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发展研究

2017-05-27 19:38王佳莹朱晓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保护

王佳莹+朱晓辉

摘 要:传统村落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目前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消亡。因此,以碛口古镇为例,从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活态传承以及科学进行旅游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保护;传承;碛口古镇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22-04

一、研究背景

传统村落是一个地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净土,它将传统民俗文化及历史内涵蕴含其中,体现在一砖上、一瓦上、一草上、一木上,近年来受到了许多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但其消亡的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我国的自然村总数从2000年的363万个减少到2010年的271万个。因此,如何使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就极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与传承保护问题,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传统村落现状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关于传统村落的概念,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印发的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二)中国传统村落的现状与分布

我国传统村落正以飞快的速度锐减,我国的自然村总数从2000年的363万个减少到2010年的271万个。因此,2012—2014年,我国住建部等七部局陆续公布了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计2 555座村落被列入保护范围,具体省市分布(如下页表和本文图1、图2所示)。

三、碛口古镇基本概况及文化价值分析

(一)基本概况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是思想家的殿堂,旅游家的胜地,企业家的金库,艺术家的摇篮,也在2012年加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来源于百度百科)。

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让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碛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碛口旅游区,并获得了省级风景名胜区、首批省级地质公园、首个省级旅游扶贫试验区等称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来源于百度百科)。

(二)文化价值分析

1.晋商文化。碛口作为晋商与西北地区贸易的重要码头与商品集散地,碛口展示了晋商经营情况以及晋商西北贸易的实景。古镇是集水陆运输、零售批发、商务管理、金融流通、安全防卫等为一体的商业经营场所,至今仍保留有码头、驼店、商铺、税局、商会、钱庄、商团、镖局的旧址,是晋商经营管理的活标本。

2.古镇风韵。古镇是一处很有密度的古建筑群,存有400多处大小院落,以前都是原来的商行或店铺。碛口的古建筑群沿黄河和湫水河呈直角形分布,一条长街贯穿全镇,分为西市街(后街)、中市街(中街)和东市街(前街)。古镇建筑随地势而建,背山面河,前低后高,窑洞层层叠叠,最高多达五层,景象壮观。一些店铺出门便是码头,利于货物运输。货栈一般是四合院或三合院形制,院子较大,能前后进出,便于货物装卸。

3.建筑文化。碛口的房屋依山而建,墙体高大,院落宽敞,便于货物存放,而且私密性强。古镇的民居以窑洞为主,很有传统的历史风韵。碛口标志性建筑是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庙内有戏台、钟鼓楼。据说,在此台演剧有“山西唱戏陕西听”“戏台唱戏不费力”和“窑洞内外不一样”的声学效应,是山西古戏台中声学效应突出的典型代表。碛口的西湾民居和李家山民居的照壁、门楼、厦檐和门窗上的砖木雕刻尽显花鸟鱼虫之灵秀、飞禽走兽之生动。

4.两黄文化。碛口的“两黄文化”即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也非常有地方特色。黄河文化以自然风光为主,以黄河大峡谷为核心,有麒麟沙滩、二碛冲浪、黄河漂流、百里画廊等。黄土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依山势而建的各式窑洞,冬暖夏凉,古朴实用。“两黄文化”孕育了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情,高原民歌、放漂河灯、黄河锣鼓、剪纸窗花等无不彰显着“两黄文化”的特点,反映着黄土高原居民原始、质朴的生活状态。

5.民间艺术。当地的民间艺术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伞头秧歌、道情、三弦书等。临县伞头秧歌是把音乐(打击乐、吹奏乐和丝弦乐)、舞蹈、武术、戏曲、民歌、二人台等艺术形式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的颇为流传的群众性文娱活动。道情小戏起源于道教说唱音乐,并由古代道歌发展而成,包含七字调、十字调、叠落金钱、一枝梅、高调、滚白等十多种调,表演还保留着说唱的特色。另外,碛口镇临街的一个高圪台上居住的盲艺人张树元表演的临县三弦书也非常精彩。

6.民俗风情。尤其是春节期间,人们依然保留着很多传统年俗体现了黄土高坡人们的民俗风情,如自家院内要垒塔塔火和圪针火;晚上要拦房门;鞋子脱下要朝炕头;小孩的枕头下要压枣、核桃等;转九曲灯;“盘子”敬神以及放河灯等等。家家户户都设有天地爷、灶王爷等神龛,每到除夕时人们就要点灶烧香、下跪磕头来迎接诸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碛口古镇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一)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

运用VR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或文化站,把碛口古镇及所辖周边古村落当成一个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征集、典藏和陈列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这既能保护传统文化,又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从而使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得到传播和发展。

(二)活态传承

古镇的建筑及民众所保持的生活状态是碛口古镇重要的文化特色,它构成了古镇的生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保护并不是让民众回到几百年前的生活状态中去,而是重视传统文化延续性和发展性,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不断保护活态的文化。尤其是对于民间表演藝术,其传承必须要人作为介质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活态传承特性。因此,其表演方式和内容也可以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对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保持永久的自信心和想象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才能具有生命力,从而为其保护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科学进行旅游开发

利用科学的旅游开发可以带动碛口古镇传统村落的保护,旅游开发是吸引各方投资的有效途径,不仅促使该地区的居民更关注古建筑和古文化的保护,而且提升了当地民众保护碛口古镇传统村落的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古镇的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有更多的资金能投入古镇的保护和发展中。

1.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改善传统村落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既能从硬件上改善传统村落人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水平,又能从基础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从碛口到太原、离石等地的交通设施的完善,逐渐扩大了市场范围。除此之外,供水、供电、卫生状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于物质性遗产,如黑龙庙、古商铺、民居建筑等,必须要做到修旧如旧。对于非物质性遗产,尤其是民间文学艺术,将其运用在旅游开发中既能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又能促进它们自身的发展传承。这样当把民间传说故事与具体的物质性遗产结合后,既能增加古镇景观的文化底蕴,还能使旅游者得到更深层的文化体验,从而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开展节庆等特色旅游。对一些当地的黄河两岸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方式进行保护和开发。如西湾村在2012年春节期间的“年俗文化会”,邀请各级电视台等传播媒体,不仅宣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更使得当地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文化自信,才能使其传统村落得以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任泉清.碛口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之探究[J].名作欣赏,2014,(29):84-86.

[2] 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0-13.

[3] 薛亚娟.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4] 席晓华.互联网时代古村落文化的活化途径[J].大众文艺,2016,(17):263-264.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保护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