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旅 读书人的四川

2017-05-20 21:58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5期
关键词:方所贡院孔庙

四川自古不仅以绝美的自然景观、丰饶的物产资源著称,更是驰名遐迩的文化大省。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分支,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天府之国汇聚起东西南北各地文化的精华,游客在此能够饱览五千年文明传承留下的无数瑰宝。

我们一谈起“文化之旅”,就不能不想到三星堆、武侯祠的古迹探访,峨眉山、青城山的宗教朝圣。而在这些显赫的“文化名片”之下,其实还有一个少人提及的“读书人的四川”,它由无数与求知、问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场所构成:从人们膜拜学问之神的文庙、魁星阁,到学子听讲研读、考试历练的书院、贡院,再到今天人们汇聚知识财富的藏书楼和书店;一次“书香之旅”,能够贯穿天府文化的内在脉络,让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知识学术的产生、遴选、交流机制。天府之国的书香,正是因这些场所与机制的存在而得以世代相传。

德阳孔庙 圣贤的殿堂

在中国古代,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他是经典学问的鼻祖、所有读书人的楷模和典范。为了祭拜孔子,全国各地都建有文庙(亦称孔庙)。而德阳孔庙建筑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孔庙一起并称“全国三大孔庙”,在天府之国也有“德阳文庙甲四川”的说法。

孔庙位于德阳市中心南街,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约50亩)。庙前是宽阔的孔庙广场;走入庙内,“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座砖式重檐坊最为引人注目;与很多地区文庙常见的木坊相比,这两座重檐坊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庙中有万仞宫墙、棂星门、伴侨萍池、戟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等古建筑30余处,此外保存完好的后花园,均为德阳孔庙增色不少。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建在城东,明代洪武年间迁至现址。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各朝都曾对孔庙加以修葺;现存的孔庙是道光年间大规模翻修后的格局。整座孔庙坐北朝南,布局严谨;而其中的各类石刻、木雕莫不精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除了宏伟的孔庙古建筑可供观览外,大成殿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陈列和祭孔礼乐器陈列,东西屋有孔门弟子七十二贤陈列,孔子生平陈列,连同定时上演的仿古祭孔乐舞,都是深受欢迎的参观项目。

Tips:四川的儒家文化名胜

资中文庙

位于川东南内江市的资中县城北状元街中段,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古代资州的祭孔建筑,清代迁至现址并扩建。庙中文物众多,尤其是黄庭坚书法碑与清代帝王手书匾额,被列入“文庙七绝”,较高的艺术价值。

都江堰文庙

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地处城西北盘龙山麓,左邻文笔山(又称金龟山),右靠玉垒山,占地47亩。始建于五代时期,明、清两代形成了完备恢廓的规模。在2008年大地震中,文庙建筑受损严重,2010年,都江堰市政府按清代形制和布局恢复重建文庙,历时三年完成,现对外开放参观。

德昌县魁星阁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城上翔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38年),后来屡次重建。建筑占地142.8平方米,座高7.9米,座上起建阁楼3层,为六角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特别崇高的地位,供奉他则可保佑科举高中。魁星阁内安放的就是魁星神像,供学子祭拜。

阆中贡院 学子的熔炉

自从古代中国开创了科举制度,读书人都要经历考试的磨练。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川北的古城阆中人才辈出,文风炽盛,这里的贡院享有盛名。

閬中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位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保宁府志》说此地有名为“明伦堂”的建筑群,包括考场40间。明末天下大乱,至清代初期,时称保宁的阆中一度成为四川的省城。据《阆中县志》记载:“顺治九年壬辰(1652年),全川未靖,补行辛卯科乡试,围设保宁府。甲午、丁酉、庚子三科皆在保宁,至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始移成都。”四科乡试在此举办,为阆中的贡院文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看到的阆中贡院,是清嘉庆年间川北道台黎学锦重修时定下的格局。建筑共分三进,房舍整齐规矩,高出街坊民居一头;其中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黄”等字样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则有一楼一底,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间为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可供考生休息。

今天的阆中贡院已建成科举博物馆,现有孔子塑像、清代服饰、应试用具等展览。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科举文化”旅游点,阆中贡院复原了清初四川学子赶考的旧貌。游客可以穿上秀才服装,在兵卒的守卫下、在高昂的“开考”声中,体验当年读书人经历考验时的忐忑心情。

Tips:成都-阆中-遂宁自驾游线路

D1:成都到青白江杏花村游览,午饭后游览绵竹双忠祠,下午到绵竹沿山看梨花后返回游览剑南春古街;宿绵竹;

D2:绵竹到广元游览昭化古城,品尝三国宴后至苍溪,游览梨文化博物馆,参加农耕体验活动,晚饭后到阆中古城,宿阆中。

D3:上午游览阆中古城(贡院、张飞庙等),午饭后前往南充游览陈寿故里,到高坪参观青林公社,参加体验活动,晚餐品尝南充农家菜,宿南充。

D4:上午游览凌云山后到遂宁,参观灵泉寺,午饭后到大英死海,体验不沉的漂浮后,返回成都。

方所书店 真理与美学汇聚之处

方所是总部在广州的新派书店,它的名字取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令旨解法身义》中的“若定是金刚,即为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书店的创办思路与我国台湾著名的诚品连锁书店一脉相承,其宗旨是 “要为懂得文化创造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地方”。

2014年底,方所全国第二家书店在成都开张的消息让爱书的朋友们奔走相告。时至今日,方所不仅成为成都爱书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各地来蓉游客行程中必到的一站。

書店为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朱志康设计;他借用书店原址大慈寺的“藏经阁”概念,用8米的挑高、37根造型各异的水泥立柱,构成了4000平方米的“典籍圣殿”空间。无论是入口处的陨石方舟,还是电梯下端的铜质雕塑,或是铺满行星轨迹的地面,书店处处都体现出建筑师的独特美学追求,激发着来此寻求知识的读者们的灵感。方所以书店为主体,此外也包括服装、文创产品、餐饮、讲座与展示等多种经营;多元化的文化综合体吸引了各类消费者,提升了方所空间的内在活力。对于爱书人来说,这里的大陆、港台及外版图书琳琅满目,其中艺术设计图书尤具特色,形成了其他书店难以比拟的品种优势。

成都方所书店建成后荣获了包括权威建筑杂志《AD》颁布的“世界最美书店”在内的多个建筑奖项。但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用独特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与文化家园,这让方所在四川的读书版图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Tips:四川特色书店荟萃

叶一堂成都分店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国际金融中心,是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叶一堂书店(Page One)在西南地区的首家分店。叶一堂的特色是外文图书和艺术设计类图书,而成都分店选取了欧洲车站的设计风格,突出玻璃与钢架材质,在简洁前卫之外展现出特别的书卷气息。

眉山购书中心

眉山购书中心位于眉山东坡区,经营者是诗人华子夫妇。穿斗结构的书架、雕花的木椅木桌,这座书店按照四川传统的茶馆风格精心营造了环境。各地知名作家经常在这里举办读书活动。

轩客会格调书店镗钯街店

位于成都市中心锦江区镗钯街75号,是新华文轩书店创新经营的一次尝试。这里的环境温馨得像一座咖啡馆,店外设有露台,读者只需交纳少量押金,就能把图书带到室外阅览。

猜你喜欢
方所贡院孔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关于方所的整合营销研究
方所的体验术
阆中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