”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有希望,就像老东家从求生到寻死,最终还是选择带上路边失去亲人的孩子,给她一个生的希望,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刘震云曾感叹地说过:“在我们的历史上,这个国家视生死如儿戏这样的事发生得太频繁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把生死的事当玩的。”

虽然影片没有取得导演冯小刚希望的票房好成绩,但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不仅因为它是接近于好莱坞式的大制作,更因为它是一部发人深思、反映国家灾难的电影。在国家蒸蒸日上之时,能够有这样一部让我们了解、反思的“调查性”作品,是值得被赞誉的。笔者认为,《一九四二》应该是2012年最有意义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

作者简介:

张雪姣,山西工商学院教师,戏剧与影视学硕士。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冯小刚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冯小刚妙谈“混”
冯小刚炮轰《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