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研究

2017-05-26 09:46杜本琪
体育时空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术散打唤醒

杜本琪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北京散打运动员、首都体育学院民体系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唤醒状况的表现形式、影响赛前唤醒状态的因素、赛前唤醒状态的测试手段、干预措施以及赛前唤醒状态调整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赛前唤醒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赛前状态 唤醒

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表现形式、影响赛前唤醒状态的因素、干预措施以及赛前唤醒状态调整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赛前唤醒状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前者无人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进行研究。

本文各等级运动员中,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向北京散打队队员20名,健将级运动员5名,一级运动员15名(其中3名女队员)。首都体育学院民体系0809级2班学生20份,一级5名(其中3名女队员),二级16名(2名女队员)。分别对北京散打队教练员2名,首都体育学院散打任课老师2名进行闭锁式访谈、收集相关资料。以便找到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弱点,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最佳状态的对策,从而更好掌握和调控散打运动员赛前最佳唤醒状态受众群体。

关于散打运动员对赛前唤醒状态的影响调查显示,有92.5%的散打运动员了解唤醒状态,有0%散打运动员不了解过,有7.5%的散打运动员了解不多。

运动员临场的唤醒水平与运动成绩之间有极大的关系,教练员要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处于最佳唤醒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提高运动成绩。那么如何使运动员处于最佳唤醒状态?

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调控调查显示,有27.5%的散打运动员调控赛前唤醒状态,有72.5%散打运动员不对赛前唤醒进行调控。

教练员要知道运动员正处于何种唤醒水平上,可从运动员的举动和言语特征的一些反常行为,如:踱步、烦躁和叫嚷,呼吸急促,语速过快,叫起来的声音有异常,可确定为过度唤醒。一旦比赛中成绩总是低于训练的成绩时,教练员就应寻找明显的情绪活动迹象,如脸色发红,手掌心出汗,瞳孔扩大,可见其唤醒水平不当。教练员应及时调整运动员的状态。除观察法以外,还有许多测量方法:(1)生理测量:测量其心率、血压、心电、脑电、皮肤电等;(2)生化学测量:通过尿液、血液化验等;(3)问卷调查法;(4)个别谈话法。可以综合分析以上几个方面的状况来确定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仔细观察中得到许多信息。赛前过于激动会出现多元需求。

影响因素及其调适对策。教练员要知道唤醒水平与哪些因素有关,才懂得如何来调整运动员的状态,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通过影响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因素调研发现:(1)比赛等级不同。比赛级别越高、也要求不同的最佳唤醒水平。(2)比赛的任务。早在1908年人们就发现,随着任务的不同,最佳唤醒水平不一致,规模越大,在比赛中运动员所承担的任务越重,其唤醒水平就越高。这时,运动员容易过于看重比赛成绩,,易受环境影响,引起焦虑水平过高。而实际上,在高水平运动竞赛中保持低水平焦虑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唤醒水平,提高运动成绩。因而要引导运动员多注意技术动作,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沉着应对,思维清晰,反应准确。运动员要清楚本赛事的等级与意义适宜的唤醒水平。(3)对手实力。参赛者的实力相当悬殊,竞争小,就很少会产生紧张的场面,情绪也不太高涨,体验也不会太剧烈,唤醒水平就不会高,运动成绩必然欠佳,特别是实力较强的一方。由于麻痹大意,唤醒水平不高使实力较弱的一方有机可乘,铸成大错,这就是许多比赛爆冷门的重要原因。当在势均力敌的参赛者之间展开竞争时,形成相持局面,或某一方优势在任何时刻都可能被破坏时,情绪曲线就会达到最高度,唤醒水平高,往往会出现精彩的比赛场面。(4)平时系统训练状况和赛前准备活动的充分程度。教练员平时要做好系统的运动训练工作,包括身体素质、专项训练和适当热身赛,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良好运动竞技状态的形成。相反,运动员没有得到系统训练,本身就会影响运动成绩,比赛中更是心慌意乱,影响临场发挥。运动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其强度和时间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赛前状况及气候等因素来决定,保证获得适宜的唤醒水平,有利于取得最佳运动成绩。(5)教练员。赛前对运动员进行认真的状态检查,了解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身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状况;了解比赛计划和日程,要充分考虑到气候条件对运动员的影响;对比赛场地、器材和运动服务做好认真的检查,试训和熟悉,使运动员消除或减少比赛中的不确定因素;认真做好组织、检查运动场上的保健卫生救护工作,及时解决运动员的各种疑虑。(6)场内观众。(7)运动员的个性差异。不同运动员在场上表现不同,适宜的最佳唤醒水平也不同。如图1所示,不同运动员的适宜唤醒区域:

