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从睡眠开始

2017-05-30 08:31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中美共建睡眠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魏育林刘燕辉助理研究员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奶奶百岁老人失眠症

文/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中美共建睡眠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育林 刘燕辉 助理研究员 高 静 摄影/郝 丽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睡眠的探索。有人说睡眠时是另一个自己,只存在于模糊的记忆里,虚无又神秘。随着睡眠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睡眠质量与其健康状况关系密切,睡眠问题可明显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好睡眠有助健康长寿

海南省是中国百岁老人比例以及平均年龄最高的省份。2016年研究人员对当地223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约70%的百岁老人自述睡眠质量良好,约64%的人睡眠总时间在8~9小时。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海南省优质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质量等因素外,这些百岁老人生活起居非常规律,每晚九十点钟睡觉,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同时,还保持清淡饮食的习惯、平和的为人处世心态和从事力所能及的劳作。

2015-2016年,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项目,对中国北方5个城市的700多例志愿者进行CPC-睡眠质量测评,结果显示,睡眠健康人群多在晚11点前上床睡觉,入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睡眠总时间约为7到8小时,其中熟睡总时间大于3小时,浅睡总时间小于3小时,梦(醒)时间小于1.8小时。

困扰老年人的失眠问题

刘先生是老北京人,今年70岁了,爱好广泛,身体健康。最近发现自己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他非常怀念年轻时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亮的情况,因此想询问自己是否得了失眠症。通过询问,医生得知他每周失眠次数只发生2~3次,每天睡醒后没有明显的疲劳不适,不影响白天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于是对他说,失眠是常见症状,必须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时方可诊断为失眠症。失眠症是疾病,分原发性或非器质性失眠症和严重的躯体、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症两类。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有以下4点。①排除标准:经临床检查排除患有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心理疾病。②症状标准: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大于30分钟)、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优势观念指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③严重标准: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④病程标准:每周至少发生3次,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

医生解释,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睡眠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夜间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等失眠症状。这种不符合失眠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但存在失眠症状的情况,可认为是睡眠亚健康状态。建议定期进行睡眠质量监测和测评,了解睡眠健康情况,并从睡眠健康和生活习惯入手进行自我调理。自我调理的具体方法包括:①每天午休半小时就起来,避免白天睡眠过多;②晚上上床前热水泡脚,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不喝茶和咖啡,勿剧烈运动,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等;③最好晚10点到11点关灯睡觉;④夜间睡眠环境需保持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床垫软硬度和枕头高度合适;⑤躺在床上右侧卧位,可减轻对心脏的压迫,保障全身血液流通;⑥早上醒来不要赖床,完全醒后,慢慢起床;⑦白天合理安排每天的活动内容,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使自己保持清醒以及适度的运动量,减少白天睡眠的机会和时间。

刘先生回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自我调理,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个月后,睡眠质量测评结果显示良好。

老年人的打呼噜问题

67岁的张先生早上5点多起床晨练,之后享受美味的早餐,身体健康的他业余活动丰富,性格开朗,大家亲切地称他老顽童。然而,每晚睡觉时佩戴小型便携呼吸机是他的必修课。原来,一年前张先生因打呼噜就医,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回忆,四十几岁开始家人便发现他睡觉打呼噜,但他们认为张先生身体好、睡得香,所以没有重视。然而近几年张先生呼噜打得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身体大不如从前,晚上起夜2~3次,醒的次数更多,且晨起时常头晕头痛,白天无精打采,也不愿意参加业余活动,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先生进行了睡眠质量测评检查,最终锁定罪魁祸首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觉过程中发生的、以打呼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常因气道阻塞引起反复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也就是说整夜吸进的氧气比健康人少,血液中氧气含量也降低,短期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则会加速大脑的衰老以及引发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医生建议:①佩戴呼吸机可有效纠正夜间呼吸暂停,保证充足的氧气进入人体,坚持使用有助于身体恢复;②定期进行睡眠监测,了解治疗期间血氧含量是否正常、夜间呼吸暂停次数是否减少、睡眠质量有无提升;③注意睡眠姿势,尽量选择侧卧睡,避免仰卧或俯卧,影响气道通气;④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高度,尽量使下巴抬高,头微微后仰,使气体更顺畅地进出;⑤平时应注意保护气道,避免吸入刺激性的物质,出门活动尽量戴口罩,有雾霾的天气尽量不要出门;⑥注意预防感冒,咽喉肿痛会影响晚上睡觉时的呼吸;⑦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晚上9~11点睡觉,早上5~7点起床,不要早早躺床上,也不要赖床;⑧饮食要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避免过饱饮食,影响睡眠。张先生接受了呼吸机治疗,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要求自己,一个疗程后便有明显改善,夜间睡得安稳,白天精神抖擞,身体逐渐恢复,家人也不再被他夜间的呼噜声所困扰。

老年人白天嗜睡问题

幸福小区的王奶奶儿孙满堂,享受着天伦之乐。近来,家人发现王奶奶白天看电视时会睡着,吃饭时也会睡着,十分担心,便带王奶奶咨询睡眠医生。医生解释说老年人日间打盹、小睡可弥补夜间睡眠不足,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如果夜间睡眠时间足够,白天仍频繁睡眠,则需警惕嗜睡。老年人嗜睡有以下几种原因:孤单寂寞且安静的生活环境;药物滥用尤其是安眠药的使用;伴随全身性疾病或脑部疾病如脑萎缩、脑梗死等;另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嗜睡。经医生仔细询问得知,王奶奶没有其他疾病,没有服用过安眠药,夜间睡觉也没发现有打呼噜的习惯,通过一系列检查,初步判定王奶奶是脑神经退化引起的嗜睡。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①坚持规律作息,嗜睡的老年人必须制订严格的作息计划,尤其是夜间睡觉时间,9~11点之前选择一个固定时间上床睡觉,不要提前躺下,且在此之前尽量保持清醒,早晨固定起床时间,切勿赖床;②白天日常活动的安排很重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最好制订好每天生活或学习计划,并认真努力完成;③白天在意识到自己快睡着时,可做些较容易做的家务活儿,如叠衣服等,使自己保持清醒;④最好有家人的陪伴,一起完成制订好的活动计划;⑤饮食要注意清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注意饮食均衡。因王奶奶及时查明引起嗜睡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与家人一起制订计划,安排好作息时间,且有家人陪伴,不久王奶奶白天嗜睡发作次数少了,晚上睡得更香,再次进行睡眠检测,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老年人一定要关注自身的睡眠情况,睡眠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表现,也可能是疾病的诱因。应定期进行睡眠健康评估,及早发现睡眠问题,及时调理。当老年人晚上拥有良好的睡眠时,白天就会有一个好心情,会有精力和体力完成日常活动,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应当从关注睡眠开始。

猜你喜欢
王奶奶百岁老人失眠症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百岁老人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失忆
智擒小偷的王奶奶
失忆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