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现场,有限的人

2017-05-24 19:47卫毅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李敬泽彼得斯李商隐

卫毅

看到李敬泽新书《青鸟故事集》的书名,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句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书中多处出现了李商隐,包括其中一篇叫《静看鱼忙?》的文章,提到了李商隐在桂林做过官。

我来自李商隐曾经做官的这个地方。早在80年代,家乡县城召开过规模很大的李商隐研讨会,规划过商隐公园,甚至出现过商隐歌舞厅。我采访李敬泽就是从这些话题开始聊起的,80年代和唐代的历史现场就这么杂糅在了一起。这种感受真是独特,时空打破了,你身处其中,来去自由,就好像他写的书一样,不为某种既定秩序所束缚。

我最早看到“李敬泽”这个名字是在90年代末。那时我正在读高中,订了一些杂志,包括《人民文学》,上课的时候,有时偷偷地看。《人民文学》里许多小说是李敬泽编的。他在90年代开始被人所知,名声越来越大。多年以后,当我来到《南方人物周刊》工作,去过很多跟文学有关的现场,李敬泽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这些地方,他对现场谈话质量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说话幽默,但看上去很酷,让人不太敢靠近。

当我坐在他的对面,他非常认真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金句的涌出量更是惊人,他说得比许多人写得都好。在我采访过的人中,这样又能说又能写且思想深刻的人,屈指可数。

许多人会反感一个写作者的官员身份,作为副部级的李敬泽,自己也很警惕。但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做中国作协副主席,会对中国文学有很好的影响。他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建议,都是一流的。他解答了很多我的疑问,特别是在当下如何做一个写作者。采访的某些时刻,我几乎想站起来鼓掌,但我是记者,我得故作镇定地坐在那里喝茶。

我听过别人对李敬泽的各种评价,在很多场合看到过李敬泽,而当我坐下来,近距离听他说,喝着茶听他说,吃着火锅听他说,坐在红旗车里听他说,他的形象变得丰富起来。我知道,如果进入更多的现场,他的形象会更丰富。可是,我们花多少时间观察一个人算够?认识十几年就足够了解么?我们对自己又有多少认识呢?

李敬泽说,“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带着巨大的定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变得更困难了,它强调自我的那种不可改变的东西。”

2017年第13期封面报道《李敬泽二重奏》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讲传播学的书,叫《交流的无奈》(彼得斯著),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度过共同的时光,只能夠接触一些人,因此,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有限的生命是既神圣又悲哀。”

聊到“非虚构”,李敬泽觉得,“非虚构写作者应该抱着一个谦卑的态度,或者说,首先限定自己是无知的。哪怕他是一个最普通的鞋匠,或者他是一个科学家,我们都应该抱着认识上高度有限的自觉去获得一点认识,这恐怕是做非虚构的前提。”

我认同彼得斯和李敬泽的话。我们是有限的人,进入有限的现场,获得有限的认识,所以,下笔时怀抱一颗谦卑之心,是写作者应有的状态。我就是这样写下了这篇文章。

猜你喜欢
李敬泽彼得斯李商隐
嘲桃
在历史皱褶与现实镜像中抵达散文气韵与中国之文
石榴
《会饮记》
李敬泽的文学批评论略
德米·莉内尔·彼得斯
首位裸体“邦女郎”去世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二站冠军揭晓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