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研发路

2017-05-25 09:39
华东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困难研究生实验室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它使人在创业路上面对艰险与磨难时,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与之搏斗,征服困难。

杨晓林——上海凡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一直梦想着研发、生产出快速、低成本的民用基因检测试剂和仪器,改变长期以来此类产品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他和他的同伴,顶着风浪,历经重重艰辛,始终不曾放弃,终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产品。

逐渐清晰的梦想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杨晓林本有机会去做一名很好的医生,可他并没有选择走这条路,而是决心去风险特别大的生物试剂行业闯荡,这是为什么呢?

杨晓林:其实,最初我并没有明确意识到未来要从事什么行业,做医生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但2009年我还是研究生时,就尝试去注册了一家公司。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也并不是有多想去创业,而只是想尝试去学习怎么注册公司、怎么关闭公司,仅此而已,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基本运营方式,我的想法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因为当时国内医院和生物实验室所用的生物试剂和仪器几乎都被国外进口品牌所垄断,对生物领域科研试剂国家每年投入了大笔科研经费,可是大多数被国外公司拿走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拥有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绝不比国外差,甚至在很多方面还可以超过他们。于是,我下定决心去做产品开发,一定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产品,证明我们也是有实力的。这样还可以减少大量的资金外流,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

我的梦想渐渐清晰了,我喜欢的是不断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而且产品研发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研究生毕业后,又经过3年的技术储备,我选择了辞职读博,并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实验室,组织研发团队,正式开始了产品研发之路。

坎坷研发路

当梦想在杨晓林的内心扎根时,他所要面对的现实中,却有着数不清的困难。但是,梦想把他武装起来,他变成了一个勇士,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他勇敢地面对,勇敢地拼搏。

杨晓林:那时候,我这个刚毕业的研究生想要去研发产品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至少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实验室,二是团队。但对于我来说,满足每一个条件基本上都是难于上青天。

实验室是最关键的。学校和医院虽然也有许多空置的实验室,可是这些实验室大多数不会对外开放,即使开放也存在限制,所以最好还是要有自己的实验室。而办实验室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本想找个投资人,然而兜兜转转一大圈,也没有找到。毕竟那时候我还只有想法而没有产品,需要对方提供大量资金来支撑,可是如果没有产品,投资人又很难来对你投资。一年后,我发现找别人投资也实在太难了。求人不如求已,我干脆就自己筹钱,去跑销售,提供技术服务,经过一番挣扎,好歹算是筹下了一点钱。2013年,刚好有个生物公司创业失败,转卖实验设备,我就买了下来,又购买了其他简易设备,一共只花了三四万元。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之后,我们继续一边挣钱,一边添置新设备,设备越来越好,越来越齐全,到现在实验室已经算是初具规模了。

当然,团队也是重中之重。这个好解决,也不好解决。毕竟我是学医学出身的,周围有许多朋友都可以来搞研发。但是,朋友聚在一起,到形成有凝聚力奋发拼搏的团队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我们前期搞研发又是一件特别苦的事情。我希望这样的情况能有所改变,把大家团结起来。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研发自己的产品,然后自己去找代理商或组织销售,但你只有一个产品,别人是很难愿意去购买的。所以,我们合在一起,产品会增加很多,进一步形成产品链的话,找代理商或组织销售就相对容易很多。

可即使有了实验室,有了团队,这条路依然十分坎坷。我对产品的要求非常高,我不想做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但这也意味着研发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有时候,我们的研发可以说是没日没夜地进行。可是有段时间,我们没有任何进展。而国内有些企业比较急躁,他们有了几个产品就去投放市场,等挣了钱回来再继续改进产品。并且,有些产品完全是仿制的,即使如此,他们也依然投放市场。

那段时间我们很困难,公司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为了研发砸进去了不少。可产品的研发却又进入了一个瓶颈。对于我们这种公司来说,产品质量才是一切的根本啊!所以说,一定要把产品做好。幸好那个产品很快就突破瓶颈,达到了我想要的标准。之后公司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也没有人会说那样的话了,他们也越来越同意我的观点。

到现在,我们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三十多个产品,并且每一个产品都可以保障质量。虽然公司还未盈利,但是开始有人关注我们的产品技术了,单个技术交易价值几十万元,整个公司的所有产品已经价值上千万元了。但是,我们会继续把产品做好,做下去。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产品推销出去,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生产线,推销相对来说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了,公司实现盈利也似乎指日可待。

辛酸与支持

杨晓林的产品研发一路走来,相当不容易,但除此之外,他还有更加难以言说的辛酸。当采访者无意间问起产品研发会不会有危险时,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经历的杨晓林,却明显地呆住了两秒钟,随后,又是一声叹气。

杨晓林: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非常危险的学科。哪怕是再好的实验室都有可能遭遇危险,很多材料都含有各种致毒致癌物质。实验室刚建立时是最危险的时候。那时候,实验室的防护措施还不完备,并且经费不够,考虑到成本,我们不得不选择一种强致癌物品,即使带上手套也一样会有一定的致癌危险。虽然有更好更安全的替代品,但是为了便宜,明知道这种物品有毒我们也还要用。当然,我们也会很注意自己的安全。

还要非常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许政敏教授对我的指导,是他带着我进入基因这个领域,他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让我在读研究生期间比别人更早掌握了独立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和习惯,他认真对待眼前的每一个机会,顶住压力,从不放弃的做事态度,让一个从小到只有两三个医生的非主流科室,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一个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团队,这些对于我创业之路来说都非常重要,也难得能有机会向他说声谢谢。

经验分享

杨晓林:兴趣是第一位的,首先你必须对所要做的事情感兴趣。兴趣会成为你的梦想,梦想会促使你不顾一切苦难,有梦想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

其次,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创业比打工要难很多,上班只要工作8小时就可以,现在带团队创业我几乎每天只有6个小时休息,有时候还不到,凌晨三四点睡觉甚至干通宵都是常有的事情,周末休息就不指望了。千万不要以为创业会有大把自由时间,事实上特别是创业初期,你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所以说,创业如果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是完全不够的。

编者:梦想在杨晓林身上生根发芽,把他武装起来,使他完全不惧怕任何挫折与磨难。梦想给他奋不顾身前行的勇气,家庭的支持给他咬紧牙关的坚持,他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由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供稿,创业者曾获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赞助,文章有删节)

创心伙伴点评(成长导师:茅慧华)

杨博士的创业案例是一个典型的科研创业案例——技术型领导通过组建一支研发团队,以研发产品为主,进而成功取得市场的认可。他这一路走得十分艰辛,其中的付出也只有他体会最深刻。

创业初期有梦想的支撑,所以成员们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研发自己的产品。这样的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排除外界干扰,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但它的弱点也恰恰在这里,会忽视成本和市场需求。还好,杨博士作为一个领头羊,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市场的准确预判,最后让自己的产品成功突破瓶颈,也让别人关注到了他们的技术。

这条创业路还很长,杨博士的梦想还在继续。相信凭借他坚定的信念和努力的付出,他和他的团队会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
困难研究生实验室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选择困难症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有困难,找警察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