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与教”视域下的汉学传播研究

2017-05-27 11:32胡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5期

胡娜

内容摘要:本文从翻译和教学两个方面,务实创新地探讨汉学在世界传播的现状与面临的困难。翻译涉及古典文学诗歌外译;教学则涉及学术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实践。通过译例和教学案例分析其对汉学走向世界的启示。

关键词:汉文化经典外译 诗译 学术汉语教学

1.引言

孙家正先生曾说“人的一生有许多东西是不能辜负的,而最不能辜负的,是对家族,乃至民族的责任。唯有这样,我们才上对得起祖先,下可奉献给子孙。”

作为文学翻译人来说,最朴实的责任就是把祖宗流传下来的那些言语也好,思想也好,重新赋予生命,让它们代代相传,让它们走向世界。

要谈论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翻译与教学无疑是两大推动的洪流,而今,文学翻译却逐渐沦为零首选---谁来向世界介绍中国;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局面的交融,等等。在汉语教学界,培养汉语应用型人才热潮不断,而汉学家的培养渐行疏忽。而那些经过时间考验沉淀的作品,老祖宗代代流传下的智慧,也是最质朴最能代表中国的东西。

2.经典外译

2.1诗译——“从心所欲不逾矩”

弗罗斯特说:“诗歌就是翻译中丧失的那部分。”那么中国古代诗歌尤甚于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不可译,只可读。但是在诗歌翻译史上也不乏潜心钻研的大家,为汉学的流传倾尽毕生心血。“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曾说:“诺奖一年一个,唐宋诗词流传千年”。 这些诗译翻译家都对中华诗词有着独特的偏爱,因此他们译出的作品既言辞达意又饱含深情。而许渊冲先生译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再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开头的七对叠词,除了音韵平仄错落的美感,还有感情的郁结,翻译起来困难极大。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许渊冲先生的这个译本是笔者最喜欢的,不仅代入了自己的情感,亦将李清照的情表达了十之八九,虽说形式上不及原诗的美,但却也符合西方人的语言与诗歌的习惯.因此各人有各人的经历,个人也有个人译本,而语言本身也是千变万化,于是我们也常说——“翻译可以造就一个新的诗人。”正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翻译本身就是一个rewriting, manipulating的过程。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事情。

早春应作江南游。

看尽梅花,新绿柳梢头。

醉里闲梦小客栈。酒醒凭栏过云楼。

古人常常说春愁。无非相思,装作挺温柔。

何如纵身江湖上。烟雨深处弄扁舟。

Early spring is complemented by wandering in JiangNan

Gazing plum blossoms, light green tints(點染) willow trees

Drunk ,there is an inn in one stoical dream.

Awake leaning fence ,there are a cloud of pavilions slipping away(流逝)

Spring sentiment haunts the ancients

No more than miss, pretend to be gentle and tender

Wouldnt it be better: gallop(驰骋) in this world ,rowing a canoe in the deep misty drizzle.

“老树画画”的这首诗是笔者参加一个微翻译大赛时的译作。信奉许渊冲先生的”再创作”理念,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原诗的风味,因此整个翻译过程是思辨且诗意的。如“新绿柳梢头”考虑到用“tint”这个点染的绘画词语,于是就颇具中国水墨画的感觉了,且是新绿一点一点地“蘸”在柳梢上。

“过云楼”用到“slipping away”来表示“过”。这里笔者借用英剧《Downton Abbey》的表达,Mary:‘Have you ever felt your life was somehow…slipping away…( 你可曾感到过生命正在不经意间流逝) . slipping away在这里恰可表达那种倚栏满眼望着如层云般的楼和过往的日子永逝的心情。

“烟雨深处”笔者用了---deep. misty. drizzle. deep表示深深地,misty表示迷离,drizzle则是英文中“绵绵细雨”的意境,又轻又迷离的江南烟雨大抵如此了。

这首诗的翻译比较能体现译者对诗意的解码,而笔者翻译的“老树画画”先生的另一首诗,则更能体现“再创”在诗译中的作用了。

知无以持有,

体虚而务实。

眼前花无数,

心中一残枝。

Keep something, even though knowing there is none.

Step anywhere, even though weak and contradictory sometimes.

Though there are sea of flowers(花海), Only do I trust that plain(朴素)and defective(残缺)one in my heart.

