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7-05-18 12:59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服装类资源库教学资源

吴 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互联网+”视阈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吴 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互联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向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建立专业课程“网络化教学”特色平台,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开展“互联网+”视阈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一步推进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学模式创新

0 引言

“互联网+”已经融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成为创新2.0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层面,“互联网+”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聚焦于“互联网+”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但是在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方面却带给了学界很多反思。

1 研究背景

承载着网络化教学资源的“慕课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在线课程模式。围绕“慕课平台”,以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移动学习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发达国家正在蓬勃开展,其理念与方法日趋成熟,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自2007年春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开展“翻转课堂”以来,慕课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得到了极大拓展。 具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运动(OCW)、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等,其优质教学资源为网络化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资源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国内以慕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热点。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以慕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为关键词或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在慕课平台应用的实践层面,中国大学爱课程、腾讯课堂等网络教学资源库发挥了较强的引领作用。

在高职教育领域,慕课(MOOC)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高职教育慕课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主要是效仿高等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资源结构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新颖性等很多方面需要结合高职课程的自身属性与特色进行创新性研究[2]。

2 资源库建设与规划

2.1 基本目标

面向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建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开展“互联网+”视阈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尝试运用新的评价机制进行教学评价,构建“传道、授业、解惑”的新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宏观上,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网络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中观上,是面向职业发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课程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微观上,是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网络化的翻转课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2 初步构想

选择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建设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库。其中,《服装设计基础》是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的基础与核心课程,《现代纺织技术概论》是纺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引入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形成涵盖资源导航、微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3]。按照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数字化素材、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

2.3 课程资源设计

2.3.1 设计理念

以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结合纺织服装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采用“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把学术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与企业合作,开发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的优质教学资源。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

2.3.2 设计思路

按照课程总体教学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始终立足于纺织服装类专业的服务领域,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学院麦可斯调查、专业调研、行业企业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对职业领域和岗位定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依据国家、行业及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选用教材与实训内容,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平台;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纺织服装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课程资源设置应注重服务种类的多样性,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中均提供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应密切结合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突出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内容架构见表1。

表1 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内容架构

3 资源库应用研究

3.1 实践过程

在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以服装专业基础课《服装设计基础》学习过程为例。课前,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库、网络互动平台和教学视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形成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课中,以小组活动为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课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慕课平台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强化、巩固。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统考成绩分析、在线学习软件数据记录等手段,完成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图1 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示意图。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示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在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除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工学交替以及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同时,增加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际操练,促进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2 实践反思

研究过程以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为驱动力,发挥“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师发展、学生学习、教学评价、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索[4]。

(1)互联网+课程。专业课程“网络化教学”特色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海量的纺织服装类互联网资源,全面拓展与更新课程与教材内容,促进课程与教材内容艺术化、生活化,推进纺织服装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2)互联网+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利用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资源、教学软件以及网络教学视频等,进行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

(3)互联网+教师。慕课平台的构建过程不仅可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师的团结协作意识,还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水平,促进教师钻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组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真正向学生实施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领[5]。

(4)互联网+学习。网络化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5)互联网+评价。“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网络的学习可以促进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的改革,避免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种种弊端。教师和学生是“网评”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企业培训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实训实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6)互联网+企业。让企业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为学生良性就业创造条件,同时也能为企业员工的深造提供学习平台。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从而为工匠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特色与创新

4.1 资源网络化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完成了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重新设计,使之成为有机的资源集成平台;不断更新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以微课程为主要特色的资源库成为学生微型学习的平台,实现了学习内容片段化、学习时间分散化、媒介形式多样化、学习形式个性化、信息交互即时化特征。

4.2 学习自主化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使学习活动呈现出灵活、高效的特点。顺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4.3 评价多元化

教学实践中,采用以过程性学习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具有准确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等特点。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软件系统等,同时主体之间能够产生相互评价与影响。考核方法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过去单一终结性评价的弊端。

5 结束语

当前,高职教育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必须以职业教育“五对接”为驱动,主动投入“互联网+”视阈下的技术应用与创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工匠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慕课平台的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不断促进该领域课程资源的综合发展,为高职学生提供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新型学习方法。

[1] 王米雪.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6):607-611.

[2] 李建强,徐卫林.“纺织材料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的关键点[J]. 纺织服装教育, 2013(4):115-118.

[3] 谢幼如,尹睿,谢虎. 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8):1-7.

[4] 王纯阳.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32-136.

[5] 胡雯莉.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架构与建设——以《财会金融基本技能训练》为例[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2):84-85.

[责任编辑 孟蕴华]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WU Q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 China)

“Internet+” brings precious opportunities and severe challeng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specialty, the establishment of network-based teaching platform,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research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extile and garment specialty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specialty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2016-12-11

2016年度全国纺织服装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ZWH-16002)成果。

吴琦(1979-),江苏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论和信息化教学。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2.022

G434

A

1671-7864(2017)02-0080-04

猜你喜欢
服装类资源库教学资源
加速进入金融市场,23家企业成功上市 沪深京三市纺织服装类企业2021年度IPO上市情况及分析
加速进入金融市场,23 家企业成功上市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我国2020年1—6月纤维品出口同比增长3.2%
2018年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半数以上收益高于上年度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