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砖雕

2017-05-26 07:33白英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李师傅砖雕晋商

白英

清徐砖雕集众家雕技于一体,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史,曾经随着晋商的兴起而盛极三晋大地。

这门手艺,凭着父子、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漫步三晋大地,无论是豪华的晋商大院,还是幽雅的民间古宅,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一处处古建筑犹如凝固的音乐,而砖雕则是这音乐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和乐章。

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手工技术,当然要用手、用力、用技;手工艺术,则更要用智、用情、用心。因此,每一幅砖雕作品都有手的温度、力的印痕、技的精妙,更有人的智慧、情的化育、心的灵性。地处晋商故里腹地的太原清徐徐沟镇新庄村的“清徐砖雕”传习所,就代代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延续着这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

方寸之间成天地砖面上的精工细作

初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徐砖雕,是在第二届山西文博会上。展厅内,精致绝伦的青砖瓦当和照壁,在光影的折射中,尽情展现出砖雕独特的雕凿之美。这之后,我慕名专程前往位于徐沟镇新庄村的砖雕园,去近距离感受这门古老技术的独特魅力。

砖雕园里,偌大的院子中摆满了各种成品砖雕: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吉祥屏幅,件件古朴自然;花瓶台屏、古建构件、陈设摆件,块块画面精致,让人仿佛穿梭在砖雕历史的隧道之中。

跟随砖雕传习所的李锁文师傅进到工作间,几面宽大的墙壁上全是砖雕作品,青灰色的砖石透着几分古朴,精致细腻的刀工让人赞叹。李师傅随手拿起一块月形“农家和乐”的小型砖雕让我细看:方寸之间,有播种的、拉犁的、赶骡的人,还有欢叫的小鸟……不大的砖面上,几个形象栩栩如生,饱含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谁又能想到,这些带给人精神和艺术享受的砖雕作品,前身只不过是一抔不起眼的泥土,而正是砖雕艺人高明精湛的构思、精雕细琢的刀工,才使得它们化作了精美的艺术品。

清徐砖雕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它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经过了多个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一幅砖雕的成型,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完成,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三十多个环节,而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制作砖雕,首先要选用上好的原材料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等一道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进入雕琢成型阶段之后,需要蘸水“磨砖”,使表面平滑,然后是设计图案“打稿”,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落稿”,接着在切割好的砖块上用刀、凿等工具刻划出画面构图并进一步精雕细刻,通过不同的“刀路”“刀法”技巧,细微地刻画出景物的具体形象,最后,经过修饰和粘补进行“拼排”安装,砖雕的全部工序才算完成。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一抔泥土,在烈火的炙热里,铁锤的祝福下,凿子的开导中,身披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最后镶嵌在宅院的厅堂里、晋商的大门中、乡间的戏台间、山野的墙头上,跌宕从容,沧桑千年,明暗了亘古的岁月。

“落手无情”的技艺从心中有数到下刀如神

几千年来,清徐砖雕的制作技艺,依靠的是师徒、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进行传承,而最重要的,是凭借徒弟的自身悟性和长期实践。今年47岁的李锁文,从事砖雕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虽然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但却从小十分喜爱民间绘画,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砖雕。“那时候就觉得好奇,以为很容易,”看到老艺人们雕龙刻凤,少年时的李师傅回家就动手,“什么事都要尝试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开始,砖硬得雕不动,他就先在泥巴上雕,没有工具,就用木片充当刻刀。

怎么样才能雕得像呢?“那时农村有些老式大门都有砖雕,我就把它们当老师,一遍一遍模仿。”为了练习技法,他的手没几天就结起厚厚的一层老茧。回忆学艺经历,李师傅说:“干这活儿首先要喜欢,才能坚持下来;其次要想做好,还要在手上多练功夫。”平时外出,他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砖雕上,特别是有特色的老砖雕,從纹理到神态,精心揣摩,再用心记下,回来潜心研究。怎么刻,刻多深,铲、挖、雕、挑各种手法怎么用、何时用,全在手里的刻刀上,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掌握下刀力度,没有多年积累是做不到的。

他正在制作一组两幅图组成的大型砖雕门神作品,纯手工制作,花了近两个月,仅刻刀就用秃了十几把。作品中,山西传统门神图案秦琼和尉迟恭,手执兵器,威风凛凛,脸上那份壮烈的神情通过几笔简洁的线条表现得栩栩如生。身上的盔甲,片片清晰,明暗有序。秦琼美髯飘飘,尉迟恭怒目圆睁,两个人物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说起这组作品的制作过程,李师傅感慨良多,比划着给我讲解起来:首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轮廓层次,并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出前、中、远三层景致。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打窟窿”,即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空到需要的深度,并将底部剖平,以显示出图案的大致形状;接着是“镳”,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进行大略表现;最后是慢工细活地雕出大型物体上的细节部分。

“在砖块上雕刻和在木质上雕刻技法基本相同,但各类雕艺技法中,砖雕最难。”经验丰富的李师傅虽然早已经能够灵活运用阴刻、阳刻、高浮雕、浅浮雕、圆雕、透雕等技艺,但他依然不敢大意。因为砖质坚脆易爆裂,一刀下去,落手无情,所以腕力、指功都要拿捏得十分准确,否则一件精致的作品完成在即,很可能由于最后几刀失手而功亏一篑。

看李师傅精心创作,听他详细讲解,我感受很深:本来没有形状的泥土,经过工匠之手,便化作绝佳的艺术品,的确是相当神奇。

随晋商而兴衰在新时代重新定位

在中国,砖雕有着几千年历史,尤其是山西砖雕,以“规模大、运用广、构思巧、技法精”成为其中翘楚,而从明后期到清中期的两百余年间,砖雕还与晋商的崛起有着密切关系。在山西境内,宅院、寺观的修建蔚然成风,那些令世人瞩目的晋商宅院,建筑群庞大,蕴藏着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砖雕艺术精品。

在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建筑中,都有着大量精美的砖雕制品。这些晋韵砖雕,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建筑装饰品,注重民间实用美术和建筑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最终成为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走进山西的传统民居,俯仰之间,到处都可以看到砖雕:有巨制的,比如门口的砖雕照壁;有小品的,比如抬头可见的瓦当,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形式多样,有的以砖块雕镂,有的以模型烧制,然后镶嵌在屋脊、房顶或道路正对的墙体上,图案不同,寓意不同。它们为庞大的建筑群附着了灵性,为建筑整体增添了美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砖雕技艺随着晋商的兴起而繁荣,也随着晋商的衰落逐步走向了式微。进入20世纪90年代,砖雕成本逐渐增加,市场却日益萎缩,再加上国家出台的政策不允许烧砖用土,原本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砖雕技艺开始一蹶不振。在几乎所有人都对砖雕失去信心的时候,清徐砖雕传习所却一直坚持着传统的道路,并坚信这项艺术是有着前景和未来的。

“传习所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打造一个砖雕产业园,作为旅游项目推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清徐砖雕的魅力……”这是采访结束时,李锁文师傅自信的话。

猜你喜欢
李师傅砖雕晋商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男子长期喝酒长出“象鼻子”
山西古代建筑的砖雕艺术
钟表匠李师傅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暖心纸条
裁缝一眼准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