这首诗翻译起来颇有难度。因为每个人理解其的方式可以不同,于是越有诗性越“模糊”的诗最能体现“再创”精神。

“知无以持有”,知道一些事情我无法做,却心心念念地在做,如孔夫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人生理想。

“体虚而务实”,总在行走,尽管有时虚弱又矛盾。

尾句:“心中一残枝”, 笔者翻译成: ‘plain and defective one 朴素残缺的花我却视为珍宝,它可以是代表一种别人不理解的理想,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个难言的故事。

诗歌的最大特性就是在遵从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偏爱与诗性。而诗歌翻译的“再创”就是在践行这个过程。

2.2 翻译造成的汉文化缺失案例分析——也谈“形象翻译的妙处”

文化翻譯或者典籍翻译从来就不是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的巧妙转变,实质则是游走于两种文化与社会,然后以求最大程度的保留原著的“纯粹与真实”。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根植于其社会生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民风民俗又古老又传统,趣味横生。因此要翻译好诸如《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古典文学,或者《项脊轩志》《浮生六记》之类的小品文是很要下一番功夫的。

纵观这些典籍翻译的领域,是不乏治学严谨,学问深厚的大师的,中国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为代表;国外则有霍克斯,庞德坐镇一方。但是考察它们的译文,不少学者仍发现在翻译中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汉文化缺失、言转意、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并不是不能避免的因素,而是需要后来者在文学翻译上再抛光细究,钻研文本。在承袭前辈的基础上,开辟自己的领域,为最大程度的保真并流传汉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笔者在这里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为例,分析汉文化在翻译中缺失的实例。

1.只见凤姐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菱素裙……(第68回)。

Second sister yu saw that Hsi-fend had nothing but silver trinkets in her hair and was wearing a pale blue satin jacket, black satin cape and white silk skirts.(杨宪益译)

She was dressed in half-mourning,with hair-ornaments of silver and white and a spencer of some black material with a silver thread in it over the palest of pale gowns.(霍克斯译)

这里值得探究的是“月白缎袄”的译法。原文的意思是非常难言且美妙的:月白即是浅浅的蓝色,如秋夜皎洁的月色缎子袄。王熙凤穿上这种颜色缎袄简直就像人间的仙女一般出尘脱俗。显然霍克斯将‘月白理解成了很素净的白色(the palest of pale gowns.)是有偏差的。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pale blue satin jacket还是相对比较达意的。笔者认为在这里可以就此稍作拓展,将‘月白缎袄译为‘palest blue of moonlight,加上moonlight 会让译文更美更传神,并且也不会影响本文的意思。

这种形象翻译以求最大化的把原文呈现给读者。保留原著言语上的“真”。

在这里笔者举老树画画的另一首诗来进一步阐释“形象处理”带给译文的神韵。

烟雨十里春深

落花轻覆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

心中念念故人

Misty rain ,sprinkles(洒落) thousands of miles ,depict and thicken the spring.

Softly, fallen flowers cover the light grass.

Teal ,cyan, dark green(青黛色)from eyes to far, willow trees growing in field.

Somehow in my deep heart ,murmur, and think of people that has passed by my life.

为了最大程度的接近“形象”描摹,笔者在保留原诗基本意思的前提下,对首句做了形象化处理。

因为在中国古诗意境里:‘烟雨十里春深。是非常美的诗境,如果直译成英文则太难留存原诗的‘景了。因此,笔者这里处理成:迷离的雨,洒落了几英里,描画(depicit)加深了春色。如此一来就具有了形象的画面,又能将“春深是细雨一点一点加深勾勒而出的”这一意思用英文表达出来。

第二句的颜色渐变就愈能体现形象翻译了。“巷陌柳色青青,郊外的春色如此醉人。”汉语里的词语“青”并不是英语里的“浅浅的绿色”的含义,而是更有文化蕴味的一种词语;如《红楼梦》里的‘青缎披风就是指那种黛色偏黑的披风,而不是浅绿色。‘陌上柳色青青可以指那种淡绿迷人眼的杨柳,也可以指中国水墨画里浅黛色,浓浅不一的柳,且二者皆得春的风韵。于是,笔者将其处理成:青色(水鸭般的嫩绿)和迷离似景又恍入画的青黛色,从浅及深的青色的夹杂与过渡;既有中国画中的水墨黛色,亦可表达出那种真实地远眺于阡陌之上春色之绿的渐变之感。

形象处理的文学翻译方法在西方大家的译文中也可一窥风采。

如美国著名诗人庞德(Ezra Pound)翻译的《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就有表现西方语言中的形象词汇:

庭中有奇树

In the Garden a Strange Tree Grows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In the garden a strange tree grows,

from green leaves a shower of blossoms bursting.

I bend the limb and break off a flower,

thinking to send it to the one I love.

