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及局限性

2017-05-25 11:11刘川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驱动

刘川江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和Ⅱ卷同时启用任务驱动型作文。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同样以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和以往高考作文命题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要求更为具体,任务指令让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生新的变化。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注重题型设计 强化教育功能》①一文对任务驱动式作文进行了说明。从此,中学语文界风起云涌地出现任务驱动性作文的命制、研究和公开课活动。目前众多研究者从考试特点以及如何备考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说明。但备考不能代替日常的写作教学。任务驱动性作文命题对日常写作教学有什么价值呢?本文主要研究任务驱动性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倾向,并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局限性。

一、任务驱动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

高考作文改革,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作文命题一方面克服学生无话可说的套话(假大空)问题,另一方面又在规避什么话都可以说的套作问题。如果说高考作文改革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主要是让学生在考场上有话可说,那么从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再到任务驱动性作文,则是通过情境限制考生随意发挥或形成套作。任务驱动性作文离不开材料,依然可以视作材料作文的升级版,但给中小学写作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

所谓任务驱动性作文,就是通过写一个语言交际的任务。从交际语境的角度讲,要完成这一写作任务,考生必须考虑阅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语境因素。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略)就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题目。具体分析如下:

主题:小陈该不该报警。读者通常不太喜欢听讲大道理,因此考生不能借某主题随意发挥,讲一些不着边际、微言大义的话语。语言应遵守经济时效原则,用最简短的言语方式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不但不能完成交际任务,还容易引发对方的反感。

作者:小华(考生)。作者有时可以选择或假设自己的身份,选择身份实际上是选择自己的话语角度。选择言语角度不等于随心所欲的讲话,作者的身份、立场、交际规则和言语情境,依然制约着作者的言语表达。

读者: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读者意识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最大特色。以往写作教学的往往只能是评卷老师冰冷的面孔。学生写作缺乏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当考生可以选择小陈,老陈,甚至其他相关方作为说话对象时,考生就选择了与读者的对话关系,选择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角度和话语体系。当对话关系一旦确定,读者的身份、修养、立场、需要和行为习惯等等,都时刻限制和塑造着作者的写作行为。

文体:书信。书信,一般情况具有私密的性质,适合交流情感丰富的内容。言语交际针对性强,受读者的限制也强。每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都有相对适合的写作文体,每种文体的都有特殊要求,文体特点塑造作者的写作行为。

内容:表明态度并阐述。和传统议论文写作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只要满足任务达成和交际语境的需要,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都较为随意和自由。观点必须明确、说理透彻、内容清楚、通情达理地将读者说得口服心服即可。这些和以往高考阅卷场上以立意的准确性打基础等级分,以材料的丰富性和论证的逻辑性打发展等级分有很大的不同。

语境:交通法规问题、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问题、亲人生命安全问题等等。从法规和安全看,小陈报警告父是正确的。但从尊敬长辈的方式来看,报警告父并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方式。但小陈是在家人多次劝告父亲无效的情况下,是对父亲以及其他高速公路行驶者真正关心下的无奈之举。报警告父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海因茨为救妻偷药的两难处境,既考量着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又为写作者辩证地思考问题提供巨大的空间。偏激消极的写作悖逆文化语境,是不可能达成写作任务的。

综上所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规范了作者的写作行为,具有鲜明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交际语境写作指向的教学价值

如何将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方式转化为日常写作的实践,仍然是当下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任务驱动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的教学价值在于:

(一)关注写作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正如荣维东先生指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充分关注“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③他实际上指出交际语境写作解决学生的写作动力问题。学生写作对象不明确是写作教学的积弊。以往的高考作文,主题和语境几乎是确定的,比如2001年的高考话题作文《诚信》。人人遵守诚信,社会须有诚信,无可争议。尽管也出现了优秀作文,如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但作者和读者几乎都是全知全能的视角,作者是诚信的代言人,以圣道尊严的面孔出现在阅卷老师面前。阅卷老师显然知道诚信必须遵守。这既不是生活真实的语境,也不是艺术真实的语境。读者不存在,作者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写作只是为了得到分数而已,写作就成了无意义的活动。考生写作缺少动力,对于众多考生而言,只能是假大空话。交际语境写作的本质是读者意识,为一个视角受限制的读者而存在的,同时作者的视角也受到限制。任务驱动型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真实或模仿真实的交际语境,学生的写作就是基于交际语境的言语交流,写作的价值得到尊重,写作的动力得以确认,学生自然就有了自主写作的兴趣。

(二)关注身边时事,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正如前述,任务驱动型作文比一般的材料作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给学生任务指令,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把学生带入任务情景。任务驱动性作文的材料的现实感和可交互性更强。比如英国母语教材的小島旅行④,虽然是虚拟情境,但把学生带入复杂的现实语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真实的写作能力。

(三)关注交际语境,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表达能力。由于交际语境受多种语言环境的限制,从词汇上看,读者特点、文体规范和灵活多变的交际语境扩大了作者的词汇需求量;从句式上看,交际目对象的多样性,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必然反映在作者灵活多变的句式上;从文体看,基于交际表达的文体形式,特别是实用文体的大幅使用,使写作常用文体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交际语境写作意识明显。《看云识天气》是面向当时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的普通大众的科普文章,这就决定文章朴实风趣的语言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女儿的一封信》,之所以采用书信,信中又借奶奶讲述童话来表达作者的想法,感人至深又合情合理,正是作者考虑女儿的年龄特点和话题复杂性,都是遵守了交际语境规则的表现。《短歌行》虽然采用诗歌形式,但其中既表达对人才的渴求,又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礼遇态度,都是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的体现。任务驱动作文将交际语境写作的要求更加显现和具体化,能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任务驱动式作文交际语境写作指向的局限性

