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17-05-24 20:54宋亚珍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宋亚珍

【摘 要】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实地阅读,教师的职能也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主体地位,加强多种对话

教师在阅读对话过程中应扮演何种角色?阅读课我们常见的课堂交流形式是教师主讲,学生接受,与实际意义上的讨论相距甚远;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告知、讲授,学生的聆听,记录,教学成了简单的知识复制,而无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讨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探讨;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只不过使学生为传授者的教学增加环节,作为铺垫形式桥梁,使我们的课堂流程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这些情况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主体的感受,只是成了老师个体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感受也是老师的感受,学生只是被动地倾听和接受。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不敢说出所想所感,成为忠实的听众。除此霸权式的方式,另一种是无所依据的“民主对话”,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既然是民主的,就应该放弃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无所依据的炒热课堂,结果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无法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课堂延伸到课余,文本的阅读要与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起来,加强课前的知人论世的了解,与之相关的资料补充。

三、提高阅读兴趣,活用方法策略

阅读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兴趣和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激发兴趣,从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因素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注重诵读,突出“读”的重要性。《标准》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教学要突出课堂中读的实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声琅琅是人们对学校的既定印象,那么语文课更应该承担这一重任,朗读就是最好的阵地。良好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要从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符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路内容,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不定期进行朗读朗诵的比赛,激发参与度,从而转换为文本阅读的兴趣。

2.适当指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的进行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自我的反复阅读实践中,教師在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选连,结合各个节日,热点问题,课内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交流会,朗诵赛(现代诗文朗诵),改编课本剧等等,久而久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能成为学生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践演练,灵活采用不同阅读教学方法。新教材中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正是最好的阅读教学的例子,在培养学生体悟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本阅读教学中,可灵活使用探究式阅读教学、对话式阅读教学、比较式阅读教学以及自主式阅读教学等方法。

四、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