散打运动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及不同唤醒水平对运动员的影响

表1中5级是指接近盲目的狂怒的极为高度的兴奋水平。而1级表示只比正常放松状态略为紧张一些的状态需要速度力量或耐力很高。但复杂程度精确的肌肉控制和判断力要求较低的,那些活动排在比较靠近5级的地方对肌肉控制和协同动作要求很高。但对力量速度要求较低的那些活动则排在近1级处。散打属于一个新兴的身体直接对抗性项目,运动中它虽然需要由高度情绪所产生的力量速度和耐力,但也必须注意观察场上的情况和对手的情况,并随时根据对手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扼制对方发挥自己的优势打败对手。鉴于散打的运动特点结合散打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确定散打运动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应该介于3~4级之间。当然就运动员个体而言由于其性格特征心理品质存在差异每个人最适宜的唤醒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注意观察并做好监控调整工作为运动员形成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奠定基础不同的唤醒水平。对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是巨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唤醒水平过低时运动员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斗志不高参战欲望不强不想或害怕比赛比赛中比较消极注意力不集中,应变判断能力下降出现方位知覺时间知觉距离知觉的错误,技战术水平发挥失常。当唤醒水平过高时运动员往往表现为情绪亢奋,比赛中我行我素无法控制自我无法对场上的情况和对手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教练员制定的战术无法贯彻执行技术动作变形,甚至连比赛输掉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输在什么地方。当唤醒水平适宜时运动员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斗志高昂,参加比赛愿望强烈,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比赛中动作灵活反应快对场上的情况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技战术水平发挥正常甚至有超水平。表现因此维持适宜的唤醒水平是散打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获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散打运动员中对赛前唤醒状态都有所人了解。本文所调查的40人中有92.5%的散打运动员了解唤醒状态,有0%散打运动员不了解过,有7.5%的散打运动员了解不多。

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好坏对比赛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所调查40人中有100%的散打运动员认为唤醒状态的好坏影响整个比赛。

散打运动员对赛前调控赛前唤醒状态。本文所调查40人中有27.5%的散打运动员调控赛前唤醒状态,有72.5%散打运动员不对赛前唤醒进行调控

影响散打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的因素有赛事等级、任务、对手、观众、教练、平时训练等。其中对手因素居多,其次比赛任务。

散打的心理训练不是一个独立的训练科目,而应贯穿于整个散打技战术训练中,只有在平常的训练训练中不断进行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心理训练水平,使心理训练成为推动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员应主动做好几项工作:(1)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心理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运动员情绪,所以必须以身作则,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示范

动作准确无误,并多层面进行示范。即要严格要求运动员,又要对运动员亲切,使运动员在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和训练。(2)训练中采用切实的保护措施,如在倒功练习中,开始要在两名同学的保护下练习,以减轻运动员开始练习中的心理压力,帮助运动员较好地完成动作,又可避免事故的发生。(3)认真钻研教材,改进训练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运动员心理,灵活运用多样训练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涛,王伟.武术散打心理训练浅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110-112.

[2] 张山,等.中国散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季浏.唤醒与运动活动关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体育科学.1992 (6).

[5] 马启伟.情绪唤醒和运动效能[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6(4).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1.

猜你喜欢
武术散打唤醒
在大英博物馆“唤醒”中国古画
激趣带生,共历生命成长
高职院校武术散打课的有效教学解析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与教育的交融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