目前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备考过程中存在诸如说理不透彻,观点顾此失彼,缺乏广度和深度和不能有效的照顾环境因素等问题。如果把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这些问题归咎于任务指令过多的限制,如主题、作者、读者、内容、文体、语境等方面的限制,实际上主要是考生缺少交际语境写作的常规指导和训练。我们做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限制当中。戴着镣铐舞蹈,是我们做事的常有情境,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口语交际不能代替写作教学的书面训练;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可避免学生观点顾此失彼,和因偏激而悖逆社会规范,但思维训练同样不能代替写作教学。这些问题在长期的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后都可以得到改善。

任务驱动式作文的交际语境是有局限的,如果高考采用单一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把平时作文教学简单交际语境化,将任务驱动性教学的交际语境指向理解狭隘化,将会在如下方面加重作文教学的问题。

(一)对文学写作的忽视

写作包括文学写作和非文学写作。古人认为学以致用,文以载道。教育的目的是为适应生活,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也就是说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经济生活需要怎样的文体意识,我们就应该培养未来公民怎样的写作素养。比如,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别人进行人际交流,实用类文章写作居多;处理人与环境关系,需要科学准确地传递信息,科技类说明文或者论述文章写作居多;处理自己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可以是写哲理性文章。如果是情感表达和宣泄,则常常用文学性作品表现出来。虽然文学性作品的读者可能并不明确,但作者自己本身也是读者,宣泄自己情感或引起其他读者的共鸣都是任务驱动。

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诗是绕不去的。孔子云,不读诗,无以言,即是此理。青年是朝气蓬勃的,富有想象,喜欢叙事,乐于抒情,应该在文学的天地里释放他们的理想和激情。无论是西方的叙事传统还是东方的抒情文化,多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表达方式。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奇特夸张的叙事结构,丰厚深远的审美意境,才气十足的艺术个性,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文学本质上是一门艺术,艺术尽管起源于实际需要,但不能等同于现实需要。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不是解决文学创作的良方。当代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培养,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表现形式,重视任务达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显然难以承担培养文学青年的使命。

(二)功利化写作的社会危害性

钟嵘云: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诗歌等文学艺术,陶冶了写作者和阅读者的精神世界。青年是富于理想追求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然有道理,但对于青年来说老于世故,过于精明不但害人害己,且对社会文明无益。中国文学擅长抒情、西方文学擅长叙事,如果我们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丢掉诗歌和散文的豪情壮志,又丢弃了叙事文学的天真浪漫,留给我们精神实际一定是百草众生的荒芜,这样的荒芜,如同冰冷的世界,和充满假大空谎言的世界一样可怕。写作训练课,培养学生在时事中发现社会问题,灵活运用社会常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都无可厚非。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如果语文课或作文课,主要讲亲情、法律和安全,那么语文课就成了思想道德课或者社会政治课。

钱理群认为:“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⑤作文课研究社会常识,有什么美感呢?当我们一切学科都在练习斤斤计较,权衡利弊得失的时候,人类就完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似乎掀起了一股诗歌的热潮,再次提醒我们作文教学的天空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非浪潮式的颠覆运动。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提高国民的写作素养和文化修养。偏激的命题方式,可能是民族的灾难。

(三)优秀传统写作经验的丢弃

一味的追求面向社会现实需要的写作,可能会丢弃优秀的传统写作经验。如写记叙类文章写人记事的基本方法,写说明类文章严谨科学的说明方法的使用,写议论文,论点的准确提炼和深入分析。学生不力求新颖的论点,但在论据使用方面,需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论据。如果对任务驱动型交际语境写作过度重视,学生为写作而阅读的动机将会减弱。注重用典的文学传统将会丢失,学生的作文内容会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更空洞,甚至废话连篇。论证方式更为随意,丢失了传统议论文严密论证的传统。学生不经过规范的写作训练,难以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不吸收传统写作教学的优秀传统,写作教学水平就难以提高,民族写作素养就难以提高,文学的繁荣更无从谈起。正如荣维东先生指出:“研究上述三种写作课程范式(文章写作、过程写作和交际语境写作,本文作者注)会发现,三者之间,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三种范式在课程和教学中各有其利,也各具其弊,孤立地某种范式不能全面解决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它们三者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的维度,而绝非对立排斥关系。”⑥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看到任务驱动型作文交际语境指向的缺陷,传统的写作方式和策略也应得以保持和发扬。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交际语境写作指向对中小学写作有积极的意义,合理推进任务驱动性作文指向的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大胆吸取优秀的传统写作经验,将有助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加重现有的作文教学的问题。

————————

参考文献

①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语文学习》,2015年第7期第7-8页。

②李传会:《“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及写作策略》《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第101-104页。

③⑥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22-97页。

④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⑤钱理群:《大学里的绝对精致主义者》,《南方周末》,2016年第11期第23页。

[作者通联:四川内江师范學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驱动
情景交际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交际羊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