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英国小镇你要吃饭吗?入伙吧!

2017-05-18 14:10海青
环境与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托德摩登瓜果

可以吃的英国小镇你要吃饭吗?入伙吧!

俯瞰托德摩登小镇

英国约克郡托德摩登(Todmorden)小镇距离曼彻斯特15公里,最近因为全镇革命式的“生活大爆炸”,正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小镇引领者潘女士(Pam Warhurst)因此登上TED大讲台,成为法国2015年度最卖座纪录片《Demain》中的主角。

这个神奇的托德镇瓜果飘香且资源“共产”,镇民和游客可随意摘果菜享用。小镇就像一幅拼图,每个居民都是一小块拼板,缺一不可,正如创建者所说“每一个鸡蛋都很重要”。小镇不仅可以“吃”,还提供学习和工作机会,镇民既过着自己的生活,也参与家门口的经济。潘将这种身心俱变的生活方式称为“传道式园艺”。关键是,这样的生活是可复制的。

路边的蔬果随便吃

一个没有鲜明地理位置优势,人口加起来不到2万的小镇最近却火遍全球,游客争相来参观,世界各地纷纷效仿。为什么?

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吃的小镇”。

小镇远看虽然一点都不扎眼,但走进去你就会发现与世界各地城市不同的一点:放眼望去,街道两旁都是蔬菜、水果、花卉、香草。蔬菜种到了警察局门前,就连墓地也被种满各种瓜果。不管是小镇里的人,还是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渴了,饿了,都可以摘路边的蔬果吃(植物旁立有牌子“help yourself”),整个小镇一片安宁和谐。

当然这所有的瓜果蔬菜都不是自己冒出来的。别看现在小镇各处郁郁葱葱,几年前还是一片光秃秃的景象。

你要吃饭吗?入伙吧!

让托德摩登小镇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是潘(Pam Warhurst)女士。她本是一名经济学家,在小镇长大,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因此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结婚生子,过着平淡又满足的小日子。但2007年在伦敦参加的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彻底改变了她,“我们看似宁静美满的生活背后,其实蕴藏着各种不为人知的环境问题。就比如蔬菜瓜果,即便在英国,也无法忽略农药残留的问题。而受恶劣环境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孩子。”潘听后非常震惊。有段时间她一度非常焦虑,但最终,她没有选择逃到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而是决定留下来改善小镇的现状。

拿定主意的她,跑去跟朋友们商量,希望用自己余下的人生,换来小镇人民健康的生活。朋友听后以为她疯了,但有少数几个朋友觉得她有想法,而且这主意听起来还有点刺激。但很快,几个人就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小镇中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怎样才能改善大家共同的健康和生活?

小镇生活引领者潘女士(右)

当地高中生参与园艺种植

蜜蜂是当地生活的重要部分,这是游客在参观街上的蜂窝。小镇剧院外有模仿莎士比亚的名句:做不做一只蜜蜂,是个重要问题(To bee or not to bee)。

英国小镇居民的菜园,可随意采摘。

潘首先想到的是吃,不论生活习惯如何不同,每个人都是要吃饭的,而在超市或市场上买的菜,不一定让人放心。于是她决定从吃入手,自己种蔬菜瓜果。潘还给自己的项目起了个名字“竟然能吃”(Incredible Edible)。她认为,“只要你吃饭,你就是我们一伙儿的”。

自掏腰包 志愿劳动

不仅如此,身为经济学家的她,有板有眼地把小镇列入计划运营,并慢慢发展出3个区域。

第一个为公共区域,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小镇所有的公共空地、街道两旁、荒芜无人照看的花园等。这个区域土地最多,潘希望它们能长出尽可能多的蔬果。

但如此多的空地,想要一个人种显然不现实,那谁来种呢?

潘想到了镇上的老人,他们空余时间多,也想在业余做点事,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吸引这部分老人,潘建立了一个论坛,还专门设计了文案:想要让自己更有活力?想让我们的小镇变得更好?来加入我们吧!没想到这一呼吁,杀伤力相当强,当天便有6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潘的预期(能来5个人就不错了)。

潘兴奋地把自己掏钱买的种子发给大家,这一大帮人扛着小锄兴冲冲地走上街头开挖。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要械斗,刚开始对他们相当厌恶,但了解到这一帮人要做的事后,加入的人竟然越来越多。毕竟有人免费提供种子,到时候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蔬果。最要紧的是,瓜果成熟的时候,谁也不想白吃,很多人都志愿付出劳动。从前荒芜的公园,甚至沦为动物和人的“厕所”,如今开辟出来种上花草果蔬,俨然成了一座漂亮的花果植物园。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瞎挖瞎种,潘经常请来园艺、种植专家来给老人们补课。既能享受种植的乐趣,还能老有所学,何乐不为?

