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同志实践育人观指导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2017-05-24 21:59郭衍普
青年时代 2016年23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郭衍普

摘 要:习近平同志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把实践育人观和“中国梦”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多个场合论述了实践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的观点,鼓励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紧贴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特点和成长需要,内涵深刻,价值宝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为指导,在深入探讨其时代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全面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方法策略和实施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实践育人观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是大学生检验真理、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和融入社会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身价值,促其从学校成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完善自我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先后十余次与青年座谈、给青年群体回信,从方法、目的、要求等不同侧面论述了青年为什么要在实践中成才、如何在实践中成才,多次强调“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系列论断构成了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站在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对更新高校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十分宝贵的指导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时间迫切,意义重大。

一、习近平同志实践育人观的时代意义

(一)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投身“中国梦”伟大实践的路径指导

青年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如何更新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的“中国梦”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紧扣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重视个人发展、轻视社会责任、淡漠国家利益的行为取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完全培育成熟并被全社会积极践行的背景下,为大学生实现自身“成才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统一找到了契合点和支撑点,对引领大学生在融入时代发展中寻找人生坐标,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收获精彩人生意义重大。

(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学习观的方法指导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向书本学习,忽略向实践学习;重视向专家教师学习,忽略向人民群众学习的不良认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中国梦”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的宗旨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论述了实践对大学生学习和成才的重要意义,对引导大学生重视实践、敢于实践,增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是激励大学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强大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全民就业创业质量,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全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强调,大学生既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也要注重深入现实、深入社会,把校园学习和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对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切实增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是号召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精神引领

推动基层发展,特别是推动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和偏远山区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决策,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投身基层,参与社会生产、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的初步体验,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体恤民情,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鼓励大学生深入实践、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既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又是加快推动基层发展,按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保证;既是引导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号召“大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对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起到了强有力的精神引领作用。

(五)为高校转变育人模式和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转变育人模式和发展模式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实践育人模式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社会竞争力的客观诉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高校的传统育人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习近平同志的实践育人观为高校进一步契合经济社会需要,更新育人理念,转变育人模式,最终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点。

二、以习近平同志实践育人观为指导,构建“政府+学校”交互式育人新模式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任务,政府在人才评价、宏观引导、政策支撑、财政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必须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实践育人观的基础上,各履其职、相辅相成、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加快推进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政府层面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搭建平台

实践是一种全方位的融入和参与,是亲自动手操作的切身体验,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实践活动无法展开。政府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中应树立大众化、普惠式思想,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为大学生实践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大力加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社会实践一条街、“产、学、用”一体化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意设计园等硬件设施建设,将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的“加法”和通过校市合作扫清创业路障、降低创业门槛的“减法”有机结合,作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举措,全方位整合和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资源,不断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辟“根据地”,提供场地扶持和市场扶持,并积极探索大学生利用政府提供硬件设施的资金和资格门槛(比如减免租金、水电费、物业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提高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率,让大学生在参与“简单便利”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创业梦”、“就业梦”,进而实现“成才梦”,让社会公共资源和设施真正成为大学生实现梦想的摇篮。

2.尽快完善制度、出台政策,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保障、拓展空间

习近平同志实践育人观的系列论述,表明实践育人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如何让实践育人的先进理念在现实社会和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产生动力、结出成果,相关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制度完善、政策支持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对整个社会实践工作的宏观协调、规范管理,有利于切实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在全社会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职能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良好环境。尽快出台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政策,在资金支持、就业创业、评优评先、考核提拔等方面对参与大学生实践工作的相关主体给予政策倾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参与社会实践、支持社会实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注重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为大学生参与实践营造氛围,让大学生领悟实践活动的时代价值

政府应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引导大学生把突出个人实践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公益志愿服务的“奉献行”相结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同志勉励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并以多种形式鼓励高校志愿者,肯定大学生志愿者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正确成长方向,指出当代青年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青年大学生是优秀群体的代表,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理应勇敢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托,以献身社会公益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进程中找到坐标,体现价值。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模范和典型,大力营造号召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献身社会公益事业的舆论氛围。

4.延伸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渠道,引导大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就业创业

政府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加强与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集聚力量、创造条件,把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业绩考核,让社会各责任主体彻底转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态度和看法,把接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做为一项硬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改变当前“可做可不做”的不良局面,尽最大可能为大学生创设宽松的社会实践环境,让大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加社会阅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最终实现自身的就业创业。

(二)基于学校层面

1.注重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深入实践创造条件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检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贯彻实践育人观就要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在坚持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汇聚资源优势,依托行业背景,明确建设方向,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缩减对学校和社会的差异化认识,从而实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熟,在实践中成长的育人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师资培养,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引领和保障

教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贯彻落实实践育人观的改革进程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必须针对性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可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踐“导师制”,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有指引者和护航者,让实践指导老师把渴望参与实践的大学生“扶上马、送一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能保障大学生在走进社会时自身的安全,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跌跟头”,从而实现大学生由大学校园进入社会的“软着陆”。

3.不断健全和完善实践活动的日常管理和业绩评价体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使大学生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深入实践中走向成熟,在融入社会中完善自我、锻炼意识、增强才干,让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放大。应加快研究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整体框架,对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实践成果的价值给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探索修改高校管理制度和规章,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与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等工作相结合,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能力业绩与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相结合,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奖励力度,提高大学生和相关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要加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育人理念,高度认识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性。要探索改革现有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尽快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并尽快编写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程教材,要把实践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把实践课做为一门必修课,规定实践课的学时、学分、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等,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大学生实践课成绩档案,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实践课在大学生培养工作中的权重。

5.设立实践活动专项经费,为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大学生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的有效保证。要尽快改变目前很多高校实践经费不足、管理过于分散、用途针对性不强、投入产出比不高等不良状况,划拨设立专项经费,全力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探索成立大学生实践活动专项经费的专门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加强对经费使用的论证和管理,加强使用过程的监管,建立实践经费的“申请-论证-审批-评价-修正”的多层级、立体化使用制度,最大限度確保经费使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让财力投入“花得对、花得值、花得好”。

6.探索修改教学计划,适当加大劳动课比重

近年来,劳动课在部分高校的比重有所降低,甚至出现了不被重视甚至取消的状况,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劳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传承民族优良品德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劳动实践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是成长和进步的起始,强调“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由此,参加劳动对大学生融入和认识客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最终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的作用和意义可见一斑。高校应积极探索修改教学计划,适当加大劳动课比重,把劳动课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讲求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突出劳动课的教育意义,注重加强技能引导,不断丰富劳动形式,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和引领大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摘自习近平同志给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居委会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回信.

[2]杨志群.中外对比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204-206.

[3]肖寒.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探索[J] .人才资源开发:2014第9期:132-133.

[4]蒲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16期.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路径探析
浅谈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