这首古朴的五言古诗被庞德翻译出来仍留存着原诗的一点意境,比如‘from green leaves a shower of blossoms bursting.翻译过来就是:“从绿叶到一树掩映的繁花。”‘a shower of 在英语文学中是个很美的意象,兼有形象画面(shower 有一阵,淋洒之意)和意思方面诗性的优势。同样在R﹒S﹒Thomas的诗A Marriage中也有所体现:‘We met under a shower of bird-notes

“我们相遇在鸟鸣的阵雨之下。”将鸟叫声比作一场雨,如阵雨淅沥繁密又清澈无杂。可见英语诗与中文诗在某种程度上诗意是可以通过形象(image)来转译的。

因此无论是‘再创精神下指引的诗译,还是‘形象翻译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探索,都为我们从事汉学的外传,汉诗汉文的外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样正是基于汉字表意文字的属性以及象形字的源头,所以“形象处理”在中外文翻译中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

文学翻译道路任重道远,从古诗到现代诗,从古代典籍到明清白话小说再到昆曲戏剧,它们都是汉学的组成部分。然而有时候我们终究会觉得,翻译过来的永不及原著的风骨,再精确再考究的译文,也还是会遗失一些什么又增添些什么。于是我們又转向了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学术汉语教学,旨在传达最正统的汉学。

3﹒学术汉语教学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随意地翻开一部昆曲,无论《牡丹亭》还是《西厢记》,看到上面排列的汉字,他们就会深深觉得这些“不可译,只可教”;或者“只宜教”。

《牡丹亭》隔尾:

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虽然译文也可以讲成一段美妙的故事,传达丰富的情。但是昆曲,或者说古代文言,美就美在遣词造句,美在句式凝练,承载着中国式的审美。因此这些造字,字音,节奏,句式都是可以教的。

如今的汉语教学领域,据笔者了解到的现状来看,应用型语言教学是热门,即把汉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谋生手段,重应用的教学; 而旨在培养出优秀汉学家的学术汉语教学难见踪影。

但是学术汉语教学决不是应该被忽视的学科。 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刘珣著)一书中就对学术汉语目前在国外的影响和地位作了简述:

“欧洲各国有着进行汉学研究的长期历史,对中国的认识也是从研究汉学开始的……在汉语教学中,也是重古代汉语轻现代汉语,重阅读轻听说,重汉学轻汉语的倾向; 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观念也是强调教授 “学术性”的文学、文化或历史语言学。” (引自本书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当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现代汉语教学才开始受到重视,一些研究汉学深厚的老牌大学也开设起汉语应用型学科。但是,西方重点高校重汉学轻汉语的传统并未出现根本型变化。所以,研究学术型汉语教学仍旧在路上。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就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仅有的一点经验来谈谈学术汉语的教学。

①语法·句式(半文半白的文言文最适合做教材)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以成为阴间一鬼。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林觉民《与妻书》

这篇感人至深同时较容易的文言文来教留学生是比较合适的。其实文言语法的教学无非就是踏踏实实地用对外汉语语法翻译法来教。

教师应该一字一句的讲清文本的含义,同时要求学生试着造句。精讲多练,必要时还要用学的句式写段落写文章。比如选段中的“何事不…何情不…” ,教师可给学生做示范造句,如: “何事不言” “何情不晓”等等。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造属于自己的句子,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既可习得句式,又可逐渐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如此足够量的“原著输入”,以求日后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信手拈来写出自己的文言习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文言文选材既要通俗易懂还要颇具趣味。不必拘泥于孔孟经典文籍,像一些偏白话的文言, 比如像《项脊轩志》就很不错,语言既精炼有文言的影子,内容也丰富有趣富有生活的气息。

②诗词教学

笔者这里简单谈一下面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诗词教学的简单思路。(这点通常是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对刚接触汉语的外国人,他们渴望欣赏中国诗词的美,却限于语言能力无从下手)。

初级留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储备都不够,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诗词的音韵美上,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多领读。《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也是整日的“平平仄仄平平,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诵读与背诵在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尤其是这种需要读出来才能愈加感知其美的诗文。

在诵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开口度,又能在诗词的平仄,押韵中感悟汉语的美,最终达到一个他们对中国诗词感性认识的阶段。同时注意挑选诗词时,要选一些简单,琅琅上口,同时又能较好代表中国文化的诗去实践。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简单阐释诗歌意思之后,教师亦可补充中国古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笔者认为通过诗歌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不失为一个好途径。一方面既可了解在古诗中那种最纯正的汉文化;另一方面亦可在庆祝相关节日时重新赋予它们生命,让汉学‘活起来。

4.余论

汉学博大精深,而汉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至此,本文粗略地阐释了笔者对于汉文化经典翻译,学术汉语教学的一点认识,一点经验。既有从本专业指导老师那里学到的一点理论与操作实践,亦有笔者私下里的对该领域的一点思考和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乐于与这一领域的学习者们共同学习钻研。

因此汉学外传还应具体到每一首怎么翻译,每一篇文章怎么教学之中,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弥补不足。严谨治学,乐于施教。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渐趋融入世界轨道,汉学传扬也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但始终还是一个年轻的,待一步步摸索的领域,在汉学外传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探索,学习,实践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徐珺. 《汉文化经典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林觉民《与妻书》.杜牧《清明》.汤显祖《牡丹亭》.《古诗十九首》英译本(庞德译).《声声慢》许渊冲译

4.中国日报CHINA DAILY“微翻译大赛(第三期)︳老树画画的小诗来了”2015-04-11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