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24 10:57张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4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

张华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石初级中学 江西 宁都 342821)

摘要:音乐是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反应能力以及创造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科学的利用声势律动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音乐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现简要分析了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然后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探讨声势律动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2-02

声势律动教学法指的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音乐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舞蹈则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使用该教学模式,不但训练学生的音乐记忆,而且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音乐乐谱以及音乐节奏,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思维能力[1]。由此可见,声势律动对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作用突出。声势律动教学下,教师指导学生在听到音乐时,让身体也跟随音乐舞动起来,这样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紧跟教师的节奏,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2.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利用声势律动,着重对音色、音高、旋律等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音乐节奏敏感度提升,使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的旋律来调整自己的肢体动作。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反应能力不断提升。

3.实现学生均衡发展

进入到初中阶段,学生看待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年龄的增长也会限制学生的表现力[2]。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常常表现出恐惧的心理,尤其是教师提问回答时,学生会有很多的顾虑,害怕问题回答错误而遭到其他学生的嘲笑,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而采取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则可以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敢于表现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声势律动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初中生往往会对枯燥的课堂表现出厌倦的心理,学生心理上往往更喜欢精彩、活跃的课堂。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活动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活跃、精彩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室中跟对音乐舞动。

比如,教师可以将每节音乐课的前十分钟确定为学生纵情演绎的时间,演绎的内容在上节课临下课前确定,学生演绎内容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在小组的搭建上,遵循优势互补原则,以使小组各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3]。在确定演绎主题后,小组成员可以在课间进行排练,由小组成员推举组长,由组长分配各个成员的工作,例如指定学生演绎乐器、演唱以及舞蹈,通过合理的分工,使学生能够专注于某一活动,从而使学生展现出精彩纷呈的表演。在活动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演绎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演奏与表演中更加注重韵律与动作的搭配。

2.通过声势律动来帮助学生训练听觉反应能力

音乐是一门能够表达丰富思想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音色、音高以及旋律。而听觉作为声音捕捉的关键,训练学生听觉反应能力,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曲目[4]。因此,在声势律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听觉训练工作。听觉的训练应借助乐谱,通过学生自己读谱,并进行演唱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的律动来作出不同的动作,从而使学生的听觉反应更加迅速。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曲目来训练学生的听觉,其中《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比较符合学生的能力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该曲目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提示身体该做出何种动作反应,使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更强。

3.利用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产生律动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助推器,音乐灵感的迸发也依赖音乐想象力,相反,如果学生没有音乐想象力,往往会使学生学生音乐能力难以提升,逐渐陷入单一记忆的漩涡。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根据音乐的韵律进行联想与想象,比如在听到一些笛声,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一副草原景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专注于音乐学习,并且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一些乐曲,从中得出自己的音乐学习心得。

例如,教学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先从乐曲的创作背景出发,向学生讲解贝多芬的事迹,深切体会贝多芬在听觉受损以及社会的残害背景下依旧坚持创作的精神,通过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律动想象贝多芬在创作乐曲使得情境,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音乐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之后在學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踏步、拍掌等动作来诠释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音乐作为当前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音乐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明确声势律动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将其有机的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反应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音乐素养以及审美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媛媛,毕研芬.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1):223-224.

[2]钞艺娟.浅议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声势律动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22):206.

[3]陈超.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76-81.

[4]史美玲.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分析[J].音乐时空,2015,(01):173.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