全民娱乐式种植

在把公共区域种得差不多后,潘盯上了镇上的保健中心。这座保健中心刚花600多万英镑建成,但里面却种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植物,看着就闹心。她跑去跟保健中心负责人商量:既然是保健中心,大家都注重健康和饮食安全,那能不能在保健中心合理规划,种点像样的植物?负责人当即回绝:不行,除非你愿意负责所有费用。令负责人吃惊的是,潘高兴地答应下来,反正就是种子,也没多少费用。

买了苹果、樱桃、覆盆子等植物的种子后,潘高兴地干了起来。令人没想到的是,患有失智症和身体残疾的人们,也自发加入进来,在种植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乐趣,心情愉快。

保健中心拿下后,潘又将目光瞄准了警察局。警局前面的一片空地,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种点玉米,成熟的时候警察可以随手摘几个回家吃。警员们欣然应允。

消防部门看到后一脸嫉妒:你们有玉米吃,我们就自己种果树。

就这样大家相互“攀比”,相互协作,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充满了绿色,待到蔬果成熟以后则免费供居民和游客采摘。很快小镇就一片勃勃生机。

既然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为了受恶劣环境影响最大的孩子,那孩子自然也应当参与进来。于是潘规划的第二个区域,就是为了学生和孩子。

在家长的支持下,潘说服了一个个校长,他们把学校空地变成花园,种上蔬菜瓜果,甚至还利用洼地建了池塘,修成组合式景观。学校趁机开了农艺课。在整个小镇氛围的带动下,很小的孩子也喜欢上园艺,他们不再窝家里玩游戏看电视,而是和小伙伴出门一起栽种瓜果。

这场种果蔬的运动几乎成了“全民娱乐”,大家没事就讨论“你种了什么,什么最高产”,还会比较谁种得好吃。

小镇的犯罪率降低了

两三年下来,地几乎被种满,供应大家已经绰绰有余。于是潘顺势开了第三个区域,这个区域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虽然很多人都参与种植,但总有人懒得动。”然而,走在路上看到大家种的果实,看到大家因此凝聚在一起,懒动的人心底其实还是想成为一分子的。于是潘鼓励他们成为经销商,把吃不完的瓜果沿街卖给小镇其他人和前来观赏的游客。

不止是果蔬,潘还养起了鸡,每个鸡蛋都印上托德摩登小镇特有的标签,还打出“每个鸡蛋都很重要”的口号。小镇居民把自己家吃不完的鸡蛋拿到公园门口出售,吸引很多人购买。潘为此制作了小镇“鸡蛋地图”,当成托德摩登的形象图。

这一番折腾后,三个区域俨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说,甚至还发展出了观光旅游产业,“可以吃的小镇”名号越叫越响。由旅游带来的人流量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小镇居民的日子也越过越舒适,大家不定期开个Party,共同交流,分享美食。

因为在种植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随着瓜果一同成长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因此连警察都感叹,小镇的犯罪率显著降低。

复制模式 多国效仿

当然,潘发起的传道式园艺还有另一层意义:这不仅仅是带领大家一起劳作,她也是在借这种方式,让人们主动远离手机,从网络虚拟世界里走出来,去关心身边社区和人。

这一举多得的举措,被大家纷纷效仿。现在仅英国就有超过30个小镇在复制托德摩登的模式,美国、日本、新西兰也都建立了类似的绿色社区。

仅仅6年时间,一个毫不起眼的英国小镇,就这样引领了新的生活模式。

(海青)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

当地居民参与种植

“警察叔叔”爱种菜

猜你喜欢
托德摩登瓜果
摩登之家
Todd’s New Friend托德的新朋友
藤儿长,瓜果旺
下 楼 梯
你家的瓜果蔬菜都成精啦
瓜果蔬菜:成精了!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
小猴吃瓜果
回到摩登70’S
摩登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