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虚无主义在认知上的几点谬误

2017-05-22 08:36高燕婷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3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摘 要 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逻辑突出地表现为否认社会历史观的阶级性、主张历史的无规律性和主观选择性,并以碎片化的历史材料颠覆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已有定论。究其认识论根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在于未能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不能正确区分历史的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理论逻辑 批判

作者简介:高燕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12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变革。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能够指导人们掌握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一直以来,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文化领域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反思”和“重评”历史为名,肆意歪曲中国近现代历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面对理论界的批判,这一股思潮重新进行了话语包装,反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伪科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因此,从理论逻辑上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性,对端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指导地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不存在超越阶级、党派、国家与民族立场的历史观

以何立场去研究、解释、评判历史是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建立在社会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之上的。正是如此,不同的生产关系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级,不同的社会阶级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在阶级社会中,人不是抽象、孤立的存在,人的存在总是处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在研究和看待社会历史问题时,无不是站在一定的阶级、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来解释和评判。所以说,纯粹客观、中立的历史观是不能够做到的。相反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观的阶级性,主张“历史不应受任意民族、党派甚至国家的政治、情感立场左右”,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带有阶级性的历史观必然被政治利益所束缚,带有一定的政治偏见,不能全面和客观的解释历史。因此,他们宣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过时了,质疑我国传统革命叙事方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那么是否讲阶级性的历史观就一定是非科学的呢?当然不是。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从来都不掩饰其立场,他的学说明确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视角去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与方向的一般规律。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意识的发展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要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历史的进步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和扬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的解释和评判不能脱离人民利益的立场和需求。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不是以一党、一派、一部分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而是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具体、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历史。

不可否认,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是曾存在着教条化、简单化的问题,但其主流是随实践不断深化的,如今对国共关系和一些反面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呈现出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转变。而历史虚无主义者自我标榜“纯中立和客观”、“不偏私”,谩骂唯物史学是“一堆虚假的历史故事”,攻击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中国共产党的“御用文人”,自己却脱离客观史实,以带着政治偏倚的价值尺度对历史任意剪裁。他们不断渲染和夸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抹黑和贬低革命先烈和党的领袖,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从根本上背离了史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并非杂乱无章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不像那些抽象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汇集,也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是主体想象的活动。” 在他眼中,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盲目作用不同,它是受自身内在规律支配,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变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總趋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中轴线”。而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夸大历史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大特征。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马克思所描绘的一般规律,甚至诡辩称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制度和文明,这才是最大的虚无主义。

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第一步,当历史被当作人主观意愿能够掌控的一系列偶然事件堆积的结果时,历史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于是,历史虚无主义者随意假设、导演未曾发生的历史,宣称“如果近代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会更有利于发展”,宣扬“如果辛亥革命没有爆发,清末立宪改革很有可能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甚至是认为近代中国应当实行不抵抗的“孙子政策”。这些言论看上去是简单的学术探讨,实则是以历史的偶然性否定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三、新旧社会形态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革命是无法制造出来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当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甚至是直接束缚到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形态的变革就成了必然的趋势。社会形态新旧交替是历史的铁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无法永恒存在,封建制度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也不例外。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窃喜,直至现在资本主义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又怎么会灭亡呢?那这样,历史唯物主义所坚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便是错误的了。对于这一点,海尔布隆纳就曾反驳过:“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着,我们就不能在任何时候宣布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内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错误。”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看,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轻易灭亡的。而资本主义所容纳的生产力还远未达到它的极限,如今,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体制改良”和“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工阶层与资本家的矛盾,但资本的贪婪本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生存状态是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内生矛盾。正如曾盛极一时的封建制度一样,无数君王设想过千秋万代永续存在,但这些封建王朝与封建制度最终都走向了灭亡。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又怎么能笃定资本主义就是最好的制度呢?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者用主观臆想的方式去导演历史,否认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新旧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其认识历史的方法仍旧是主观、静止和片面的,因而难以正确区分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最终与历史真相背道而驰。

四、不具有脱离特定历史情境存在的抽象历史人物

脱离特定的历史情境、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去批判人物的功过是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通病。历史虚无主义者费尽心思收集人物传记、日记、书信等碎片化的历史材料,为早有定论的反面历史人物“翻案”。于是,蒋介石、汪精卫、李鸿章等中国近代史上代表大地主阶级、军阀甚至汉奸的反派人物被“还原”成了“深明大义”、虽背负骂名仍穷尽一生追求民族复兴的英雄。而民族英雄林则徐、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些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人物却遭受骂名。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下,每个历史人物都还原成了“人”,都有他们人性中正直、善良、邪恶或是感性、无奈的多面,“好人不好”、“坏人不坏”,那么正面与反面、进步与腐朽之间的本质区分就是不存在的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存在脱离其阶级性和社会性的抽象的人。因此,在评判历史人物好坏、判定历史事件是进步还是落后时都应当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非抹杀具体、多样的人性,而是强调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历史现象去把握历史的本质。反倒是历史虚无主义者虽标榜中立却并不能够客观公允地对待历史,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虛无。他们虚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艰辛抗战、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他们所歌颂的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和腐朽势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他们未能正确区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不能正确看待历史事实和历史材料,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而他们所谓的“还原历史”则更多的是为了粉饰其混淆是非、意图消解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依据的政治诉求罢了。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3.

列宁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美]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著. 马林梅译.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北京:东方出版社.1982.63.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